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一直是城市建设中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不同城市的园林绿化根据其构建主题和城市特点会营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能够帮助构建更好的城市形象。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良好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持续、科学的养护,为其提供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效作用,大批量的园林绿化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不同的特点,管理者们在园林绿化构建的开端就应当为其制定一套有效的养护和管理方案。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改善城市空气环境,降低灰尘影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调节光照强度
随着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温度也逐渐提升。郁郁葱葱的树木不仅能够有效的净化空气,还可以有效的阻挡阳光,降低阳光直射带来的热度,直接降低了日照强度,为高温的城市带来一丝凉意,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尤其是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防止风沙,降低风沙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确保城市良好有序的运转。
2、改善园林生态效益
加强园林绿化可有效的提升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质量。其一,园林绿化可以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提高空气的质量,保障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需求;其二,园林绿化可以通过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二氧化碳进而制造生命所需的氧气,使得市民以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得以保障;其三,噪音污染也是影响城市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园林绿化在降低噪音音量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园林绿化改善了生活环境
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因地制宜种植相关的树木,利于净化空气能力强的草类等,即可达到美化城市容貌又可有效降温和保温等功效,为人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温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如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不仅使绿色植物与墙体合二为一增加了美感,更起到了降温保暖的作用,是现代城市绿化不可缺少的绿化方法之一。
3.1调节温度。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绿化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寒冷的冬季,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公园、庭院地区,受到树木降低风速、阻挡冷空气侵入的影响,这些地区可比没有大量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高1~2℃。
3.2调节湿度。园林植被是空气湿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调查,有森林覆盖区域的空气湿度比城市地区可高30%左右。树木永不停息的蒸腾作用,能使周围水汽大量增加,空气变得湿润,因而城市绿化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没有绿化的区域高10%~20%,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生活、生产气候环境。
3.3减弱城市噪音。树木等植被利用其茂密的树冠和枝干,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园林绿化是减弱噪音的“消声器”,可以减弱和避免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二、园林绿化养护意见
1、灌溉养护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源,所以要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灌溉养护。园林绿化之中的植物和野外生长的植物存在一定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园林绿化植物生长在人为搭建的花坛或者是一些容器之中。园林绿化植物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之中植物的间距会变小,这样一来仅仅依靠自然降水是不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的。因此,相关养护人员必须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定期灌溉,在实际灌溉的过程中要根据绿化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灌溉,避免旱、涝现象导致植物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日常清洁
园林绿化不单单要提供足够美观清洁的观赏环境,同时更要为各类植物提供妥善的生长空间,因此在组织园林整体绿化养护活动的同时,内部施工人员同样要关注到日常保洁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时针对园林管理范畴内的枯枝败叶和垃圾加以及时性清除,避免对人体或是苗木健康造成威胁。特别是落叶等保留可降解性质的垃圾,可以考虑沿用归堆和掩埋的方式控制,如此不仅仅可以令土壤内部养分持续增加,同时还可以适当减轻垃圾清理的工作压力并提升养护实效;至于其余不可降解的垃圾则避免直接焚烧,而是要转入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加以集中化处理,避免造成额外的污染效应。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一种通过对植物的根、叶、茎、花及枝等部分进行修剪,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结构形态的养护办法。园林绿化的需要不同,其修剪办法也会有所不同,在植物的用途确定之后,应当根据植物的年龄周期、开花习性以及生长发育状况来选择恰当的整形修剪办法。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整形修剪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对于生长在土壤肥沃环境下的乔木,应修剪成自然式,对于生长在土地贫瘠环境下的乔木,应适当降低其分枝点,使主枝在较低位置形成树冠,以便养料和水分的输送。另外,在整形修剪工作完成之后,要切实落实植株的清洁工作,避免枯枝烂叶或害虫残留于植物上,并在修剪后裸露的植株部位涂抹上油漆以提升植物的免疫力。
4、病虫害防治
树苗采购期间,其实已经对所需要的苗木展开合理检查,但是到了后期养护阶段,由于树苗自身原因以及周围环境等的影响,也会导致病虫害问题的出现,这是园林绿化工程十分常见的情况。鉴于此,后期养护时,技术人员要对种植的树苗进行观察,如果有病虫害发生的迹象,要在第一时间分析病因,并且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树苗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潜叶虎、木虱以及介壳虫,针对这些病虫害,除了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进行防治以外,也要及时清理腐烂的树枝,使树苗可以随时通风、透光。对于病虫害侵蚀情况严重的树苗,要立即将其移出种植区,以免病虫害对其余正常苗木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1、适当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应该格外的重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适当的引进先进相关技术经验和设备设施,在综合方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整体质量。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确保稳步的提升植物实际的存活效率,负责人应该注重科学种植的关键点,将生态学和美学积极联系到一起,更好地实现有效种植和培育。
2、控制好土壤水、肥,确保植物存活率及健康生长。
由于园林景观的植被类型多样,因而其养护管理就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种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同,有些管理者不加以重视,往往容易出现施肥、浇水过度丰盈的现象出现。如水分过多,仅靠植物的吸收及自然蒸发明显不足时,就需要做好紧急排水处理,以此确保土壤处在合理的含水范围。
3、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发展来看,必须要确保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的发展,所以从城市园林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前期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了解相关栽种植物的相关习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保证设计景观图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后期的可操作性,避免导致后期操作难度增加,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出现极大的困难。此外,植物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大工程,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绿化园林养护与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在必要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确保后期养护队伍的专业性和操作技能,再而,在城市绿化园林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实处,避免出现人员排布工作的缺口,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确保后期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优良的园林绿化管理对园林的养护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不成熟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园林业发展。鉴于此,随着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应在创新和改革传统园林绿化管理基础上,倡导高效园林养护管理技术,并增加花卉与苗木新品种养护管理技术的发掘与创新工作,坚持开创“高效园林业”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吴在生,张智,邓波,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园艺,2014,(7):107-108.
[2]卢海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4):72.
论文作者:宣艳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论文; 生长论文; 植被论文; 后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