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十三病区 2144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71-02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饮食、免疫和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护理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了对62例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5.4岁,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
2.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包括解痉止痛、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胆汁反流,减轻临床症状等。
3.护理方法
3.1 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均根据其思想状况、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进行身心综合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宣教目的为使患者能做到基本的自我护理,能通过自身调节改善身心状况。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疾病介绍。主要包括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病情预后等。通过系统的讲解使患者对慢性胃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同时对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加以强调,提高服药的依从性。(2)生活调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原则,可根据患者个人口味酌情加以调整食谱,但总的来说,食物应清淡可口,高蛋白低热,易消化,避免过热、过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人。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体质差的患者要适当参加锻炼。注意气候的变换,及时加减衣服,注意胃部保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一般护理
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缓解期及恢复期的生活要有规律性,注意劳逸结合,生活环境应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避免不良气味及噪声的刺激;鼓励患者晨起、睡前坚持刷牙或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以利于促进食欲[1]。
3.3 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疼痛发作时应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方法止痛,如针灸和热敷,以减轻腹痛。注意每天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品种及每次进食量;定期监测有关营养指标和体重变化;注意有无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现象;呕吐严重者应记录其出入量,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
3.4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程长,长期感觉不适,同时由于食欲差,营养状况一般也不是太理想,因此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沮丧、悲观、焦躁等。护理人员要尊重、理解患者,同时发动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并主动关怀患者,使患者能在一个较为融洽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调理。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要仔细观察,掌握其情绪波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倾听患者的意见,让患者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和参加社会事务,让患者增加自我认同感,从而改善心理状态[2]。
3.5 疼痛护理
慢性胃炎病情迁延,常伴有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不适,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情绪和疾病的康复。护士应给予腹部按摩,针灸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督促患者及时准确服用各种杀菌药物及制酸剂等,以缓解症状。指导患者避免精神紧张,运用“移情”的方法,转移注意力[3]。如听节奏舒缓轻柔、韵律优美的轻音乐,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解除痉挛,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结果
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治愈31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为94.44%。
5.讨论
慢性胃炎病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并有癌变的可能性。临床上除药物治疗治疗以外,护理也十分重要: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且要定量和少食多餐;生活上要有规律性,避免晚起或过度劳累;心理上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总之,通过从生活细节、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上进行全面积极的综合护理,可以使患者逐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能规范化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A):173-174.
[2] 应利园.慢性胃炎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
[3] 王小志,刘丽.我国慢性胃炎护理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0,9(3):1-2.
论文作者:朱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状况论文; 病情论文; 饮食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