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_刘世远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_刘世远

刘世远(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沙村学校 广西 贵港 537127)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202-01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个人尝试:

一、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很难适应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游戏这个方法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游戏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游戏活动,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二、讲讲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对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往往缺乏热情,不肯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把它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进行教学。例如这样的一个习题:同学们排队做操,李祥的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9个同学,这一队有多少个同学做操?许多同学不假思索地列出了8+9=17(个)。这时我并不立刻将答案告诉他们,于是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17只鸭子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从河的这边游到了河的那边,上岸以后,鸭妈妈一数,叫了起来:“不好,丢了一只鸭子。”于是妈妈再数,还是少了一只,可是鸭妈妈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它的孩子一个也没少。鸭妈妈感到很奇怪,17只鸭子怎么会变成16只鸭子了?孩子听了我讲的故事,都哈哈大笑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妈妈忘记数自己了。”哦,原来如此。然后我再让学生回到前面的习题进行检查,这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告诉我应该再加1才对,因为刚才列出的8+9=17(个),把李祥漏着不数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故事教学中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三、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保持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学习数学时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与其让学生乱动,不如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请你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是完全一致的。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地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正确地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因此,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低起点,重过程,多鼓励,为所有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的首要金科玉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每接一个班,我总会在学生面前反复强调“数学并不难学”这个观点,指出学好数学,也就是数学学习上的“成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每次数学考试都得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就都是“成功”。打破“成功”神秘感的关键,是让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地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及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了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一次“成功”。这样,学生慢慢地不断地学习积少成多,成绩就一步步地提高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取得学习成功中感受到喜悦,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成为学生追求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作者:刘世远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_刘世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