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澧县 4155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以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为分组指标,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56例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56例患者接受了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36人,明显多于对照组显效患者20人,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3.2%,两组患者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更高。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为萎缩性胃炎,该类患者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且患者可能伴随肠腺化生以及幽门腺化生等情况[1]。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伴随食欲不振、贫血、消瘦、嗳气、胀满、上腹部隐痛等症状,在临床中该疾病也是癌前病变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诊断出患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应做好临床治疗工作。为了找出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笔者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基于患者在临床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有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女性患者26人,男性患者30人,患者年龄区间为25岁~66岁,平均年龄在49.3±2.1岁;对照组也有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女性患者28人,男性患者28人,患者年龄区间为27岁~67岁,平均年龄在50.2±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每次200mg甲硝唑药物、100mg左氧氟沙星药物、100mg兰索拉唑药物,以上药物均每日两次。
观察组: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中医治疗方式。(1)脾胃虚弱型患者,临床中患者会出现胃部隐痛、空腹疼痛加重、得食疼痛缓解、神疲乏力、嗳气、泛吐清水、舌苔苍白、大便溏薄、脉搏迟缓且虚弱等症状,针对该类患者,为其提供由以下药材组成的药方:白芍、大枣、党参、炙甘草、炙黄芪、砂仁(后下)、桂枝、生姜、茯苓、白术。呕吐患者加半夏;便溏患者加焦神曲、焦山楂、淮山药、炒麦芽;嗳气患者加旋复花。(2)胃阴亏耗患者临床中常会出现大便干燥、口燥咽干、胃部有灼热感、脉细数、胃脘胀痛或隐痛、苔少或无苔等情况,针对该类患者,为其提供当归、沙参、白芍、生地、甘草、麦冬、枸杞子、川楝子等药材所组成的药方。(3)中焦阻瘀型,该类患者多出现食后腹痛、泛酸、嘈杂、嗳气、烦躁易怒、脉细涩、口干口苦、黄厚苔或苔白腻等症状,基本药方为:炙甘草、半夏、茯苓、白术、三棱、陈皮、厚朴、延胡索、莪术、五灵脂、丹参、砂仁(后下)、薏苡仁。呕血便黑者加三七或白及;脘痛嗳气者加积壳、柴胡。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有: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萎缩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部分消失,萎缩有所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尚未消失,且部分患者症状加重情况,腺体仍处于萎缩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 讨论
从病例组织学角度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呈现出腺体萎缩、胃黏膜上皮萎缩、胃黏膜变、黏膜基层增厚等特点,由于患者还会出现肠腺化生、幽门腺化生情况,因而极容易发生癌变问题,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病程时间相对较长,现代医学治疗过程中主要才用了康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等治疗方式,临床中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中医领域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嘈杂、胃脘痛、痞满”等治疗范围,主要致病原因为患者脾胃虚弱、气血不佳,且患者会受到饮食、饮酒等多因素的影响而损伤脾胃,导致其脾胃功能失调,气血化源发生障碍,因此,在采用中医治疗方式时,多会从患者脾胃入手,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为患者调节气血、益气养阴,使得患者活血化瘀效果更为理想,此时可以达到抑制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目的,有效提升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让患者脾胃功能得到恢复。
在本次临床中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时,重点从患者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患者疾病所属类别,通过判断患者属于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耗型、中焦阻瘀型等哪种类型,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中药药方[3]。从药方来看,整体上均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供了白术、茯苓、太子参等药材,其中白术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健脾开胃的作用,与此同时,白术也能够减缓患者胃黏膜损伤速度,在其他药物共同作用下,使得患者胃黏膜发生的损伤能够有所改善,在提升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后,让患者腺体萎缩问题有所改善,减轻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山药、太子参、茯苓等药物时,能够起到养胃健脾的作用,此时可以控制患者致病源头,进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甘草则可以起到益气中和、健脾和胃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调节药方中的诸多药材,保护患者胃黏膜。麦芽、山楂等药材能够减轻患者积郁,提高患者消化质量,避免患者出现积食情况。芍药、丹参等药材能够消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疏通患者气血。根据患者症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药方时,则可以对患者起到健脾和胃、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等众多功效,促使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减轻患者疼痛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西药治疗短期见效更快,但是治疗效果远不如中医治疗效果理想。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占比达到64.3%;1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占比30.4%;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所占比重仅为5.4%。最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6%。然而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仅有20例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占比为35.7%,21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占比37.5%,治疗效果为无效的人数相对较多,为15例,占比26.8%,最终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3.2%。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更理想。因此,要想做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缓解患者病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医生在确定患者所属类别后,采取中医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中药药方。
参考文献:
[1]刘香英.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0):66-67.
[2]陈学堂.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245-246.
[3]赵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26-227.
论文作者:王焕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患者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药方论文; 脾胃论文; 化生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