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毛淑艳,刘淑琴,张晶,武凤英,蒋薇薇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毛淑艳,刘淑琴,张晶,武凤英,蒋薇薇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有限公司 155100

摘要: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性质、职责,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常见的护理缺陷、有可能引起的差错隐患,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由于手术室的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1]。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的形势下,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集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于一身,其护理安全不仅涉及医疗安全的方方面面,也决定和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声誉[2]。因此,我科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

1.1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及做错手术部位 术前,患者因应用镇静剂及处于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手术室护工接患者时未仔细核对;巡回护士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情况不熟悉,疏忽 意致使差错发生。

1.2手术体位放置不当 体位安置不当可导致患者压伤;束带捆绑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肢体过度外展可牵拉神经引起神经麻痹;衬垫不当致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受影响;如果固定不牢,可污染手术区域;手术野暴露不充分给术者操作带来不便[3]。

1.3患者灼伤、烫伤、摔伤 常见电刀使用不当造成患者灼伤;用酒精消毒没有待干即使用电刀引起皮肤烧伤;应用镇静剂后,全麻清醒前期出现躁动时,无人守护;平车不稳,未加护栏均可引起患者摔伤、擦伤等意外。

1.4医用气体管理不善 标识不清可致用错气体而引起事故;未及时更换气体,造成延误手术时间。

1.5标本管理不当 标本丢失;手术结束没有及时经10%甲醛固定造成损坏;病理检查单内容与标本不相符等,以致耽误了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1.6护理责任缺陷 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导致护理差错发生,如误用未消毒器械、输错血、给错药;器械准备不足,使手术时间延长;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缺陷致配合手术主动性差。

1.7异物遗留 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防范措施

2.1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下午,陪班护士仔细核对各科通知单,然后将其抄于术前访视本,携至病房逐一核对,同时,访视患者,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等,以消除陌生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度。访视结束,护士将核对之后的正确信息逐项填于接患者凭证单并签名。术日晨,由护工携带凭证单至病房与病房护士核对准确后,双方签名。接患者到手术间时,由护工和巡回护士交接。

2.2手术体位 舒适、正确的手术体位有利于手术野的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定期组织护士特别是新上岗护士学习掌握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注意事项。摆体位的总体要求: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固,松紧适宜使患者舒适。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4]。制定预防压疮措施,骨隆突处垫以泡沫垫或棉垫,枕部加垫头圈,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巡回护士及时检查手术体位有无移动,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受压部位;应用止血带的肢体加衬垫保护,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仔细检查并按摩受压处。

2.3注意电刀的使用 术前巡回护士认真检查电刀性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掌握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禁忌证。告知患者不能戴首饰入手术室。一次性极板贴于肌肉丰富无毛发或毛发稀疏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保持平整。患者皮肤应避免与手术床或其他金属物接触,保持手术床单位的干燥。手术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电刀,如遇报警,请手术医生暂停使用,逐项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切不可随意增大功率。器械护士及时将电刀头收回放于安全处,避免疏忽造成患者灼伤。酒精消毒皮肤后,提醒医生待干后才能使用电刀。同时,定期请设备科检修电刀等各 设备,既延长了使用寿命,又可防范事故发生。接送患者平车定期维修,两侧装上护栏,检验平稳度。

2.4严格医用气体的使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日益增多,医用气体使用更加广泛。加强安全管理是杜绝事故的重要保障。为此,我科及时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各种气体外瓶标上醒目标志,并分别定位放置;建立气体使用登记本,登记更换时间、使用情况。用空气体瓶悬挂“空”的标志,并写上时间。更换进手术室的气体由护士接收,悬挂“满”的标志。并列入交班内容。

2.5建立标本存放、送检制度 器械护士将手术取下的标本妥善保存,于手术毕交给主管医生,督促其填写病理申请单并与标本核对,将标本盛于标本袋中,用10%甲醛固定。巡回护士将患者信息登记于标本登记本。送检标本时,三方查对,送至病理科与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字确认。对于术中需冷冻切片的标本,则由巡回护士在标本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科别、姓名、床号、标本名称、采集部位,连同填写好的病理申请单专入送病理科。检查结果以报告单为依据,防止因误听、误传而发生差错。

2.6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规范未消毒物品与已消毒灭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放置地点均贴有醒目标识。对各种无菌物品坚持“三查”(即放置时查、使用前查、使用时查。)“二记”(记消毒时间、打包者的签名)“一粘”(器械包及敷料包包内指示卡粘于手术护理单)。

2.7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

参考文献:

[1]朱春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1(18):1218.

[2]王淑芳.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9):2426.

[3]于秀芹,赵逢玲.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40.

[4]李秋,吴少兰.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13(2):172-173.

论文作者:毛淑艳,刘淑琴,张晶,武凤英,蒋薇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毛淑艳,刘淑琴,张晶,武凤英,蒋薇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