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的作用分析论文_郑艳姬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医院产科 陕西宝鸡 721001)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盆腔炎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65例)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为95.3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9%,观察组为3.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应用于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54-02

盆腔炎是发生于女性群体中的一种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随着女性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几年的相关调查显示盆腔炎的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给女性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1]。

本文主要选择盆腔炎患者展开研究,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中,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130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经相关标准得以确诊;

②均了解本次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非自愿参与者;

②妊娠期患者;

③合并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或肝肾功能损伤者;

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者。

采用双色球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n=65):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7.84±2.32)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85±1.22)个月。

观察组(n=65):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7.14±2.41)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4.01±1.18)个月。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表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和研究。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治疗方法:0.2g氧氟沙星(由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生产批号:20150921)加入0.9% 200mL生理盐水中,行静脉滴注,2次/d。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0.4g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50529)加入0.9% 200mL生理盐水中,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白带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B超检查结果均无异常;

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白带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有轻度异常,B超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明显好转;

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白带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明显异常,B超检查结果显示病情略有好转;

④无效[2]未达以上标准。

以痊愈例数、显效例数以及有效例数计算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的研究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皮疹、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以及转氨酶明显升高等,其中5例为头晕,4例为皮疹,4例为恶心呕吐,3例为上腹疼痛,2例为转氨酶明显升高,发生率为27.69%(18/65);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共2例,发生率为3.08%(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5,P=0.000)。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不够理想,并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多。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并且以其抗菌谱比较广,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故此次研究中特选择盆腔炎患者,对其施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并将其与氧氟沙星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为95.3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4],再次证实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左氧氟沙星对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林冰奈瑟菌等导致盆腔炎的致病菌具有针对性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起到快速、强效的杀菌效果,促进患者康复[5]。另外,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中的安全性要高于氧氟沙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盐酸左氧氟沙星应用于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牛瑞霞.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13-514.

[2]裴雄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62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8):1194-1196.

[3]金敏丽,张丹.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5,24(6):11-13.

[4]姚永畅.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8(A02):935-935.

[5]黄华民.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989-990.

论文作者:郑艳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盆腔炎的作用分析论文_郑艳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