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确保道路桥梁连接处整体状况良好,提高技术含量,相关单位需要对与之相关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相应要点。本文对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连接处;设计;施工;道路桥梁
在道路桥梁施工实践中,不合理的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易诱发桥头“跳车”现象,不仅降低行车的安全性,也增加了路桥养护成本。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形势变化及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深入研究设计与施工,并通过明确设计施工要点,优化道路桥梁应用的性能,减少路桥连接处的“跳车”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增加道路桥梁建设中的技术含量,丰富其连接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促进我国路桥建设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1 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分析
1.1 连接处的方案设计
①在行业技术规范及性能可靠的材料支持下,注重桥头搭板质量设计,并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桥头搭板的使用功能。同时,设计人员应根据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实际情况,对其可能产生的变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工作,将路桥连接处的变形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终达到沉降幅度下降的目的。②在道路桥梁连接处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施工单位需要将小型与大中型桥梁的搭板长度分别控制在5m和8m左右,必要时应增加搭板长度,有效应对沉降问题,优化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方案,提升其科学设计水平。
1.2 连接处的结构设计
①设计人员应适当调整二者连接处的柔性与刚性,并配合使用沥青与混凝土材料,提高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舒适度,减少沉降问题发生。②在道路桥梁连接处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对车流量大小、不同结构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合理选用材料,设置好道路桥梁连接处的结构,完成设计工作的同时减少这方面的结构问题。
1.3 连接处的过渡缓和设计
①设计人员应在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中积极开展加固处理工作,并控制细节方面的质量,充分考虑桥台与边坡的加固要求,给予路桥连接处过渡缓和设计所需的参考信息,确保连接处应用质量的可靠性。②设计人员应分析台背填筑要求与填筑状况,选用性价比高的填筑材料,有效控制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沉降量,减少连接处质量所受的威胁。同时,在道路桥梁连接处过渡缓和设计的基础上,对这方面的设计质量加以评估,了解具体的设计工作落实状况,且在高强度材料的支持下,增强路桥连接处的过渡缓和设计效果,丰富其连接处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
2 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探讨
2.1 连接处的软土路基施工
作为道路桥梁连接处开展施工作业的重要内容,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能够提高路桥连接处的施工水平。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软土路基施工计划,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在进行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及人员需要结合现场情况,对连接处的软土路基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控制,从而显著提升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软土路基施工效果,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增强路桥连接处应用的性能可靠性。常用的连接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排水固结法、换填法、挤密法和振冲法等。其中,排水固结法适合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及其他饱和软黏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渗透性极低的软土,处理效果不佳。换填法适合处理厚度≤2m的较浅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通过挖除施工要求范围内的软土后,填入渗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达到降低压缩性、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应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科学选择处理方法,有效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提高路基在使用中的强度,从而降低道路桥梁连接处应用的沉降问题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连接处的搭板施工
在桥头引道过渡段,一般采用搭板结构,若搭板设计不合理,出现断板、搭板长度不够等问题,会影响顺接作用,使车辆通过时出现“跳车”现象。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需要做好搭板施工作业,控制好施工质量。具体表现为:①根据路桥连接处的具体情况,将搭板长度控制在5~8m,实施好桥头引道作业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中沉降问题的出现概率;②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搭板施工作业时,需要在施工方案及行业技术规范的指导下,深入推进施工计划。同时,通过选择并使用性价比良好的填充材料,改善道路橋梁连接处的荷载状况,减少沉降及裂缝问题,优化道路桥梁连接处的安全性能,提升施工水平。
2.3 连接处的防护施工
桥头引道路堤边坡的防护措施及排水设施影响台背填土的强度,若施工不到位,则容易在车辆反复作用下,导致路桥连接处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实施道路桥梁连接处的防护施工计划过程中,应考虑边坡防护与管线防护,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针对桥梁下河流的流量与汛情,在道路桥梁连接处边坡防护施工中进行加固处理,避免洪涝灾害对道路与桥梁使用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合理使用土工栅,提高路桥连接处的路基稳定性,增加施工中的技术含量。②在道路桥梁连接处管线防护施工中,注重选用防腐性能较高的管材,并将相应防护处理工作落实到位,满足路桥连接处管线安全的使用要求。同时,施工单位及人员需要强化道路桥梁连接处的防护意识,规范施工中的操作行为,实现对路桥连接处的有效防护施工,保持良好的施工状况。
3 加强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相关措施
3.1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形势变化的科学分析,设计与施工道路桥梁连接处的单位应强化自身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整合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并有效应用在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中,促进施工更加科学、合理,并提高技术含量,优化路桥连接处的质量。
3.2 合理运用创新理念,控制好设计与施工过程
施工单位要结合路桥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鼓励员工创新施工技术,并将创新理念融入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中,提高相应方案的应用价值,为提升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加强管理层的质量控制意识,创新施工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在有效的控制方式、控制意识等要素的作用下,高质量地完成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项目,按期完成相关作业计划。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受到人员因素的不利影响,需要设计与施工单位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施好责任与激励机制,提高施工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安全意识,确保路桥连接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同时,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保持高度责任感,认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完成相应施工作业,实现路桥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通过明确设计施工中的不同要点,有利于提升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水平,防止桥头跳车现象发生,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支持。因此,未来在改善道路桥梁应用状况、优化建设方式的过程中,应科学设计并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满足我国道路桥梁科学建设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升道路桥梁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浩.关于道路和桥梁连接地段设计与施工的探讨探索[J].居舍,2018(26):21.
[2]高文官.关于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25.
论文作者:郝连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土路论文; 防护论文; 桥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