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患沟通对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的作用论文_魏万凤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刘川镇卫生院 甘肃白银 730604)

【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对孕产妇心理紧张疏导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37.14±2.41)分高于对照组(24.10±2.24)分,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对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有重要作用,可准确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并具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42-01

临床指出[1],在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中给予护患沟通技巧具有显著效果,可保证孕产妇处于良好状态迎接分娩。本研究为证实上述理论,在我院开展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孕产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孕产妇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及神经系统疾病,身体状态良好。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部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5±1.6)岁;孕周36~40周,平均(38.4±1.2)周。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3±1.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1.4)周。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内容如下:

1.2.1第一产程沟通技巧 孕产妇子在进入第一产程时会出现生理性难以忍受的宫缩与镇痛,极易引起其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则应通过自身语言或非语言性开展交流,在心理上为产妇提供安慰,使其生理及心理上均处于放松良好状态。而产妇在进入产房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烦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充分扮演倾听者角色,通过倾听产妇痛苦,给予其对应鼓励与支持,通过语言让患者了解到宫缩是分娩过程中的必经过程,胎儿头部只有在宫缩时才会下降,从而保证顺利分娩。

1.2.2第二产程沟通技巧 产妇极易因分娩时间较长而陷入急躁状态,护理人员则应针对产妇心理开展对应疏导,积极与其进行交流,进一步通过交流沟通来缓解或消除孕产妇面对分娩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当产妇出现宫缩现象时则应指导其屏气,并合理使劲,引导其完成分娩过程,提高孕产妇的顺利分娩率。

1.2.3第三产程沟通技巧 在第三产程中,胎儿经产妇分娩已经从胎盘内娩出,产妇往往会因为胎儿一下娩出而出现轻松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产妇,虽然胎儿已经娩出,但是胎盘还处于子宫内,通过交流使产妇继续保持关注状态。并告知产妇在胎儿娩出几分钟后,子宫继续收缩属正常状态,避免其处于紧张,当胎盘从子宫壁上剥离下来,并完成排除过程。

1.3 研究指标

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分值以上为重度焦虑;根据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出现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值以上为重度抑郁[2]。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表格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分娩对于产妇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心理状态则可影响产妇自身及分娩结局。据临床资料 记载,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情绪波动起伏巨大,心理状态极不稳定,面对分娩极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烦躁等负性心理,从而影响分娩进程。而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则能够准确缓解或消除负性心理,并保证分娩过程顺利开展。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分娩指导还是及时沟通,都是决定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为保证其生理及心理处于良好状态来迎接分娩,必须及时进行沟通,通过利用沟通技巧来指导产妇面对分娩,将其负性心理进行缓解或消除,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分娩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37.14±2.41分>24.10±2.24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00%>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护患沟通对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有重要作用,可在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永洁.护患沟通在对孕产妇心理紧张疏导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93-293.

[2]胡艳萍.心理护理在实施胎儿监护孕妇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400-3401.

[3]李双月,刘晓燕.孕产妇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24-224.

论文作者:魏万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分析护患沟通对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的作用论文_魏万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