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理念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给排水设计节能化、环保化已成为其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然而实践中,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的问题仍然突出,其对人们的用水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基于此,进行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行业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
如今,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筑行业日益发达,水资源稀缺这一重大能源问题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意义,真正实现节能、节水。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必要性
热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是中铁十九局大厦给排水系统的3个基本组成。在其控制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生活生活用水水质和水量的合理控制,同时在废水及时处理、输送、排出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践中,进行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具有以下3个必要。(1)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较高质量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节约,实现用水过程的经济性;更能在其设计施工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效益。(2)当前环境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中的应用,有助于生态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大影响。(3)传统的建设用水带有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其给社会自然环境带来较大威胁;新经济形态下,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应用有助于这些问题的充分解决,从而在提高建筑用水质量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水资源利用方面。如果建筑给排水设计不科学,就会造成整个工程排水系统出现问题。楼房储水设备过大,水资源利用不完全,也是一种浪费,如果施工给排水项目材料不符要求,就容易出现水管爆裂或者使用年限过短的现象。2)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对于雨水的利用,无论是不利用现有的设施还是不达到净化标准就直接投入使用,都会对人们的生活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前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后者将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度较大,对水资源需求也很大,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或者循环资源,都会加重水资源使用的负担。3)水资源二次利用方面。如果生活中人们不节约用水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洗澡水、泳泳馆中水资源不能进行二次利用,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我国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中需要重视水资源节能减排的运用。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要点
3.1规范超压出流控制
超压出流对建筑给排水的高效应用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管道内水量的不均匀分布会造成超压出流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用户用水满足,过量的水源又会在管内进行聚积,对给排水设备造成一定影响。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超压出流降低了用户水流的分配质量,具有实际应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突出特征。实践过程中,要实现超压出流的合理控制,确保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的合理化、高效化,给排水设计人员就必须注重供水压力限定和减压装置安装方面进行具体保证。具体而言,在供水压力限定过程中,给排水设计人员要在调查城市给水管网水压的基础上,实现市政给水管网的合理利用。同时对于高层、多层建筑而言,设计人员应注重分压分区供水的应用,避免在用水高峰出现的大面积、大水量需求。给水管道入户过程中,其供水的压力应控制在0.2MPa以下,进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过程中的水压稳定,实现水源应用的高效化节能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减压装置能够实现供水流量和压力的有效控制。传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部分给排水系统的静水压力超过了0.35MPa,对于这类配水横管,设计人员应注重减压装置的合理利用。目前,减压阀和减压孔板是较为常用的2种减压装置。
3.2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及新型节水龙头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众多措施中,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及新型节水龙头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日常所接触的节水型卫生器包括节水型便器以及节水型淋浴器等,在选择节水型便器时,为做到节能、节水,可以考虑具有两档的、水箱冲洗用水量高达6L的节水型大便器或者水箱冲洗用水量只需3.5L、清洁力度高、水箱压力大的坐便器节水型水箱。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如今各种各样的节水型卫生器具逐渐被研发出来。选择新型节水水龙头,能够有效地解决普通水龙头浪费大量水资源问题,新型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水压一致时的节水效果明显,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还能有效地缓解用水紧张的矛盾,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3做好中水循环处理
中水即为经过二次处理而达到相关标准,进一步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水体。在具体的给排水设计中,设计师要将对中水的再利用放在关键位置,在设计中留设充足的循环利用空间及设备,同时不断的引入前沿工艺,对雨水及废水实施高效二次处理,增加中水再利用率。在中水循环处理过程中,应该将雨水及生活废水予以分离,将生活废水放入检验池并检验其水质,对于夹杂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废水应该有效隔离并定点排放,对于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废水应予以净化,待净化达标后方可再次利用。
3.4采用变频调控的方法对供水系统进行控制
变频调控技术可以随着用水量的变化来调整水泵转动的速度,当水泵的转动速度改变,水压也会相继发生变化,调节水资源的供求量,减少隐形水能源的严重浪费。从居民每天的用水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地气候和时间的变化对日常用水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人们夏季消耗的水资源相对较多,城市的早上和下午用水量偏多,除此之外用水量就偏少,而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5合理运用新型能源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设计师应该在给排水设计中合理运用新能源,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举例来说,现阶段国内的很多建筑由电力供热来产生热水,进一步将电力加热的水体储藏在水箱中以供后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热水未被及时使用则会导致热水降温直至冷却,进而引发了大量的电力能源浪费。而通过采用太阳能,则可以最大化的减少电力能源消耗,防止水热的过度流失,同时太阳能的可再生性也可以最大化的保障节能环保。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以节能减排为基础,这关系着我国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护水资源,利用有效措施实现节能减排,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黄美蓉,龚昌春.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22-23.
[2]史彦丽.试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9):127-128.
[3]张军,贾学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115-116.
[4]白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352.
论文作者:杨立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给排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用水论文; 用水量论文; 高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