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论文_李晨曦

初探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论文_李晨曦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房建工程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其产生的污染物数量大大降低,且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也逐渐减少,为此,该技术在当前我国的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绿色施工技术,其主要是通过节约能源以及降低能耗等实现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房建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方法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城镇化发展需求更多的住房,从而使得我国的房建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烟尘,这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存环境,绿色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房建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保证周围环境最大程度不受污染,保证人们的正常生存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业还是轻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而现如今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已经造成环境的破坏、能源的短缺,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建筑业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成本的支出,减轻了现阶段能源短缺问题。再者,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能够促使施工项目更加环保,改善用户的居住环境,提升建筑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绿色施工技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房建施工使用的大部分技术仍是传统式施工技术,许多企业为了节省自身的成本,不会考虑使用绿色施工技术,虽然国家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走进建筑施工现场,但是实施起来依旧很困难。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

绿色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

“建筑施工”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时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二、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一)、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二)、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 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 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 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三)、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的管理和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四)、评价管理

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五)、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 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 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 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三、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一)、施工扬尘的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 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的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4、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二)、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三)、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四)、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时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五)、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矿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六)、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本。

结束语

推广和实施绿色工程施工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灌输绿色施工思想,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合理采用绿色施工措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康安.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绿色施工[J].陕西建筑,2009.

[2] 熊林.建筑企業绿色施工可行性研究[J].四川建筑,2010.

论文作者:李晨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初探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论文_李晨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