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安全与经济合作的新框架_上合组织论文

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安全与经济合作的新架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经济合作论文,上海论文,架构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改日期:2008-11-14

[中图分类号]D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55(2009)01-0007-11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在2005年举行的阿斯塔纳峰会①及2006年的上海峰会,特别是2007年举行的大规模反恐演习——“和平使命”②之后,增强了这样一种看法,即上合组织是抗衡美国在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势力的最前沿力量,并因此有望成为“东方的北约”。而在此之前,上合组织通常被视为缺乏实质内容的空壳,因为它既无力采取真正的行动去消除成员国之间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宗教、安全和其他方面的差异,又无法平衡美国和那些日渐崛起的地区性大国在本地区的影响。虽然由于缺少价值上的支撑点而被讥讽为“独裁者的俱乐部”,但外界仍然对上合组织抱有浓厚的兴趣,使其不断成为被分析和怀疑的对象,上合组织同样也开始赢得应有的尊重,有一批国家想成为它的一员。③

上合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亚洲安全与经济合作最重要的新形式之一,它的前身是由中国发起的“上海五国”合作机制。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其覆盖的领土总面积约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一,并且拥有数个已经探明储量的大型油田,④居住着14.9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除了通过这个区域的框架发展并深化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之外,上合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解决彼此间的边界问题、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并削减地处中亚的四个前苏联加盟穆斯林共和国边界地带的军事力量,同时通过加强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和其他形式的合作,来密切与这些国家间的联系,以便在该地区形成能够与日渐增长的美国势力相抗衡的力量。同时,军事安全上的合作也会削弱中国境内极端伊斯兰运动的影响,避免在与这些国家交界的边境上发生袭击事件(即母国与它的一些少数民族团体之间的冲突)。互信的建立和多种形式合作的加强是中国在创造和维持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集中力量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同时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上的努力。⑤另外,衰落的俄罗斯和中亚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同样怀有强烈的参与合作的意愿,因为合作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分裂、冲突以及历史遗留的误解,可以让它们重新回归国际政治的大舞台,甚至有可能让他们第一次尝试在这个舞台上充当主角,而不再仅仅是作为国际关系中的客体和大国支配的对象。

美国和北约在该地区的强大势力,尤其是阿富汗战争后,使上合组织在该地区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上合组织似乎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捷径,能够妥善地应对其周边地区和那些曾经驻有美国军事基地的成员国的局势。这是这些国家从参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联合反恐战争,到出席阿斯塔纳峰会所得出的结论,即只有中亚国家自己才是掌控并能够对其周边地区安全环境进行有效管理的惟一行为体。因此,这些国家希望西方势力能够撤出该地区。⑥

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利益,首先表现在成员国都需要治疗和克服彼此间的“神经疼痛地带”,以及合作打击三股势力——分离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以消除安全威胁,这在减少其他对安全的威胁从而拓展经济与安全合作的空间上得到了证明;这些合作能够确保地区的稳定,并帮助这些国家挖掘其在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的潜能。该组织在其基本文件中指出,尽管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但上合组织精神的实质仍是各成员国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彼此之间对不同身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上合组织的结构、合作形式与深度的扩展,该组织在中亚乃至亚洲重要性的加强,⑦以及其成员国、观察员国利益的日益上升,都使得该组织的国际地位和目标随着各成员国地缘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得以巩固和扩大。

上海合作组织拥有巨大的经济潜能,这一点是其成员国和观察员国都深信不疑的。在这些观察员国之中,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强烈要求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而其他国家则提出了具体的构想,力图建立长效的、有望覆盖近15亿人口的商品、服务和技术自由市场的合作机制,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合作机制。伴随着能源俱乐部(在能源领域共同协作的工作小组)的形成和对能源市场规范化的预期,该领域的合作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同时合作的前景也已具有全球性的重大意义。双边贸易、规范化的网络贸易以及其他安排的可能性,能够被相应的合作者代替,如在投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交流、公共投资以及来自地方或私人的用于国家政策支持的公共项目的资金等领域的合作。这在西方国家中引起了极大的疑虑,并促使他们在这些领域中开展合作。在这个覆盖东亚、东南亚,甚至包括整个欧洲在内的共同市场中,作为主导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出口的竞争者,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将有助于各自商业效率和成本收益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组织在经济和能源布局上的稳定性。此外,上合组织作为能源代理人的地位也会因此而得到加强。

同时,一些分析家指出,上合组织内部经济合作的前景还不是十分明朗,因为它的两个成员国(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同时都是WTO的成员国,并且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也即将加入WTO,这样便不可能在该组织内部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尽管如此,至少在中短期内,所有贸易转移,尤其是跨国的合作,或是那些对于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所有邻国(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具有同等重要的投资领域的合作,即将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激烈争夺通常被视为上合组织的不足之处,但是两国的实际行动——一定程度上的克制、实用主义的战略和立足长远的规划,在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天然气管道问题上所达成的协定,以及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协议等等,都十分明显地表明两国在互利合作观念上的相互理解。他们深知,同竞争相比,合作将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另外,一旦“准成员国”伊朗——这个石油制造大国和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产国,连同印度——这个巨大的能源消耗国,真正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的成员国,势必将冲击中俄合作的美好前景。哈萨克斯坦基于自己的立场,乐于看到中国作为此次合作的第三方,因为这将减少其对俄罗斯的依赖,平衡它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在中亚国家评估上合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时,一些分析家宣称,同双边对峙相比,中国作为其与俄罗斯双边关系上的制衡力,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除此之外,我们一再重申了对“中俄在这一领域中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上合组织经济合作上的失败”这一观点的否定。

中国的企业在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合作中明显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这源于中国时刻准备迎接最坏的结果,即长期艰苦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源于它在为推动中亚各国所提供的直接支持和包括武器贸易在内的众多方面建立了良好信誉。凭借这一切,中国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优势。此外,中国对能源的渴求,对本国中小型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经济环境恶劣的、除中亚各国能源领域地区性项目以外的产业,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此外,中国在中亚和俄罗斯能源市场上的任何行为无疑都是其能源安全政策的一部分,更是其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主化业已完成,并且与之相关的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这实际上是上合组织内部合作的真正开始,它开启了解决部分移民问题和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可能性。中国得以成功地挫败集结在国内的东突恐怖势力,并相当成功地打击了在该地区实施类似运动的四个组织的军事力量,尽管准确地说,这是中国在与中亚三国以及巴基斯坦的合作下实现的,但被称为“东突厥斯坦”的极端组织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在中亚的利益角度来看,尽管上合组织在许多方面有着与之相悖的利益,但对于它们来说,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上合组织更多的是一个挑战而并非是威胁。首先,上海合作组织的最初建立和美国、北约在这一地区驻扎的基本原因是恐怖主义“政权”和恐怖组织,但是对恐怖主义现象的原因和本质的定义与理解把上海合作组织和美国、北约两方置于相对的位置。西方盟国认为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这些暴力并违反人权的行为,正是这些政权“非民主政治”本性的产物;而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则认为,恐怖活动的出现是他们的领导者和同胞们极端的宗教和民族主义信仰的结果,而且恐怖主义通常是由于贫穷、绝望,并在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或军事行动的所谓“启蒙者”的支持下所引发的。同样,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分析家也给上合组织贴上了“独裁者俱乐部”或“无绅士俱乐部”的标签。但是,上合组织的各个成员国之所以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一个组织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出于政权的本性或是发展“非民主政治”的意图,而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是出于共同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利益上的考量。对于不同的政治体制、发展模式以及价值观的接受,也就是所谓的“普遍价值观”,似乎比暗示潜在伙伴在上述方面取得统一的合作模式更为重要。但这仅仅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当前的观念,甚至不能保证它永恒不变。不仅如此,“中国模式”的出现也为开创经济和社会成功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并不存在于那些新自由主义者的理念中,在那些人看来,西方式的民主是经济成功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无论是在双边关系上,还是在整个上合组织中,中国在中亚地区势力的加强,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主导地位构成直接的威胁,同时也对俄罗斯形成了制衡。但是,就像我们从多方面所论述的那样,中国已经作好了准备,在那些外国投资者不愿涉足的地区进行投资:中国在那里建立了网络,并以同样的态度平等地对待那些弱小的国家,以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尽管中国通常需要为建立一些诸如前面所提及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公共物品而付出代价(例如一本书上的例子,认为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保持人民币值的稳定是有意识的损失),但这不仅为中国,也为前面曾经提及到的不反对,至少是那些没有公开声明反对中国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相反的,那些以前对中国所抱有的敌视情绪和戒备心理,如今都已经为赞扬和感谢所取代。不管怎样,这都没能阻止一些分析家强调:“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恐惧”以及中国“可能的统治”不仅顽固地存在于美国国会、五角大楼和白宫的主要政治家的头脑中,也存在于中国周边的国家之中。中国的势力以及上合组织的活动真正危及的,正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及对其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和贫困的庇护。更严重的威胁同样是对于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恐怖组织而言的,诸如塔利班等一些恐怖组织,都曾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和秘密驻军有着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美国和北约在这一地区的侵略性势力⑧和美国在离中国边境数公里处驻扎的军事力量足以促使中国日益完善其战略遏制政策,⑨并加速中国的回应,但是其他成员国则更多是出于自愿而加入进来。迄今为止,中国在该地区的表现是令人羡慕且不容置疑的,与此同时,美国和北约在该地区的境况却越来越糟糕。他们在此的交战曾经引起非议,而且时而随着一些令人蒙耻的事件的发生而导致更大的争议,就像卡尔希汗阿巴德和曼纳斯基地这两个典型的事件那样。美国需要在迫在眉睫的问题上软化对中亚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在传统安全、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特别要承认中国和俄罗斯在该地区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而不是进行残忍的军事战斗、政治勒索和经济制裁。哈萨克斯坦仍是惟一的在多个集团担任角色的行为体,它的国土面积、国家地位和自然资源,使它可以担当得起这个角色。尽管哈萨克斯坦明显带有与伊朗密切经济联系的意图,但从美国的战略考虑来看,哈萨克斯坦仍在全球的这一部分,扮演着平衡上合组织与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角色,哈萨克斯坦也因此享有美国支持其成为WTO成员国的待遇;此外,还可以定期受到访问,得到赞扬。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是否真正想要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

上合组织的扩大需要一致作出决定,这是一个显示其强弱两方面的难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尽管上合组织的地位可以通过吸纳新的观察员,诸如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得到显著加强,但上合组织并没有通过吸纳更多的新成员来壮大自身的愿望。因为一旦这些观察员的身份得到承认,那么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无疑将被大大地削弱。伊朗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表现出强烈融入这一组织的意愿是有其合理性且是紧迫的诉求。这至少将减少它因经济制裁所带来的难以承受的限制,因为世界30%的天然气以及数量巨大的石油均在伊朗,而且从里海到波斯湾的天然油气运输路线都要途经伊朗,但事实上这些资源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商业开发。另外,伊朗还处在一个被怀疑非法制造核弹的尴尬境地。尽管与伊朗发展经济合作符合各方的利益,也可以像俄罗斯、中国及上合组织其他成员所做的那样,在政治上支持其发展民用核技术,但授予伊朗以成员国的地位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策略。

巴基斯坦已经加入了几个发展基础设施的项目,与上合组织进行的安全合作也已经达到了可喜的水平,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出于保证上合组织内部安全等其他的原因,赋予其正式的成员国资格从长远来看似乎也并非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在印度的问题上,尽管中印双边政治关系,尤其是经济合作的日益增强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它是美国的盟友,并且是美国在亚洲制衡中国崛起的重要力量,中国并不非常希望印度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免重蹈其“搭便车”的覆辙,就像它在东盟中所表现的那样。而官方的解释则是说,由于上合组织扩容的法定框架尚不健全,目前上合组织还不太可能进行扩张,但非常乐意同观察员和来宾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一些学者基于中国在中亚地区日渐上升的地位,或是引用诋毁中国的言论以及俄罗斯媒体中流露出的对中国的恐惧,或是援引中国国内极个别人士的观点来支持他们这样的论调,即亚洲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基于真诚和双方现实利益的实现,而是充满了对彼此猜疑和暗中竞争,而这些中国人无疑对俄罗斯的许多计划与考量,或者对“安大线”石油管道中已经达成的协议的沉默与心照不宣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理解。但是,事实上,来自两国政界、学界、媒体和其他领域的相当一部分的学者也持与之相同或类似的观点,给我们留下极少的空间来支持这个结论,即那些国家的领导人也持这样的观点并且对战略决策的制定产生政治意义或影响。尽管上合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并且公认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中国的印记,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在其中也有意构建了自身的利益,并利用这个组织的各种资源,以实现其在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就像对中国来说,一个和平且富于挑战的环境可能是对其最为显著的贡献一样,这种环境是每一个尚处在复兴且经济动荡发展的国家都渴望从其邻国获得的,在这里它们可以依照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分配力量,从而尽可能少地为满足和平和安全的需求而消耗更多的资源,因此,这也同样适用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这对拥有世界上最长边界线的国家来说特别有效。与这个基本的战略目标和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相比,所有盟国或合作者之间的竞争和富于竞争的挑战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上合组织已经为他的成员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实现他们历史上的地缘政治潜力。

对上合组织前景最看好的说法,莫过于多边主义的理念、亚洲乃至全球国家间关系的新模式,以及上合组织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和对紧迫问题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哪一个成员国,哪怕是最大的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首先,上合组织开创了这样一个新模式,即所有的提议都要由咨询协商和一致同意才能实现,即使其伙伴是世界上最强大并且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但这是一个实现双赢同时能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足够舒适的模式。在这样的结构中,中国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任何努力都是完全合法的,即便这些利益是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的,但正像没有一个国家会成为一个与其目标相左的组织的创始国或成员国一样,无论那些学者和政治家们如何小心翼翼地寻找,这都不能成为中国彰显其帝国雄心的“证据”。恰恰相反,中国在上合组织内部订立的所有条约都是为保障其著名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和延续,创造一个合作网络的必然结果,就像在东盟10+1、东盟10+3、亚欧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六方会谈等多边合作中签订的条约一样。尽管上合组织的成员国承担相互保障安全的集体义务,并开展越来越多的更为有效的联合反恐行动,然而上合组织的未来终将是朝着促进地区发展的方向努力,关于“上合组织的成立意在成为抗衡北约的力量”这样的陈述实际上都是毫无根据的。⑩但是,同安全威胁作斗争仍是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除了使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和三阶段的经济整合制度化以外,在拥有15亿消费者的潜在市场和有着极大潜能的能源领域,上合组织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承担起了在阿富汗周围监督并建立一个反毒品区的任务,因为毒品的走私以及人口和武器的非法贩卖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一。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艾滋病毒(HIV)、禽流感、SARS和其他一些突发的或者长期存在的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因而上合组织亟须建立并完善卫生保健、社会保险以及法律保障的稳定体系,并且需要借助于他们跨国界或全球性的网络迎接这些挑战,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所有上合组织成员一致行动的利益是巨大且明显的。与此同时,上合组织在处理这些威胁的过程中,积聚并分配所有成员的力量,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得以实现,这种能力的展现对于强化自身的意义与威望都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

①“吉尔吉斯斯坦要提高美国租用其军事基地的租金”——中国代表援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主张,即参与阿富汗军事行动的外国军队,在曼纳斯航空基地的租金要有百倍的增长;此外,自 2001年12月以来,参与支援阿富汗的美国和北约士兵已超过了 1 500人。引自新华社www .chinaview.cn2006-04-19。

②新华网http://www.chinaview.cn/07jy/bg.htm。

③2007年比什凯克峰会的观察员为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应邀参加的还有阿富汗、东盟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以及独联体国家。

④上合组织成员国占有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的30%。2004年,其总产量为7.2亿吨石油,而其消费量为4.052亿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加入世界最大的油气出口国行列,而中国则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入国。

⑤在2020年实现GDP的四倍增长,构建繁荣的和谐社会并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⑥峰会的声明中提及从军事基地撤军的目标时间。俄罗斯外长谢尔盖耶夫·拉夫罗夫声明应通过一系列安全条约和上合组织的相关机构,最终实现消除并终止西方势力从阿富汗到该地区的渗透。

⑦根据上合组织的成立宣言,该组织的目标是:加强互信和睦邻友好;鼓励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生态等方面的有效合作;共同维持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及建立民主、公平和理性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引自htpp://english.scosummit2006.org/en_bjzl/2006-04/19/contcnt_85.htm。

⑧"NATO chief demands role for alliance in energy security",June 29 2007,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7-06/29/content_6305501.htm.

⑨D.Mitrovi,"The Strategic-Security Position of China After September 11 2001",Occasional paper No.12,Centre for Civil-Military Relations,Belgrade,(June 3 2005),http://www.ccmr-bg.org/cms/view.php?id=1849.

⑩Analysis of documents of the last summit in Shanghai confirms this: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7-08/16/content_6545582.htm.

标签:;  ;  ;  ;  ;  ;  ;  ;  

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安全与经济合作的新框架_上合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