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编辑出版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工作论文,编辑出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部门同意,由河南大学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编辑专业联席会议暨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4月24日至26日在开封召开。
本次会议以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问题为主旨,讨论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学计划,商讨筹建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指导小组以及编辑出版专业的重点教材建设等。在交流经验的基础上热烈讨论了上述议题并达成共识,使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15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
1.十五年来高校编辑学专业为新闻出版等媒介传播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198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中第一次有了编辑学的本科生走上出版工作岗位,此后连续共有10届1300余名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硕士研究生、双学士学位生,相继走上工作岗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编辑出版专业人才,过去仅靠师徒传带,没有正规化高等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时代宣告结束。一个新的编辑出版人才市场逐年热了起来。
2.编辑出版学专业得到教育部的正式确认。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确立了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也为其专业教育开辟了发展道路。
3.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层次有所提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于1998年正式批准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和河南大学文学院招收新闻学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编辑学、出版学等。这个专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编辑出版学教育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4.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教学内容日趋充实、完善。许多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显示出各自的特色。编辑出版理论、编辑出版历史、编辑出版业务应用等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达80余种,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完整的教学体系。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18种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教材逐步投入教学使用,效果良好。
5.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经过15年的教学实践,编辑出版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队伍,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学专家、学者和一批立志从事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有的已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力量。他们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预示着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6.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在出版行业现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至今,出版行业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师应聘授课,发挥了主力作用,受到广泛好评。此外,不少高校还与出版部门联合举办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全面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
总之,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已成为正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出版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闻出版产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其在下一个世纪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辑出版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在这个专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好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匮乏是制约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带头研究编辑学的骨干教师年龄普遍老化,年轻教师接续不上。直接从事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此,将采取三种措施:一是采用调任、特聘、兼职、客座等多种形式,解决急需教师的问题。尽可能把富有实际编辑出版经验的同志吸收到高教队伍中来;二是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编辑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的作用,尽可能多的招收、培养研究生,以壮大教学科研队伍;三是安排年轻教师到新闻出版部门兼职或挂职工作,尽可能结合出版实践,为他们多创造一些提高业务素质的机会。
2.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编辑出版学在专业初创阶段,一些高校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办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中缺乏新的理论观念和科技内涵。实际课程设置往往因师资而定。对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性、整体性、多样性与应用新技术的尖端性,研究不够、协调不力。“因人设课,无人而缺”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进行改革。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制定富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根据目前和下世纪初出版人才的需求,制定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提倡多种模式办学,合理确定专业规模。要把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改革,放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中加以设计,提倡开门办学,加强与出版单位的联系,也可与出版单位联合办学,更多的争取出版单位的支持,努力使我们培养的高级人才能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出版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教材建设从现在起就要着手规划,精选一批,编写一批,适应21世纪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要求,重点抓好几种基础性教材,争取设立优秀教材成果奖。在讨论中不少与会代表强调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要加强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3.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结构偏重文科,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种状况,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部提出的36字方针,即: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要“三注重”,即注重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熟悉中外新闻出版法规,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编辑出版工作特点和规律,初步掌握现代化编辑手段及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4.加大投入,解决经费问题
编辑出版学专业属新办专业,师资培养、设备配置、学术研究、实习训练,资金需求量大,目前普遍缺乏投入。新闻出版署将启动“跨世纪人才工程”,专门设立了全国出版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用于紧缺人才的培养,支持中青年业务骨干国内外进修和著书立说,支持跨世纪人才入选人员进行出版发展专项课题研究,奖励为培养出版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出版专家。
三、加强专业指导与教学咨询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建立具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性质的机构来协调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研究出版教育的规律,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名称:(暂定)全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指导小组。
性质:依托新闻出版署,半官方半民间的调研与咨询机构。
任务:
1.负责向有关部门反映教学情况,调研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中的课题,提供咨询。
2.组织协调编辑出版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探索,推荐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3.规划组织编辑出版学科的教材建设,推荐优秀教材。
四、面向未来,谋求发展
在我国,编辑出版学还是一个新兴学科,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还是一个年轻的领域,面对新闻出版这个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任务还十分艰巨。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来看,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收入和利润,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的排列位置,1996年是第14位,1997年上升到第10位,超过了电器、医药、石油加工、饮料、纺织、化纤、食品、烟草和保险业。1998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利润又比1997年增长25.6%。这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出版发行业每年需要补充的高级人才约为2000人,而我国每年编辑、出版、发行专业本科毕业生只有400多人,研究生还不到10人,供需缺口很大。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版媒体形态更加丰富多彩,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必须巩固充实本科专业层次,发展完善研究生专业层次,努力适应出版产业对现代化人才的客观需求。
这次会议讨论了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以及培养人才的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巩固了既有成绩,研究了存在问题,充分交流了经验,制定了改革措施。大家团结上进,共商专业发展大计。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编辑出版学专业已经从“求生存”走到了“谋发展”的新阶段,预示着我国的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面向21世纪开拓发展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