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动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课堂没有了互动环节,就如无本之木,难以展现生命力。然而,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情况来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互动模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必须实行有效的改革。网络的信息化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完善了传统课堂教学,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增加了新的交互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一、高中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作用
运用互动模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与突破,能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单向灌输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有兴趣,有激情,有成效。
1.激发学生的兴趣。互动模式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做到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师生之间存在有效互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的深入性;学生之间开展互动,在学习中大家集思广益,更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掌握。
3.教学反馈信息的获取。学生在信息技术中学习与掌握的情况如何,决定教师一阶段教学工作计划如何,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解决疑难点,更好地进行教学。
4.拓展信息教学空间。信息技术课堂的丰富资源可给予学生较好的学习环境,不必拘泥于课堂和书本,教师可借助课件进行发散教学,传授更多的知识。
二、提高互动式教学法的策略
1.深化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为将互动式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特意向教育专家咨询了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向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互动式教学方法并不是纯粹的完成设问、提问、答辩、讨论等课堂环节,亦不是一味地模仿教学形式。如果教师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形式问题的严重性,那么也不会看到互动式教学法应有的成效:教学前指导、教学中引导、结束后点评。教师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那么无疑课堂上的教学收效甚微。
2.加强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生生互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布鲁纳说过:“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对的是一群智力、个性以及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很大差异的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兼顾个性化,保证学习集体化如在学习幻灯片切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堂教学实践活动课,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针对美丽的校园做一组幻灯片的展示。这个实践活动看似简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学生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在课上,学生利用他们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出了一件精美的作品,这不仅使全组成员都感到兴奋骄傲,也检验了他们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需要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每次上机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生生互动就能发挥很大的优势,教师在班级中挑选出一些信息技术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辅导小组,由他们一对一地负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样班级总体成绩上升,他们个人也获益不少。
3.加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可以说,没有了师生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师生关系是决定师生互动有效与否的关键,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但是,师生关系里不能无限拔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上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游戏、聊天等行为熟视无睹,这是有违师德的。
提问是师生互动中一种很重要的互动形式。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切忌盲目随意,不贴切课本,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进行分层次的课堂提问,做到既不使基础好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又不打击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朱茜遥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合作学习法的探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5),52-53。
[2]秦亚兰 分层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96-97。
[3]张秋平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6,(33),45-46。
论文作者:张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互动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高中论文; 师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