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育不仅对塑造身心健康、精神充实、人格高尚、个性完善的全面而又和谐发展的人具有 不可低估意义,而且对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自身逐渐完善 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对人才的主导素质的要 求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
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
农业 体力
工业 技能
知识 创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在摆脱了原始状态之后,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 时 代,现在正朝着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过程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简单结 合,生产力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支出,对人才的文化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农业经济时 代人才的主导素质是体力素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把人类社会由 农业经济时代推进到工业经济时代。从纺织机和蒸汽机到工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机器代替 了人的部分劳动,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已由主要是体力型转变到主要是技能型,社会 需要大量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工业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是技能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经济正在被知识经济所取代,并必将成为 新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 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代替资本和能源成 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由工业经济中的生产力乘数倍增器转变为知识经济中的指数倍 增器。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可以 说,21世纪是人类创新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创新人才而又不断涌现创新人才的世纪。在这个 世纪里,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高低与创新能力的大小,将对这个国家在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 技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江泽民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 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大量 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它要求我们的 教育应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这里,对学生实 施美育,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素质 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越是杰出的科学家,在艺术宝库中汲取的美学营养就越多。哥白尼 不仅留下了作为近代科学开端的《天体运行论》这样的巨著,创立了新的世界体系和新的世 界观,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其日心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简洁和谐的宇宙图象, 可以说是数学审美观在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爱因斯坦不仅留下了作为现代科学开端的 相对论,开创了新的时空观,而且他也是一位毫不逊色的小提琴家。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世 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1](P2)。音乐演奏的轻松气氛有 助于科学问题的思考。这些例子既充分说明了具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更容易有 所创新,又说明了以艺术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作用。
第一、从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上看。我们不妨先看看下图:
客观世界────真─────善────美
精神活动——────知─────意────情
知识体系——────科学───伦理学──美学
教育实践——────智育───德育───美育
图1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从上图中可以形象地看出,客观世界有真、善、美三个方面,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知、意三 个部分,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有科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实践中依次也就有智育、德育 、美育。其中,智育是通过科学来传授知识,开发智能,以把握真;德育是通过伦理学来加 强意志,提高品德,以把握善;美育是通过美学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以把握美。而要学 习和研究科学、伦理学、美学等,发展知、意、情,追求真、善、美,还必须有一个强健的 体魄,这就需要体育。在这四育中,虽然智育、德育、体育之中都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但 却不是主要的,只有美育才主要是培养人的美感情操。因此,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 情感教育领域的独立地位,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 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 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它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2](P147)。席勒也曾经说:美的欣赏是 一种“无为而为”的“自由的欣赏”,在审美王国中,人卸下了一切关系的枷锁,并且使 他摆脱了一切不论是身体的强制还是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 的基本法律”[3](P145)。美育的目标是使人取得更多的自由,成为完美的全面发展的自由 的人。这种完美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也就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第二、从创新过程上看。创造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酝酿、产生创造性设想、验证等四个阶 段。其中在酝酿和产生创造性设想这两个重要阶段,右脑是都起着主导作用。这两个阶段是 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产生的时期,因而就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关键的时期。换个角度 来看,所谓创新,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进行联结,重新进行组合, 作强制性联想。要进行这些联想,一要靠信息量,而右脑的信息量最大;二要靠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和灵感,它们主要也是由右脑掌管的。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受到逻辑思维的教育和训练,思考严密,讲求规 范,按部就班等,应该说是有好的一面。但是,这种以逻辑思维教育为主,加上“填鸭式” 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使左脑使用“过度”,而对于有关右脑的课程被忽视,右脑受到压抑。 创新工作既需要右脑的主导,又需要左、右脑的配合。从思维上讲,既要善于分析思维,又 要善于直觉思维;既善于收敛思维,又善于发散思维;既善于抽象思维,又善于具体思维。 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特别注意开发右脑,并使左右脑和谐地发展。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由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因素参与的审美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认 识过程,只不过认识的对象具有形象性的特征而已。从生理机制上看,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 功能。以形象教育、情感教育为特征的美育对于开发右脑,并促使左右脑和谐地发展具有重 要的作用。它能提高人的感受性,训练形象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人 的直觉能力,诱发人的创造灵感,从而促进人创造力的发展。
第三、从科学方法论上看。对美的追求能够诱发科学研究的动机。动机是促使个人产生行 为的原因。科学活动,同人类其他一切活动一样,动机对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的进展 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家极大的创造热情和研究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美感。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指出,在新的科学范式代替老的科学范式时,“新理论被说成比旧 理论 更美、更适当或者更简单”,在新理论建立中,美的考虑的重要性有时可以是决定性[4](P1 29)。
同时,美学原则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如对称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和和谐性原 则等。爱因斯坦早就指出,应该把“外在的事实证明”与“内在的完美”作为选择科学理论 的要求。
第四、从人的身心健康上看。健与美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 是社会存在物。在教育中,只有将美育与体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人的身体美、精神美和技 巧美等,使人具有自然的外在美和社会的内在美的健美风貌,获得和谐发展。不仅如此,美 育还能够以美怡情,调节心绪,疏导情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为对美 的感受、理解、欣赏和创造,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令人怡神悦态。我国古代思想 家荀子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 相乐”[5](P54)。亚里士多德也说:“对音乐对于人们不仅可资怡悦,就解除疲劳而言,也 是有益的”[6](P419)。据最新研究表明,当人听一曲莫扎特之后,人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 ,思维更敏捷,行动更有效,就像是给生锈的大脑零部件上了油。这甚至可作用于癫痫病人 等患神经障碍的人,缓解他们的病情。这就是所谓的“莫扎特效应”[7](P5)。其实,不惟 音乐,所有其他形式的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都具有类似的功效,是单纯的体育锻炼所无法达 到的。通过美育所塑造出来的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的人,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特质 的人。
三、加强美育,培养创新人才
美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因此,要从多 途径入手,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来加强美育。
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应充分发挥各教育力量 自身的优势,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相互补充,协调运作,形成合力,发挥整体功能,以 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人社会化的第一站,是人一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家庭也是美育 的起点和摇篮。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 关系。因此,家庭美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庭美育的实施,可利用家庭环境、家庭气 氛、日常生活、文学艺术、大自然等。家长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方面,努力培养孩子 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当前在进行家庭美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提 倡亲职教育。
在国外,家庭教育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亲职教育所取而代之。所谓亲职教育,是一门教导父 母如何了解与满足子女身心发展需求,善尽父母职责,以协助子女有效成长、适应与发展的 学问。亲职教育被认为是家庭教育的内涵和精髓,也是其内在基础。它和传统的家庭教育有 较大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2 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8](P6)
项 目 亲职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重点 以子女为中心,父母施教乃顾及子女以父母为中心,父母以成人的眼光、
的生活需要及困难 期望来施教
教育原理 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注重伦理的启迪与精神的感召
教育模式 采取辅导的方式,注重鼓励与引导采取训导的方式,注重训诲与管理
教育气氛 强调民主,但不流于放任态度
偏重权威,易趋于严格管理
教育方法 运用多重角色,透过亲情交流,努力 利用身教和管教交互作用,使子女依
促进相互了解及沟通
父母单一标准的价值行事
从上表可以看出,亲职教育与传统的家庭教育在教育的重点、原理、模式、气氛和方法上 都有所不同,其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怎么样做父母上和立足于以父母亲情的 引导为主上。亲职教育至少对现代家庭美育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
其一是在家庭美育的主客体关系中,父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美育成败 的关键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修养。所以,家庭美育首先是父母自身的“美育”,其 次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美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父母应不断更新概念,增长知识,加强 美学修养。
其二是家庭美育中应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突出美育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性的特 点,注重鼓励和引导,采取辅导的方式,而不是传统家教注重训诲与管理,采取训导的方式 。
其三是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思想上的所有转变,都会通过无形的途径传达给孩子。作为父 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使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父母要扮演 好自己的角色成分,就要提高价值观的科学性,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建立健康文明的家 庭环境。这对美育及所有教育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家庭是美育的基础,那么可以说学校就是美育的重要的基地。这是因为,和家庭相 比,学校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学校美育的实施,可利用 学 科教学进行美育。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因此,学校美育不能离开 以智育为目的的学科教学。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如概念的原始语言基础、 模型、图形、分子式、方程式、运算过程、思辨过程等,都具有对称、均衡、和谐与多样统 一的形式美特点,而且是构成审美教育的深层理性,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重要作 用。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等 ,在美育的实施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片面 追求“升学率”和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减少了甚至没有开设艺术类课程。这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极为不利的。爱因斯坦曾严肃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 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 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 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象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 象一个和谐发展的人”[9](P310)。
与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相比,社会美育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因为人出生以后,经过社会化 ,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社会性就成为人的本质属性。实际上,人在客观上不可能 离开社会,也就必然无时无刻不接受社会的审美教育。因此,美育活动也就应该贯穿于整个 社会生活的一切时空之中。社会美育的实施,可利用大自然、社会设施、人文景观、各种活 动等。要特别注意利用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文化艺术能在情感上打动人,改变人,完善人, 是美育的主要方式。正如梁启超所说:“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 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所以,社会美育应很好利用文化艺术来浸润 心灵,启迪智慧,增强美德,满足人审美心理的需要。同时,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 艺术家的责任很重,为功为罪,间不容发。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就该知道:最要紧的 工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絜,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 那 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10](P 23),这样,才能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