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论文_王蕾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论文_王蕾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750336

摘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的职工大多分布在工作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凝聚人心的重要抓手,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加强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国企一线班组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仍需要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力度,提高一线班组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班组;思想政治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层面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一线班组是每个国企的重要基础,是每个国企的“造血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一线班组思想建设工作是每家企业必做的功课。班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调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是组织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最小单位。一线班组负担着企业重要的生产任务,在国有企业,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精神面貌都是通过班组这个“细胞”来实现的。

一、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心理特征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一线职工的心态尚未调整过来,心理特征呈现脆化的总体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制惯性。对企业存在依赖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完全依附于企业,企业为工人提供一切生活资源,工人与国有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为企业贡献毕生心血,接受“以企为家、企兴我荣”的传统教育,把企业当作了家庭的生活支柱,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线职工更加对国有企业产生依赖。

2、沟通不畅。对领导存在隔阂感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囿于现实环境,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利益,无法与有关领导进行有效沟通,与企业领导存在较大心理隔阂。特别是现在有些企业领导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工作方法简单,命令主义严重,不愿和一线职工进行交流,严重伤害了职工的工作热情,造成一线职工对立心态,从而产生心理隔阂。

3、地位跌落。对社会存在失衡感从经济上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加上客观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凸显出来。从政治上来说,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一线工人从以前的国有企业“主人翁”地位,变革为现在劳动关系的契约化,更多体现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认为自己的地位逐步下降。面对社会现实变化,一线职工一定程度存在被“抛弃”的心里感觉。

4、认同缺乏。对集体存在冷漠感由于现实复杂因素影响,尤其是有些国有企业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对国有企业一线职工的心理产生了严重伤害,导致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对企业缺乏认同。这表现在一线职工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只为上班而上班,能混一天是一天,对生产一线的浪费现象熟视无睹,对危害企业的行为听之任之。

二、加强国有企业一线班组建设

1、制度层面的制约是基础。制定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班组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对班组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制订严格的条条框框,通过制度告诉班组成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企业管理中的普遍做法,目前在国有企业,针对一线班组的管理制度都比较完善,有企业借鉴日本、德国等工厂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班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来制约,这是班组管理的“基本法”。但除了“基本法”这些“硬”的要求之外,还需要“软”的引导。

2、班组思想建设的引导与管理是核心。开展班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班组成员提升个人素质的需要。班组既要完成生产任务,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又是员工成长发展的场所,员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首先在班组活动中体现出来,只有班组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合理发挥出来,企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班组思想政治建设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都要通过班组员工的劳动成果反映出来。如何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好班组思想建设工作,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目标的。通过以下阶段和方式,建设好国有企业一线班组。

(1)摒弃政治说教,用文化凝聚人心。好的班组文化是根植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文化的浸润,班组文化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当一种企业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还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正向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前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把“以人为本”当作企业文化的心魂,比如中国海油,作为国家大型石油企业,用“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统领十万职工,担负着国计民生重任。作为管理层或者管理者,说教式政令式的管理方式对一线员工来说,早已落伍,只有在遵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用文化吸引人,用感情留人,设身处地地为班组成员考虑,为他们设计规划职业生涯,引领他们把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他们能看得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会大大增强他们工作的动力,班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2)精心打造班组文化,凝聚团队力量班组成员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有的在一块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思想感情易于交流共鸣,很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就是班组精神。班组精神是班组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班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的总结提炼,是班组内部团结亲和的凝聚力和班组发展前进的驱动力。有许多先进班组在长期管理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如,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树脂厂树脂车间聚合乙班2017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现已成为中盐吉兰泰班组建设的标杆。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了解班员的疾苦,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要充分引导班组成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组呈现出“以班为家,关心集体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新风尚,创造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集体。

班组精神是班组的一面旗帜,对内能够增强班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班组命运共同体”;对外能够充分展示班组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班组信誉,赢得各级领导机关和兄弟车间、班组的信赖和赞扬。现在许多班组所展现的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都成为推动班组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春晖.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8):98~99.

[2] 高玉琴,方国华,张敬光.国有企业文化统一思想方向的思考[J].大学学报经济,2016(12):170.

[3] 匡少涛,孔慕兰,汪自力.国有企业文化职工管理的几点启示[J].人民黄河,2015,31(10):54~55.

论文作者: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一线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论文_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