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视域下农民培训模式的路径探究
王林榕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目前,传统农民培训授课模式效果欠佳,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慕课席卷而来。基于此,通过介绍慕课的特征,分析慕课运用于农民培训中的优势,从三方面对慕课视域下农民培训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 慕课;农民培训;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载体,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运用网络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此时,慕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新模式席卷而来,给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前,农民素质偏低、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是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利用优质的慕课教育资源及慕课教学模式,把网络学习和网络培训转变创新成为适宜农民群体的培训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及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1 慕课的概念及特征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以被大量人群免费访问的教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被垄断的现象,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服务于每一位想要学习的人[1]。慕课最早出现于2012年,该课程是由美国诸多顶尖大学联合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教学形式。2013年,这一课程形式逐渐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出现。
1.1 个性化
慕课的教学视频一般以短视频为主,以课时较短为特征,适合目前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慕课教学的相关形式有交互式的练习、课后作业及课程考试等。与此同时,慕课还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空间、固定人员的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求知,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及学习需求,个性化地进行课程的选择及学习。加之慕课普遍具有评价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自主交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性思考。
1.2 规模大
慕课的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大,主要表现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学校数量大、课程种类多、学生的数量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规模大意味着资源的丰富,如学堂在线平台,学堂在线运行的课程数量超过了1 900门,全面涵盖哲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文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13大学科门类,拥有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30余万注册用户,选课门次超过1 100万,合作机构有270多家,利用慕课平台不断汇聚全球学校、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界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期为广大学习爱好者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确诊满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椎管内占位、腰椎不稳、神经根受压、肌力减退、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8±2.3)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开放化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在世界大数据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4 7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三年,年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慕课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抢占了大数据高地。慕课平台可利用大数据自动记录每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部学习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轨迹保存下来,大量相关数据将汇集成“学习大数据”提供分析[2]。慕课将不断拓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维度,为实现“互联网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1.4 以大数据为平台
慕课的开放化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对象的开放化。慕课提倡知识的共享化,不论身处哪个国家、是何职业、何学历,只要能够上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就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优质课程。
传统教学模式的集中面授培训,要求所有培训学员集中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统一培训。对于平时农活较多以及正逢农忙时节的农民,尤其是农业带头人和农机大户来说,很难集中在固定的时间统一参训,而慕课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端下载APP,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甚至还可以边干农活边学习,而且慕课的课件都是一系列连续的微课视频组成的,视频不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并反复学习观看,容易的地方可以加快学习进度。若遇到相关问题时,边看边实践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慕课运用于农民培训的优势分析
2.1 增加学员的主动性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即由教师讲授新知识,学生练习,最后进行课程考核等。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认知作用,使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据了解,很多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本身就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基础,通常是带着农业生产问题来培训的,想要解决相关生产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地自己的农业生产水平。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令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参训后满意而归。而慕课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员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更接地气,也更实用。
2.2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把可能泄露用户隐私的名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有名词,比如,名字、地点等,一类是普通名词,比如,一些隐私敏感的疾病、职业等。 ICTCLAS 2016[15]可以自动的对消息中的名词进行标注,然后利用CN-Dbpedia[16](提供开放API)的资源,把标注的名词的概念跟 CN-Dbpedia中的资源进行关联,借助SPARQL查询语言[17]和语义Web[18]来实现标注名词的语义分析。
2.3 解决培训师资匮乏问题
慕课有效弥补了传统集中面授培训的缺陷,顺应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创新了农民培训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支持,可以及时了解农民培训模式的趋势发展,为创新智慧化、可持续化农民培训模式奠定基础。
2.4 创新农民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需要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人数众多,若是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形式,能够提供培训的农业专家和农业院校的教师数量很难满足这一庞大的需求。将制作好的慕课放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化,让成千上万的学员同时学习,而不需要培训教师在现场。制作好的慕课课程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内容,这有效解决了农民培训师资匮乏的难题。
3 慕课在农民培训中的路径探究
3.1 大力支持慕课学习
为了满足不同生产领域、不同学习需求的农民群体,丰富涉农课程资源尤为重要。目前,慕课平台上的学习资源以理工、金融、医学、语言等类型为主,农业类相关资源库仍需扩充。1)涉农类专业人员以及农业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收集到的典型学习案例制作成微视频公布于慕课平台上,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使农民能够了解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农民可以通过观看理实一体化的视频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从而不断强化农民内在的学习动机[4]。2)各涉农相关院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农业类微课比赛,征集优秀课程资源,在微课视频基础上开发制作实用性高、技术性强、服务范围广的慕课视频。
据村民反映,当地政府最近又打算重启旅游开发,并且强制要求沿途村民将“有碍观瞻”的老旧房屋拆除。村民对此颇有意见,石城原是江西的烟草大县,家家户户都生产烤烟,道路沿途不少房屋正是村民们的烤烟房,大家不免担心起来,拆除烤烟房后收入能有保障吗?村民们普遍表示,真希望上面的领导不要想到一出是一出,多考虑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少点折腾。
与此同时,政府与各级农办等涉农部门做好衔接,创新发展机制,强化综合服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并建立多元经费的来源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援,与相关企事业或单位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完善慕课平台的建设。另外,政府应注重和各级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加大区域内各部门各社区教育的联系和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态势[3]。
3.2 广泛参与慕课资源的建设
农民培训费用一般由政府等相关部门承担,具有社会公益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课程资源的管理、慕课学习的奖励、慕课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慕课平台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对慕课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农民自主学习,对一些通过网络视频学习提升自己的农民提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对于学习典型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从而对其他农民起到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3.3 完善农民培训的课程体系
慕课的每个学习视频不应该是相互割裂的,它是整个培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慕课平台上的视频资源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如果只靠农民单独学习难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因此,培训单位应注意把握慕课学习视频的完整性、逻辑性与连贯性,形成培训课程指南,确保整个教学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此外,培训教师应在了解培训学员学习需求、挑选整合慕课视频资源、布置学习时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培训农民能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中,电商活动的主要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个时候,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零售业的市场适应性,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经营策略塑造稳定品牌价值,加强连锁零售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控制,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并在潜移默化的竞争中,不断与时俱进,促进连锁零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学分学位制度和评价反馈机制,可以使学员通过慕课视频的学习,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课程考核获得结业证书。政府应倡导社会各界认可并看中慕课的结业证书,并使其不仅成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的在课程等方面的考量依据,使农民有更多晋升的机会,还应使其成为农民选择就业时的有利竞争优势之一,成为农民能力提升的一种表征[5]。与此同时,为了有效促成培训成果落地,培训单位可以在每期培训结束后,通过培训班微信群、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为学员提供咨询答疑、信息交流及现场技术指导等后续延伸服务。
4 面临的挑战
虽然慕课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但慕课平台上关于农民培训的课程较少,在慕课平台的未来的课程建设中,仍需相关培训部门和涉农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农业类课程视频的录制。此外,很多农民培训的学员仍习惯于传统面授式的培训模式,而对于这种在线学习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抗拒和抵触心理,如何在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当中推广慕课教学模式,让学员能够普遍接受并积极学习,也是现阶段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据了解,为加快“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我国河湖生态水利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构建行业全新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在水生态保护行业内处于领军地位、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几家核心企业成立了“中国水生态技术联盟”。该联盟成立以来,已经在北京、山东、江西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推广和技术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人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4.
[2] 许格妮.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学慕课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196-197.
[3] 樊明涛,刘变芳,杨保伟,等.目前我国高校慕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27-228.
[4] 黄从玲,赵勃.慕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科学,2017(4):59-62.
[5] 王香蒙,刘巳丹,郭红,等.慕课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运用探究[J].经贸实践,2017(2):250-251.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5.078
收稿日期: 2019-01-15
基金项目: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MOOC视域下农民培训发展模式的探究”(16YB13)。
作者简介: 王林榕(1991—),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初级会计师,从事职业教育培训。E-mail: 826460546@qq.com。
(责任编辑:刘昀)
标签:慕课论文; 农民培训论文; 路径论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