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_俞金芳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_俞金芳

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普外科 山东德州 253000

【摘 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和探讨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观察记录82例PICC置管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进行分析总结与处理。结果:82例病患中有2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拔管的患者有6例,其余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相应地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置管;并发症;原因;处理方法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实施PICC置管术82例,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肠癌、恶性淋巴癌等病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21-81岁,平均49.3岁。对本院的上述患者采用观察记录法,对PICC置管患者每班护士做好记录。

2.结果

因置管产生的并发症分别有:静脉炎8例(9.8%),送管困难7例(8.5%),导管阻塞6例(7.3%),穿刺失败5例(6.1%),导管脱出5例(6.1%)。

3.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

3.1 静脉炎

静脉炎患者多发生在置管后一周之内。如果出现静脉炎症状,应进行快速处理,抬高患者肢部,每日进行3-4次热敷,效果如果不显著则应拔管。导致这种并发症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置管部位由于初期活动较为频繁,造成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从而使静脉的内膜受到损伤;输液速度过快或穿刺次数过多也会对静脉瓣造成损伤等。

3.2送管困难

造成送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患者的自身因素,如患者的血管太过狭窄;患者精神紧张,进而使血管出现痉挛现象;还有患者的体位不正确,使静脉瓣受阻,这些因素都会造成送管困难;另外,送管困难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患者的血管被穿刺多次造成静脉现状不佳,也会造成送管困难。

3.3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的情况与血液返流、药物积淀有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管内脂类物质与药物出现沉积;患者的血液在高凝状态下进行;导管出现扭曲或打折变形;在采血或输血后没有及时冲洗干净,导致血管堵塞。

3.4 穿刺失败

首先,医务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高低是造成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不良的操作环境和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要排除外界干扰,稳定情绪,克服心理紧张和慌乱的弊端,就会减少穿刺失败的概率。以下原因应着重进行改进:重点是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因护士的穿刺技术存在瑕疵而造成穿刺失败的概率较大;除技术原因外,护士操作的工作环境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方面;最后是患者本身的原因即患者的血管缺乏弹性,使护理人员操作起来造成困难进而导致穿刺失败。

3.5 导管脱出

造成导管脱出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患者活动太过频繁;导管本身尚未固定好;医护人员在更换贴膜时存有瑕疵等等。导管固定不当方面,做为护理人员应增强责任心,不断加强观察与巡视,检查贴膜是否牢固,预防由于贴膜不牢或血液外渗造成导管脱出;关于患者过度频繁活动,应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阐述导管置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谨遵医嘱,防止人为因素造成导管脱出。

4.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区别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静脉炎患者的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静脉炎后,应暂停使用PICC管,并抬高患者肢体避免其乱动,如果效果不明显则应立即拔管。如果患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则应无条件拔管、溶栓治疗。非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处理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酒精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静脉炎患者可采用物理疗法、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等处理方法。物理疗法是采用局部湿敷法,即用95%酒精和50%的硫酸镁进行交替湿敷,一天三次;中医疗法是指用200克芒硝和10克冰片拌匀入袋,沿穿刺点上方顺PICC导管走向放置局部外敷,每日进行换药1次,如果患处在5cm以上,须在换药前用生理盐水棉球局部清洁皮肤。除此之外,还可用四黄膏涂抹或用四黄水蜜外敷、丹参注射液湿敷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中医疗法5天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则应考虑拔管。西医疗法则是对红肿热痛患者用喜疗妥加百对邦交替涂抹。

4.2 送管困难患者的处理方法

送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是:要选准与静脉相符的导管型号,型号不符严禁使用。如果在送管过程中出现受阻现象则应先退出导管1-2cm再行推入。为了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可以与患者进行交谈与沟通,借此缓解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尽可能地放松;第三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以便利于穿刺,避免因患者体位不当造成失误。

4.3 穿刺失败患者的处理方法

穿刺失败除了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也会使患者的身体增加痛苦,因此应着力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首先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在置管前要把置管的目的、作用和注意事项逐一交待清楚,把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估计,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患者和家属,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可能放松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穿刺;作为医护人员在提高穿刺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还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严格按操作规程去执行,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给患者以安全感。

4.4 导管堵塞患者的处理方法

面对导管堵塞患者应先找出堵管原因,切忌不要暴力冲管,否则容易使导管破裂或栓塞。首先是外源性因素,如果是患者前臂屈曲、PICC敷贴松脱等因素造成的堵塞,则解除扭曲打折后就能解除阻塞;如果是内源性因素,可进行静脉回抽、尿激酶通管法。如果是输液不畅,则末端孔及时顶到血管壁的位置;如果在穿刺前发生导管堵塞,则必须造成导管清理干净再行穿刺;如果患者已发生导管堵塞现象,则应立即拔出导管,并用加压包扎穿刺点。

4.5 导管脱出患者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导管脱出就马上停止使用,避免出现意外。对于导管脱出患者,首先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解释,让患者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应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严格遵从医生的医嘱,不能过量或过于频繁的活动,避免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导管脱出;做为医护人员在进行更换敷料时应谨慎,避免因不正确的操作造成导管脱出。如果出现导管外脱,则应及时记录外脱长度,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是否还处于上腔静脉中,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拔管。

5.结语

PICC置管技术因其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既能较好地保护患者的血管,也有效地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苦楚,因此相应地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但是在PICC置管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技术不稳定,操作不当,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并发症,这给患者和医疗部门带来相应的麻烦与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为了从根本上减少PICC置管造成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强化PICC置管技术的学习,加强培训与操作流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学习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穿刺成功率,让PICC置管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凤英,PICC后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2]宋葵,戴雪松,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08期。

[3]陈冬莲,叶新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9期。

[4]孙洁,赵巧玲,PICC置管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王静茹,李拉秀,PICC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9期。

论文作者:俞金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_俞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