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划论文,世纪论文,高中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全教会精神,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而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由于课程设置统一、结构类别单一、内容要求划一,“千校一面,万人一书”,形成了“千军万马独木桥”的统一升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验,重升学轻生活,重学科轻学生,重过去轻发展,学校成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高考训练基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解决现行课程(指目前全国施行的高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明确普通高中高层次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完成双重任务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由我省和江西、天津进行试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原国家教委教基司〔1996〕13号,以下简称新计划)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通过两年的试教,我们认为,与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历次中学或高中教学计划相比,新计划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基本框架和要求是符合全教会关于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当前高中教育的任务、性质以及教学实际的。其中一些大胆的尝试,在充分考虑实际的基础上反映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但由于新计划形成于较早时期,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憾或说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计划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结合试验,提出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在讨论新计划利弊得失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实际,提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计划的框架和意见。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的贡献
新计划的贡献可以从其特点和试验的效果来看。新计划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其主要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明确独立目标,确立两段设计;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构建两类课程,坚持四个结合;既重共同基础,又打分流基础。实行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适应多种模式,办出学校特色。具体来说,与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中学或高中教学计划相比,新计划的重要变化及其特点是:
一是明确独立目标,确立两段设计;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普通高中由作为初中教育的延伸改为确定了普通高中独立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由原来的中、小学两段设计改为九年义务教育一段,高中教育一段。新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独立的培养目标,把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具体化,指出了高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体现了面向21世纪我国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对于实施新课程方案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作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具体说就是通过“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即通过有侧重的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根据“两个侧重、双重任务”的指导思想,新计划实行“一二分段,高二分流”的办法,自高二起,分为升学预备教育(文、理科)和就业预备教育(实用技术科)三科,分别采用不同的课程计划。
二是构建两类课程,坚持四个结合;既重共同基础,又打分流基础。新计划的又一个特点是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课程改为“学科加活动,必修加选修”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是坚持了四个方面的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相结合,活动类课程也注意指定课程(校班会、体育锻炼等)与自选课程(科技、艺体、学术等)相结合;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与技术课程相结合。四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层次性、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既注意了共同基础的要求,又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分流问题,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新计划对课程类型、科目设置和修习方式、课时总量等进行了通盘安排。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又可以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修习方式上采用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即以必修课为基础,使全体学生具备高中程度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又以限选课和任选课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条件,有利于因材施教,既能打好共同基础,又能打好分流基础。与此相应,在学科类课程必修加限选基本持平的情况下(1990年的“调整意见”为2862课时,新计划为2880课时),必修课时减少,限定选修课加强(“调整意见”最多为384课时,占13.42%,新计划为390—599课时,占12.2%—18.74%),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爱好、 志向和毕业后的去向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此外,新计划与现行的课程计划比较,还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思想政治课原先每周上课6天时,三年必修课共184课时;现在每周5天上课,必修课安排192课时;还安排了每学年不少于17课时的时事政策教育。此外还有社会实践和校班会等。第二,设置了2个周课时的艺术课程;第三, 劳动技术必修学科,与调整意见的可分散或集中安排不同,实行分散安排122 课时,集中安排2周,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利用分散安排的时间学习比较系统的技术或技能,又可用集中安排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进行实践实习。
根据新计划要求,各科新大纲和教材重视多样性、层次性和灵活性。一是着眼于进一步打好共同基础;二是区分层次,增加弹性,重视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分流打好不同的基础;三是各学科都注意渗透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因素,理化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大大加强;四是注意学科自身的纵向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高中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吐故纳新,删繁就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加强了实用性,重视了衔接性。根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人教社编写了分层次的教材体系。新教材坚持“两全”,重视“双基”,融入了现代科学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生动活泼,富有可读性、启发性、趣味性,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三是设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以适应多种模式需要,办出学校特色。新计划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行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模式的需要。新计划兼顾高中的双重任务的统一要求和不同办学模式学校的具体需要,为各种办学模式提供了可以选择的不同课程安排:既有统一的要求,规定了普通高中课程的门类、开设方式和各学科的总授课时数等;又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具有更强的普遍适应性,有利于促进办学模式改革。过去的教学计划都是由国家颁发,省里转发,学校照办。这样很难从实际出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情况。新计划规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实行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充分发挥了办学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为高中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改变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状况。
通过两年的试教,我们深深认识到,面对世纪之交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们的试验是关系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举措。
从接受任务着手准备开始,三年来,按照“认真试验,完整执行,真实反映”的要求,我们坚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意“教”“研”结合、典型示范和面上指导相结合,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三方面提供保证,抓住规划、实施、规范和评估四个环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指导,层层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水平,狠抓科研工作、坚持以研促改,完善教研网络、促进“教”“研”结合,实施“三优”工程、提高教学效益,制定评价方案、加强课程管理等工作,使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从单一的教科书意识向完整的课程意识转变,人才观从“升学=成才”向多层次多规格需求转变,基础观从“基础=必修课”向“全面+发展+特长”转变,质量观从“升学率=质量”向全面发展转变,育人方式观由封闭的“课本+四堵墙”向开放的、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新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逐步得到落实。二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了自主权和灵活性,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课程改革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方面,任意选修课、活动课基本落实,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为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开始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强制性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动手操作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环境课程(隐性课程)的建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三是校长和教师通过连续三年的计划、大纲、教材的全员培训学习,结合试验全力推进教研科研工作,通过实施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的“三优工程”和教改实验,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特别是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大增强,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并初步取得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四是不少学校根据试验要求增加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课程改革“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建立以高中课程改革为龙头的山西省教学同步网,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大家认为,新计划遵循“三个面向”,贯彻“两全”方针,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社会的需要、学科的体系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充分发挥课程体系整体教育功能,体现了素质教育课程化的要求。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的缺憾
如前所述,由于新计划形成于较早时期,存在一些缺憾或说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变化,新计划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诸如:
——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不够突出,缺少培养实践能力、信息能力、技术设计能力等要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数外等工具课程要求不一致;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面临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未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似可有可无;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缺少课程支持,难以落实;综合性课程没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课程的时代性体现仍然不足。
——课程及其管理的规定过于统一,留给地方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学校课程(包括活动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课时较少,如任意选修课程高一每周只有2课时,弹性不足,要求也不明确; 活动课程除了规定的校班会和体育锻炼之外,每周只有1个课时,育人功能太弱; 周课时累计和周活动总量一致要求,不符合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师资状况学校的实际;高二分流有些偏早,不利于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正确确定发展方向。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缺乏保障体系,由于缺少统一的具体的要求,难免造成随意性或形式化;会考和高考制度的配套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建议与构想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将在修改新计划的基础上,提出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和建议。具体意见如下:
(一)培养目标应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同时要重视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科学民主和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业意识、环境意识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心理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
(二)普通高中的性质是分流式基础教育,应继续坚持“两个侧重”,完成“双重任务”。有意见认为高中分科会造成“偏科”,不符合高校“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的需要,提出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分科不等于偏科”,不分科不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笔者认为应当坚持文理分科。不过新计划所规定的就业预备教育,升学预备教育及其文理分科的时间过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二分段”还是“二一分段”有一些争论。我们的意见是可在高二第二学期先进行文理分科,到高三再分为侧重文、理科和就业预备教育三类,或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科”;计划也可避免对分科作出硬性规定,由学校自主确定是否分科或何时分科。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 门核心课程不再区别要求,在课时安排上,从高一到高三一律为每周4课时。 信息科学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列为必修课。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学科由于课时减少较多,而内容压缩相对较少,不少教师感到课时不足,不易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削枝强干,进行“减肥”,调适大纲和教材。
(四)关于综合课程。根据要适应社会问题综合化、学生认识综合化和知识体系综合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应逐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探索性,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先在高三第二学期结合学校课程的开设试行设置综合课程,条件成熟时再行扩展,从而逐步解决科目、课程设置过多,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的课程问题。
(五)增加课程体系及管理体制的弹性。如实行周活动总量弹性制,周活动总量及学科课时不作一致要求,允许师资、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在评估的基础上按类别增加2—6个课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六)关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于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建议有三点:一是要增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活动总量,给学校和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鼓励课程设置多样化。二是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三是要建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保障体系,推行学分制等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学校课程建设要认真落实全教会精神,以任意选修课、活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以及环境课程为载体,强调开设研究型课程、综合实践和技术设计课程。在教学中要注意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同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型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下分别具体阐述有关学校课程的建议。
1.关于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以做课题、做调查、搞实验、搞设计、写论文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主要以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也可以必修课、限选课和技术课)为载体,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最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本质而言,其目的在于将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真正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等。通过研究课程,一要解决课程的时代性问题,如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能源、环境等综合性很强的内容要引入课程;二要解决课程的多重教育价值问题,既要保证双基传统的优势,又要关注学生兴趣和社会发展需求,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要解决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不仅要有接收式的学习,同时要有探索研究式的学习,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从而体现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类型的互补性,学习经验的完整性。
2.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强调以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有一定区别,但更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结合进行,相辅相成。
3.关于劳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要在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联系与配合的基础上强调技术课程,国家要组织编写“现代技术入门”等教材,以规范基本要求,内容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等,使学生在了解现代技术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掌握现代社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所必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重点是技术设计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
4.关于环境课程。要明确规定环境课程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校在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风纪的建设,为学生的行为养成、品质内化、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关于闲暇教育。闲暇时间的增加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学校教育有责任帮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掌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生活,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应允许或鼓励学校利用闲暇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学校课程,突破“四堵墙”和45分钟的时空局限,从而加大学校课程的弹性,以充分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
(七)评价与管理。考试评价及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和课程计划“接轨”。高考改革应与课程设置配套。高考改革实行“3+X”,目前在试点省已开始或准备实行“3+大综合”再加1或2门学科, 大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这样,在高三至少要9门功课全开。其中由于高校的需求不一致, 高中的教学管理包括课程表、师资等都似乎很不好安排。如大多数高校选物理(包括农医专业)的多,而选地理和生物的学校非常少,造成高中物理教师和教室不够用,而地理和生物的考生非常少,教师像带研究生。这些问题应当认真考虑。另外,“3+大综合”后,会考是否保留值得研究, 因此会考制度可由各省根据情况自定。对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管理,前面已谈到,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保障体系,须统一要求推行学分制。
根据上述意见,我们设计了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安排示例表(表见下页),以期抛砖引玉。现将有关问题作下列简要说明。
1.表中“文”指文科,“理”指理科,“实”为侧重就业预备教育的实用技术科。
2.周活动总量的增加主要是增加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学科学业负担。
3.周课时累计指每个学科按学年计周课时之和。
4.授课总时数按高一、高二每学年35周计算,高三按26周计算,其中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高三第一学期按18周计算, 第二学期的课时按8周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计算。
5.其余未加说明者与新计划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