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_田莉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_田莉红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治的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均以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6例血透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操作以及护理实施均符合要求,未发生堵塞、感染以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对延长行高危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的使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医治肾衰竭病人的关键措施,而行血液透析必须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1]。血管通路的优劣决定血透的实施效果,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血管通路。对于前臂动静脉内瘘不能用于建立血管通路的病人,通过实施高位动静脉内瘘,不仅能够使血管通路建立良好,还能促进血透的进展顺利。为进一步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医治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36例血透病人为观察对象,就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与护理对策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治的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34-69岁,平均年龄(51.8±2.6)岁;透析时间2-6年,平均透析(3.62±1.13)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23例、急性肾衰竭者3例。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3.8-4.4小时,血流量220-250ml/min。 所选患者都于上臂肘部实施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内瘘应用良好36例。

1.2 方法

1.2.1选择穿刺血管以及内瘘时间

穿刺宜使用直且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并且在穿刺过程中必须与关节及静脉瓣错开[2]。临床实施血管穿刺最好先将近心端血管穿刺好,然后才对血管远心端进行穿刺。初次使用建议另外选择一处穿刺用作动脉血管,静脉回路采用普通静脉即可。由于高位内瘘成熟期较前臂内瘘的时间长一些,通常在40d-60d之间。因此,高位内瘘不适合太早实施,否则易使内瘘遭受伤害,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血肿现象。从而对内瘘日后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不仅会影响内瘘成熟,还可导致高位内瘘使用时间显著缩短。

1.2.2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动脉穿刺点与内瘘吻合口之间的相距长度应当超过5cm为宜,以避免对吻合口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动脉针尖应当是朝着吻合口的方向,而静脉针尖则应是朝着近心端方向。此2者穿刺位置相距长度应当超过8cm为宜,并不可与动脉穿刺处在同一根血管,从而有效降低再循环情况。血透穿刺常用方法包括区域式穿刺、纽扣眼式穿刺以及绳梯式穿刺。针对区域式穿刺,其是指在同一个小区域内多次重复穿刺操作,但穿刺点不一。此法可使穿刺局部形成小范围血管扩张,然后再逐步扩大穿刺范围。区域式穿刺应用于内瘘血管不显著的患者极为有效。针对纽扣眼式穿刺,指的是每次穿刺所选择的穿刺角度以及穿刺部位均相同。此法虽然会形成一个类似于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导致血管发生扩张。因此将其应用于血管较粗、内瘘较好,并且血管较直的患者最为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绳梯式穿刺,是指穿刺点在血管上的分布较为均匀,每执行一次穿刺均会使血管弹力纤维受到一定的伤害。从而使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致使血管均匀出现轻微扩张。此法在血管相对较细的患者上应用非常适宜。

1.2.3穿刺技巧

由于患者上臂的肌肉较为松弛,并且血管下不易发现有效支撑点。这给穿刺操作的顺利实施带来困难,若穿刺不当易导致出血以及出现皮下血肿等状况。因此,临床实施穿刺操作时,须有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为宜。为使穿刺操作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在穿刺执行过程中,应将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引向其他事情,以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施行穿刺操作前,触摸患者血管震颤搏动,以准确定位穿刺部位,并确保在无菌条件实施穿刺操作。常规会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是由内向外至少消毒2遍,消毒区域的直径大于10cm为宜。操作人员需用碘伏对其中指以及左手食指消毒2次后,把已经过消毒的两手指并行放置于患者穿刺位置前的1.5-2.0cm血管震颤搏动处上方。然后稍稍用力将其向下压,待感觉到血管走向的深浅后,将右手所持的穿刺针斜面朝上,并使针头与皮肤之间的夹角控制在40°-45之间为宜。向左手所感知到的血管方向执行针刺操作,在针刺入皮肤的同时,嘱咐助手回抽注射器针栓。若出现回血情况,表明穿刺针进入血管。此时可将针头放平,并向前刺入穿刺针的2/3,确保能够一次穿刺到位。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在内瘘建立后的第5周开始使用,血透过程中血流量比较充足。患者的动静脉压均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并且穿刺处未出现渗血情况,整个透析过程进展顺利。本次所选患者血透时均未出现皮下血肿以及瘘管堵塞等不良状况。

3.讨论

高位动静脉内瘘一般是在动静脉吻合术实施结束后发生,其属于动静脉吻合术后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疾病。高位动静脉内瘘在前臂动静脉不能成功建立内瘘的病人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其能够维持血管通路的建立,并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展的必备条件。故有必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采取积极护理措施。

对血透患者的临床护理需重视心理支持,做好其思想工作。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打消患者担忧、恐惧的心理。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逐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穿刺操作顺利进行。在透析期间,如果发现患者出现皮下渗血、血肿等情况,需指导患者使用进行冰敷处理,有助于止血。嘱咐患者禁忌行热敷操作,否则会使淤血程度加深。对于需行2次血透的患者,在未开展血透操作前,嘱咐患者多活动肢体。指导患者进行活动,在建瘘侧上肢上臂通过借助另一只手的施压,而交替执行握拳和放松动作,以促进内瘘血管的扩张。为提高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医治依从性,在护理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血透的意义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二是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应对观,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主动意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通过讲座、书面文字等方式进行,向患者传授保护自体内瘘的技能以及避免发生感染的方法等。临床上还须重视对瘘管的护理,尽可能降低瘘管发生闭塞的概率。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压迫止血,并注重对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

本次研究,36例血透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操作以及护理实施均符合要求,未发生堵塞、感染以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对延长行高危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的使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参考文献:

[1]康艳.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3):212-213.

[2]邹雪梅,杨玉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6):83-84.

论文作者:田莉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护理论文_田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