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为搞活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为论文,国有企业论文,创造一个论文,外部环境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很重视搞活国有企业的问题,并采取
了一系列的措施,尽管已收到一些效果,但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还在加重。
这是值得很好研究的。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矛盾
1.社会包袱沉重。
首先是企业冗员多。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建立的。
它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本来就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毛病。经
济体制改革后,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
压力很大,国家通过应届毕业生分配、复转军人安置、包职工子女就业
等办法,不断给国有企业增加人员。 目前, 国有企业冗员高达1/3 到
1/2。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4498万人,冗员人数在1499万人与2249 万人
之间。大量的冗员继续留在企业里,企业的效益上不去,把他们推向社
会,国家受不了,安定团结不能保证。其次,离退休职工的负担不断增
加。1990年,我国共有离退休职工2200万人,离退休费用开支373 亿元
,到1994年,离退休和退职人员迅速上升到2800 万人, 相应费用开支
660亿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将迅速增加。 除南
方少数新兴城市外,全国的大中城市平均2.4 个在职职工养活一个离退
休人员。老企业、老工业基地,这个比重就更大。目前,我国的离退休
职工集中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老企业。再次是企业办社会。我国的
国有企业,从食堂到澡堂、商店、医院、招待所、疗养院;从幼儿园、
托儿所到小学、中学、大学,应有尽有。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包职工的生、老、病、死,而且包子女就业,
泽及子孙后代。1994年对3.4 万个地方国有企业调查, 共办各类学校
16783个、医疗卫生机构3619个,年支付教育经费15亿元, 支付医疗卫
生经费20亿元,支付离退休统筹费170亿元,购建职工住房支付50 亿元
,相当于这些企业利润总额的1.1倍。不断加重的社会包袱, 压得国有
企业喘不过气来。
2.税负重。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工业,大头是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初期,国
有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占80%以上,它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也
在80%以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在我国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有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到
1993年,国有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下降到43.1%,但它对
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仍在60%以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
源的地位没有变。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1980年到1993年,国有企业
实现利税86%上交了国家财政。余下14%除用于职工福利后,所剩无几
。去年北京市十个局留利2.57亿元,仅职工医疗费报销就要2.7亿元,
留利还满足不了医疗费报销需要。这样企业就无力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了。去年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为改善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减轻国有企业
税负创造了条件。但要消除国有企业长期税负过重带来的后遗症,不是
短期能办到的。
3.负债率高。
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社会负担大,税负重,自我积累能力很弱。
再加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从1983年开始,国家停止了资本金注入。国
有企业的扩建、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增补,全都由银行贷款。因此,负
债率迅速提高。1993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额为34950亿元, 负债率为
74.3%,负债总额为25967.9亿元。扣除负债,国家实有资产仅8982.2
亿元。再考虑国有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流失每年约1500亿元。这样国有资
产的形势是很严峻的。企业负债经营,在市场经济国家是很普遍的,但
是有条件的:一是负债率不般不应超过50%;二是经营效益要好。负债
率过高,经营效果不好,企业就会陷入债务危机。1993年我国国有企业
的资金利润率已降到3%以下,而银行贷款利率在10%以上, 这样国有
企业的负债率就只能不断增加。特别是1983年以后建立的国有企业,国
家没有注入资本金,全靠向银行借款,其中不少从投产就背上了还不清
的债务包袱。北京化学纤维厂,原借银行贷款2亿多元, 到现在还了1
.5亿元,还欠3亿多元。1983年以后,我国兴建了1万多个国有企业,类
似北京化学纤维厂的情况是很多的。针对国有企业负债率高,有同志主
张用一次性地冲销银行贷款的办法,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国有企业负
债率74.3%,总负债25967.9亿元,要使之降到50%的合理水平, 需要
冲销8492.9亿元。到1994年底,银行自有资金只有2207亿元,财政历年
向银行借款1582亿元,再加上逾期滞呆贷款,如果没有国家用发票子的
办法给予支持,本身的营运都很艰难,再要求它大量冲销国有企业负债
,根本不可能。
4.技术进步缓慢。
由于“重外延,轻内涵”的建设路子没有大的改变,近几年来,技
术改造在国有单位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1989年到1994 年分别为35
.5%、31%、28.4%、28.2%、27.7%、25%。据有关部门对1700家国
有企业调查,设备老化率为35%。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仅占15%。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较全面改造的仅占20%。我国
4000万棉纺绽中,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落后设备占25%。我国机电工业
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老化很严重。据对2700种机电产品调查,约有
60%属于必须淘汰的产品。因而很难和国外产品竞争,国有机床的国内
市场占有率:1991年为61%,1992年为60%,1993年为44%,1994年已
降至37%,机床生产萎缩,众多厂商陷入困境。随着国际大财团、大公
司来我国投资设厂,很快垄断了我国的高科技市场。国外产品的市场占
有率:传真机和摄象机分别为98%和99%,移动电话机为80%,大中小
型计算机为75%,录相机为60%,电子元件为70%,轿车为70%,机床
63%。因此,减少盲目建设,加快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更新
刻不容缓。
二、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随着国有企业面临困难的增加,各方面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多。当
前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国有企业的问题,必须把它摆在国民经济全局中进行分析
研究。国有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原因,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微
观看,转机建制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经济效益
不好;从宏观看,主要是旧的发展模式没有大的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
矛盾。下面着重从宏观方面分析:
1.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国民经济中各种深层矛盾的集中体现
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开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国家的经济关系没有理顺,经济发展
模式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近10多年来,我国经济走了一条“高投入、低
产出,高速度、低效益”的路子。其实质是用不断增加投入的办法,来
保经济的高增长。1984年到1994年,我国的投资率年平均为30.6 %,
1993年高达39.7%,1994年稍有回落仍为36.4%。投资规模膨胀刺激工
资、资金津贴、补贴高增长。投资和职工收入高增长,国民收入超分配
,一再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引起价格信号失真,再加上条块割据,
经济结构扭曲。结构扭曲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基础
工业滞后,“瓶颈”制约;二是加工工业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产品
大量滞销积压。结构扭曲包括产业结构、部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
品结构等。多层面的结构扭曲,导致社会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度下降。国
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已由过去的31.5%下降到“六五”的
23.7%、“七五”的18.2%,1992年已降到9.7%; 资金利润率由过去
的22.7%下降到“六五”的14.4%、“七五”的8.4%,1992 年已降到
2.7%。国民经济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扭曲,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 对
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是共同的。但由于国有企业社会包袱大、税负重、
负债率高,因而反映就更加突出。因此,搞活国有企业,首先要缓解国
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矛盾。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
,要搞活国有企业都难以办到。
2.国有企业失血过多,国家补偿无力。
改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已如前述,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
承担了财政收入的大头,承担了工业职工人数的70%以上,承担了大量
离退休人员和其他应由社会办的事业。国有企业用“输血”、赔老本的
办法支持国家财政,支持改革开放事业。可以说,没有国有企业的鼎力
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经济政治局势的稳定,也不可能有非国有制经济
的大发展。国有企业长期“忍辱负重”,失血过多,当前单靠自身的努
力不要说重振雄风,就是维持局面也很困难,急需国家进行必要的补偿
。但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爱莫能助。199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00
亿元,国家财政收入5181.8亿元,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
上年16.2%下降到11.8%,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1994年国家财政收
入比上年增长19.2%,扣除物价上涨21.7%,实际是负增长。国家财政
收入极有限,而要求增加支出的压力很大,入不敷出,靠增加财政赤字
、向银行借款、扩大国债发行来维持。1994年发行国债1020亿元,今年
将增至1500亿元以上。18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经过一段时间调查,提
出“增资、改造、分流、破产”八字方针。其中“增资”是首要条件。
不“增资”,“改造、分流、破产”都难以进行。“增资”钱少了不起
作用,大量“增资”钱从哪里来?国家财政没有钱,继续向银行贷款,
国有企业本来负债率就很高,再向银行贷款势必陷入“旧债未了,新债
又起”的局面,还是难以走出困境。
3.过高的经济增长,高位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都
绷得很紧,进一步增加了搞活国有企业的困难。
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从1992年开始已持续了四年,其增长速度分
别为13.4%、13.4%、11.8%,今年预计为11.5%。和经济高速增长伴行
的是高位通货膨胀。1993年社会零售商品物价上涨13%,1994年高达21
.7%,今年计划控制到15%以内难度很大。经济持续过高速度增长,国
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矛盾进一步积累,经济结构扭曲,企业亏损面大,
亏损额增加,三角债有增无减,资金极其紧张;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各
方面反映很强烈,不安定因素增加,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根据各方面
的情况分析,从1992年开始的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接近尾声。当前经
济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维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等矛盾激化后
自动下滑,谷底会很深,震动很大;二是坚决将经济增长降到10%以下
,并在年增长7—8%这个水平上稳定一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缓和国
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矛盾。上述两种可能,不论出现哪种可能,在今后
三几年内国家的经济环境都不可能是宽松的。这对搞活国有企业是很不
三、对策建议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面临
的困难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是由很多复杂的原因引起的,搞活国有企
业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国家要为搞活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坚持总量平衡,保持币值稳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把坚持总量平衡、保持币
值稳定,作为加强宏观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经
验的总结。经济发展大上大下,从短时间来看轰轰烈烈,从长远来看效
果并不好。国家经济发展:第一是稳定:第二是协调。没有稳定和协调
,既不可能有持续发展,更不可能有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过
快增长的原因很多,但急于求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是一个社
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加快发展,赶超经济发达国家是全国人民
的共同心愿。但领导人头脑要十分清醒,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群众中有
急于求成的思想并不可怕,领导人头脑不清醒后果就会十分严重。总结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摆在
稳定、协调上,以此为基础,谋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样才能从
根本上缓和国民经济的紧张状况,才能创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全神
贯注地去搞活国有企业。
2.在坚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用一个五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进
行结构调整的攻坚战。
结构调整包括“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存量”调整是基础
,“增量”调整起催化作用。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存量”的流动性很
差,“增量”使用不当,结构问题日趋严重。“存量”调整要求建立和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很快办到,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当前应从
加大“增量”调整力度入手。我国的储蓄率和积累率都很高,再加上外
资涌入,年投资规模很大,加强“增量”调整的潜力很大。“增量”调
整要求在控制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
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
质。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国家才能对“失血”过多的国有企
业进行必要的补偿。“注资”的问题解决了,“改造、分流、破产”才
能顺利进行。
3.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强
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市场调节的核心是竞争,
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新陈代谢,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职工
能进不能退,企业能生不能死,这样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不可能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竞争,实行优
胜劣汰,把国家的经济调控转移到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上来。在这个前提
下,国家适度集中财力、物力,加强重点建设。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
配置国家的生产力。只要国家的生产力配置基本是合理的,企业的生产
多一些,或者少一些是正常的,无碍大局。离开了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
,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要么是根本管不了,打乱仗;要么恢复
计划经济的传统作法。宏观调控的问题不解决,即使国家下很大的力量
缓和国有企业的某些矛盾,但它又会迅速重生同样的矛盾,国有企业的
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4.以国有企业为主,集中精力,在全国培养几百个大的企业集
为此要求选择一批龙头企业,重点进行培养:第一,龙头企业应当
是机制活、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企业;第二,选择龙头要根
据国家的产业,使行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很好结合起来,它既要满足行业
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第三,实行重点倾斜,保证它
们必须资金需要,使之在同类企业和相邻企业中很快形成明显优势。只
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间的兼并、改组、联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在多数亏损、经营前景不好的企业为优质企业兼并、改组的情况下,
少数扭亏无望的企业,才能破产、淘汰。这样坚持数年,在我国以几百
个大企业集团为核心,把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形成纵横交错
的企业网络体系。这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企业才能和国际大财团、大公司相匹敌,才能驰骋国际市场大
搞活国有企业是当前国民经济中的一曲重头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成败。国家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为它创造一个好的
外部环境。*
标签:国企论文; 资产负债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