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治法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_郭秋鹤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 4674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治法和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祛瘀解毒方和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VAS痛经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FSH水平7.7±1.3pg/ml,E2水平112.5±2.3ng/l,LH水平6.3±0.5U/l,VAS评分7.3±0.4分;对照组患者FSH水平15.7±1.6pg/ml,E2水平86.5±1.8ng/l,LH水平8.3±0.7U/l,VAS评分8.5±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在虚、淤和热,论治也以补益、理血、清热为主。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辩证;用药规律

为了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治法和用药规律,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与中国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修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结合诊断标准;②出现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继发性/渐进性疼痛、肝门坠痛、性交痛等;③附件区扪、粘连性囊实性包块、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和以及触痛性结节;④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味囊肿、腹腔镜可见典型病灶、组织病理学提示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内出血以及炎症和纤维化反应[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5.4±12.6岁;病程3个月-10g,平均5.6±4.1a。对照组23例,年龄26-44岁,平均年龄35.7±11.8岁;病程6个月-10a,平均5.5±4.3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2.5mg/次,2周/次,月经周期开始第一d开始用药,第四天服用第二次,一周用药时间固定之后不要再变动,持续3个月。观察组患者接受祛瘀解毒方治疗,红藤15g,玫瑰花8g,金银花10g,连翘8g,丹参15g,赤芍8g,牡丹皮15g,经期结束后开始服用,一袋/次,2次/d,温水送服,每个月治疗20d,持续3个月[2]。

1.3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三项指标水平,另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V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FSH水平7.7±1.3pg/ml,E2水平112.5±2.3ng/l,LH水平6.3±0.5U/l,VAS评分7.3±0.4分;对照组患者FSH水平15.7±1.6pg/ml,E2水平86.5±1.8ng/l,LH水平8.3±0.7U/l,VAS评分8.5±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有血瘀、气滞血瘀、肾虚血瘀、寒凝血瘀和热瘀几种。血瘀者冲任损伤,胞宫藏泻异常,经期、产后生活不节,感六淫之邪,经期经血不循常道而行,部分经血不能排出体外,导致离经之血在盆腔蓄积成瘀,瘀血阻络气血涩滞,瘀血壅内皆为包块,发展为血瘀证[3]。气滞血瘀者一般素有抑郁,经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气机郁滞,经期血海充盈气机不利,发展为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者肾虚无力冲任不固,不能摄精成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较长,导致肾虚血瘀。寒凝血瘀者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阴寒内生外感湿邪,寒性收引凝滞胞脉,不通而痛。热瘀互结者多为内热之体,血瘀化热,或气郁日久五志化火,热瘀互结[4]。

针对中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型,治疗也有行气化瘀、补肾化瘀、清热化瘀、活血消癓、温经化瘀五种治法。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型宜行气化瘀;女子肾为先天,补肾为妇科疾病中医治疗大法,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宜补肾活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清热化瘀法适用于热瘀互结型,患者可能合并明显热证如腹部灼热、低热、大便干结、经行发热等,清热化瘀标本兼治;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因,活血消癓法直接治本,可以有效消除癓瘕,改善瘀血情况;寒凝血瘀型患者宜温经化瘀,温而消,消而去[5]。

本次研究中使用祛瘀解毒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中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玫瑰花行气解瘀和血清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丹参活血化瘀凉血通络,多药配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综合效果比较理想。

结语:

祛瘀解毒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优于孕三烯酮胶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裴芳利,黎玲.曾诚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892-896.

[2]王娜娜.赵瑞华教授从六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述要[J].环球中医药,2016,9(11):1342-1344.

[3]覃肯,王萍,肖小文等.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348-1352.

[4]刘霞,肖新春.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6,33(11):668-671.

[5]李燕.腹腔镜术后用亮丙瑞林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679-2681.

论文作者:郭秋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治法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_郭秋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