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_张义华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_张义华

张义华

(奉节县人民医院小儿外科 重庆 4046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前诊断情况及手术时间2项指标对患儿进行分组研究,观察不同情况对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前诊断为有肠绞窄趋势时行手术治疗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已发生肠绞窄时行手术治疗组患儿,入院至手术时间<48h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48h组患儿,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诊断为有肠绞窄趋势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此外入院后48h内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小儿;手术时机;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68-02

粘连性肠梗阻在小儿肠梗阻中较为常见,约占20%~30%[1],是导致肠梗阻及肠绞窄的重要原因,该病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多数患儿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在争论,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就不同手术时机对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疗效的影响做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其中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36例,年龄18d~9岁,平均年龄(3.7±1.1)岁。临床表现:腹痛45例,腹胀32例,腹肌紧张38例,腹部压痛52例,呕吐16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62例,肠鸣音亢进76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1例。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检查提示患儿不同程度的肠充气、扩张,或可见多个液气平面,钡餐检查发现完全肠梗阻者33例,实验室检查提示低钾血症24例,低钠血症18例,低血红蛋白血症13例。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7例患儿行单纯粘连松解术,13例患儿行肠切除吻合术,3例患儿行单纯肠吻合短路术。

1.3 研究方法

按照患儿术前诊断的关于肠绞窄进程进行分组,其中出现肠绞窄趋势时行手术治疗者51例,出现肠绞窄时行手术治疗者32例,另根据患儿入院至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其中<48h者49例,≥48h者34例。观察不同情况下,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前诊断

如表1所示,术前诊断为有肠绞窄趋势时行手术治疗组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已发生肠绞窄时行手术治疗组患儿的25.0%,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不同术前诊断结果下行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比较[n(%)]

术前诊断 肠粘连 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肠绞窄趋势(51例)2( 3.9) 1(2.0)0(0.0) 5.9﹡

肠绞窄(32例) 4(12.5) 2(6.3)2(6.3) 25.0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入院距手术时间

如表2所示,入院至手术时间<48h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明显低于≥48h组患儿的26.5%,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入院至手术时间对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n(%)]

入院至手术时间 肠粘连 肠绞窄 切口感染 腹腔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48h(49例) 1(2.0) 2(4.1) 1(2.0) 0(0.0) 8.2﹡

≥48h(34例) 3(8.8) 2(5.9) 3(8.8) 1(2.9) 26.5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部手术、外伤、炎症是导致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2],因此需对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患儿的预后。临床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需中转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把握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患儿有肠绞窄趋势时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此外入院后48h内即行手术治疗患儿的预后较好,这与朱峰[3]的报道一致。对于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尤其是有以往发作史者,虽无绞窄等症状也主张在发病后48h内行手术治疗。准确判断肠管的绞窄趋势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应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肠绞窄趋势进行判断,当腹痛呈现持续性、体温超过38℃,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肠鸣音减弱,X线提示气液平面增多、增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时则提示有肠绞窄趋势[4],此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高勇[5]认为当肠绞窄已经发生再进行手术,术后就有肠瘘甚至是短肠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因此并不是最佳的手术时机。

综上所述,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应在入院后48h内行手术治疗,并对肠绞窄趋势进行准确的判断,以便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改善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肖兰福,胡家珍,李俊忠等.小儿粘连性肠梗阻42例诊治体会[J].贵州医药,2007,31(10):895.

[2] 田介兵,赵晓燕,郑飙等.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82-1983.

[3] 朱峰.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85-186.

[4] 梁建波,张国波,李益中.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67-2768.

[5] 高勇,张琳.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78 例不同手术时机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9):1248-1249.

论文作者:张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  ;  ;  ;  ;  ;  ;  ;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_张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