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智 石云峰 桑薇
(齐齐哈尔五官医院 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000)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59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局部及全身控制眼压药物治疗,并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1周时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 59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时,54只眼视力提高,占比91.93%;3只眼视力不变,占比5.08%;术后1周时,51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占比86.44%,8只眼眼压在22mmHg以上,占比13.56%,行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时,52只眼视力不变或提高,占比88.14%,49只眼眼压低于21mmHg,占比83.05%。术后,未有患者出现脉络膜爆发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给予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持续高眼压状态;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是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也与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有关[1]。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一般来说,青光眼是无法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须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为主,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压,减少眼组织损害,保护视功能[2]。临床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上应在控制眼压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即便使用降眼压药物依旧无法控制眼压。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的研究,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59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且均符合手术适应症,并已排除其他类型青光眼手术史者。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6例患者中,有18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45至79岁,平均年龄(62.38±9.47)岁;病程2至13d,平均病程(5.27±1.98)d。所有患者前房角粘连均在2/3周以上,且瞳孔扩大固定,经3-5d两盒降眼压用药后,眼压仍处于28-71mmHg。降眼压同时,所有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药物滴眼;术前2d,为避免高眼压导致的角膜及前房反应,行10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术后1周、1个月时行随访调查。
1.2 方法
术前,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检查及手术准备,接着采取局部、全身多种降眼压药物联合控制眼压。术前1h使患者口服0.5g醋氮酰胺,术前30min静脉滴注250ml20%甘露醇,行球后麻醉,按压眼球以降低眼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牵引缝线固定眼球,基底结膜瓣为上穹窿,最大限度止血后,行基底为角膜缘的1/2厚度、4mm×5mm的板层巩膜瓣,并于其下置0.2mg/ml丝裂霉素C的棉片,3min后冲洗结膜瓣及其下方组织。在透明角膜内做前房穿刺,慢慢注入适量防水以降低眼压,慢慢将切口扩大来放出防水,将小梁组织切除,切膜根,以0/10尼龙线将巩膜瓣两角处间断缝合,将平衡盐溶液注入前房穿刺口,观测巩膜瓣滤过情况,调整节缝线松紧,若维持前房及滤过同在,应密闭巩膜瓣,用10-0无创伤缝线沿角膜缘将球结膜连续缝合[3]。滴注2万U庆大霉素于球结膜下,每眼滴注2.5mg地塞米松。术后,应每日换药,并进行抗生素、散瞳剂及皮质类固醇治疗。术后1周内每日监测眼压、前房等反应情况,并酌情拆除可调整缝线,并按摩眼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1周时视力及眼压情况。
2 结果
59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时,54只眼视力提高,占比91.93%;3只眼视力不变,占比5.08%;术后1周时,51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占比86.44%,8只眼眼压在22mmHg以上,占比13.56%,行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时,52只眼视力不变或提高,占比88.14%,49只眼眼压低于21mmHg,占比83.05%。术后,未有患者出现脉络膜爆发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作为常见致盲性疾病之一,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青光眼的主要特征。一旦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经任何药物治疗未有改善,持续3d以上即为持续性高眼压4]。急性持续性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严重影响是视细胞代谢,并可导致视盘缺血,使视神经纤维损伤加重,最终诱发视神经萎缩[5]。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临床在实施手术时,原则上将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行,但若患者高眼压状态长时间得不到控制,极易延误病情,导致患者失明等,因此需要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本文经研究也发现,高眼压状态下,应及时进行手术,不论患者高眼压情况如何,都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并通过各种方法控制眼压,同时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眼压情况就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平.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况下的手术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104-105.
[2]张灵波.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098-1099.
[3]万丽.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74-2076.
[4]杨旭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39-2739.
[5]从金菊;张新法;胡丹.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4):761-763.
论文作者:王凌智,石云峰,桑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眼压论文; 青光眼论文; 患者论文; 原发性论文; 术后论文; 只眼论文; 视力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