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联性论文,语境论文,译文论文,批评论文,承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译批评对于翻译实践及学科建构的重要性众所公认,但翻译批评却一直是我国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十年的《中国翻译》上所发表的大多数译评或囿于正误评判,或限于分析译文成因,而不作明确的价值判断,未能有效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即“促进翻译水平提高及对翻译性质的统一认识”①。笔者认为,“校订式”和“鉴赏式”的译评缺乏学科理论建构性,而“各有千秋”式的译评则回避了其根本职责,即“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②。虽然目前译学界对此“一定的标准”众说纷纭,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翻译批评必然涉及对原文接近圆满的解读以及对译文优劣的价值评判。价值哲学认为,在给出了比较完备的限定因素后,人们就有可能对同一事物从同一角度在同样情况下作出同样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③因此我们若以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为解读原文的依据与阈限,“对翻译过程中的思维及语际转换的主客观操作理据层面作出可证性的理论阐释”④,就可以在翻译批评中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价,并建立起相应的经验模块,用以指导翻译实践,促进学科建设。本文拟以“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为文本解读宏观理论框架,对林语堂在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一书中《记承天寺夜游》 (以下简称《夜游》)的译文进行评析,以期为翻译批评开拓新的理论视角,促进翻译批评研究的深入开展。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及其理论职能
针对语篇翻译研究的不足及文本解读客观评价体系的欠缺,曾利沙将语篇翻译理论与认知关联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宏观理论框架,⑤指出任何语篇都有向读者呈现的显性或隐性的主题,语篇的词句都是作者带有意图选择的结果。在文本的线性扩展中,主题规约下的认知逻辑导向即为主题倾向,在文本局部则体现为次级主题结构形态。各次级主题之间、语篇的词句与主题及主题倾向之间具有内在认知关联性。正确把握文本主题与主题倾向,形成以主题为中心的认知关联性框架——即关联性语境融合,进而在此框架内考察微观层次词句的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内涵,是文本解读及语篇翻译中译者选词择义的重要理据,也是这一宏观框架的重要理论职能。关于文本主题与微观词句之间的认知关联性,中国文论中亦可见到类似的随感式论述。钱锺书曾指出清代训诂学者教人依次由字(词)而句而篇而后窥全书之旨的读书法,是片面的。要解读得全面准确,“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der hermeneufische Zirkel)者是矣”⑥。钱锺书所说的正是主题与主题倾向和微观词句之间的关系, “阐释之循环”,即为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交互往复、以求达到正确理解的文本解读。而关联性语境融合宏观框架则起到了理论整合的作用,能更有效发挥实践指导功能。笔者认为,此理论框架的理论职能有二:一是为文本解读或翻译批评提供了主—客观互动的可参性评价体系;二是能指导语篇/文本翻译或翻译批评在认知关联性框架中进行。在翻译过程中,确立主题与主题倾向认知关联性框架,有助于译者明确语篇宏观命题与微观命题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以主题倾向为轴心的认知逻辑导向,明确语篇词句的内在关联制约,亦有助于译者自觉考察文本内外各种客观因素,有意识地感知、认定各种潜在的意义生成参数,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解读微观层次语句的含义,正确选词择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同时,避免主观随意性。
这两种理论职能又是密切相关、互相作用的,这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如Rose所指出的:“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性阅读有赖于具有理论深度与分析倾向的翻译”⑦,文学作品细微的精妙之处往往通过翻译而更清晰地显现出来,因而她竭力倡导通过对照原文与译文甚至多种译文来解读文学作品的“立体式策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确立认知关联性融合,对文本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解读,使文本解读与翻译成为审美一再现——审美的互动过程,形成“阐释之循环”,有助于译者的理解及翻译“免于偏枯”。如果译者缺乏关联性语境融合意识,就极易造成审美及再现上的粗疏。这在林语堂的译文中有很明显的表现。《夜游》⑧原文及林译⑨如下:
以“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为理论框架的翻译批评
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说,主题即文章的意旨,是“文章全部信息所阐发的基本思想或所阐释的中心事项”⑩;从语义特征看,主题是语篇底层宏观命题结构,宏观命题与微观命题之间的关联性必须在认知框架内得到维系。而在受众方面,主题则体现为理解的最终结果,只有当受众在获取种种细节信息之后能够归纳出文本主题及作者的用意时,才达到真正的理解。(11)因此译者必须对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及作者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正确概括语篇的主题及主题倾向,形成认知关联性框架。
这篇短文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期写成的。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下狱,次年二月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朋友替他请得十多亩地,苏轼便在此当起了“东坡居士”,至此夜游之时已近四年。苏轼早已经度过了思想苦闷、情感郁结的阶段,对人生有透彻的了悟,心态超然旷达,平淡老熟。他在黄州与百姓为友,与山水神交,赏风月,讲养生,酿美酒,烹佳肴,过着辛劳清贫却又悠哉游哉的日子,其文学成就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到其文风的转变:“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12)
今人解读此文,多从其描述的中心事项出发,即把文章分为三段:叙事、写景、抒情。笔者认为,文章的基本思想常蕴含在其所记叙的中心事项之中,汉语文章向有“卒章显其志”的传统,《夜游》篇末抒发的感慨,对全文起着统摄作用,是“文章全部信息所阐发的基本思想”;文章三个层次所包含的信息,无不与此基本思想相关,即与宏观命题密切关联:唯有忘怀得失,才会有闲情雅兴,唯有心境闲适,才能欣赏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确立主题及主题倾向认知关联性框架:
在关联性语境融合的规约下,我们可以进而确定文章的整体风格意义参数:“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文章以轻盈的笔触,舒缓恬淡的语气,描画了作者在如水月光下淡然脱俗的情怀,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这一参数对语篇微观操作单位的意义生成具有参照性和制约性功能。
作者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其遣词造句均受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制约。《夜游》的主题是由作者精心选择的语词及句式,自然而微妙地表现出来,并由主题倾向为意图结构链上相互关联的节点逐步展开,每一节点都互相映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正确判断各种意义生成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注意在每个节点上用词择句及信息取舍都应与主题及主题倾向相融合,才能使语篇意图结构链连贯而不断裂。以下我们试在主题认知关联性框架中,考察林译存在的问题(译文中划线部分)。
《夜游》全文85字,而一开篇就用了10个字来写明时间,这一是点明季节及日期(初冬,农历十二);二是说明作者对此事的重视。谪居黄州是苏轼一生中非同寻常的时期,此间创作的许多作品里,他都写下了详细的时间。如在《赠别王文甫》中有“仆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13)(到达黄州的时间),在《泗岸喜题》中有。“谪居黄州五年,今日离泗州北行……元丰八年正月四日书”(14)(离开黄州的时间),在《记与安节饮》中则写道:“元丰辛酉冬至,仆在黄州,侄安节不远千里来省,饮酒乐甚”(15)(谪居期间的乐事)。谪居生活中,与好友共赏月色,也是乐事,所以苏东坡也郑重地记下了时间。但一般的英文读者并不了解这些背景,无法从互文性的角度进行解读,他们也不了解中国的纪年方法,很难从“第十个月的第十二夜”推断出这是月亮将圆的初冬之夜,因此机械的语义移译,无助于表现语篇的主题,反而会减少读者的阅读乐趣。按关联翻译理论的说法,此处直译会使读者付出较大的处理努力,却无法取得相应的关联效果。(16)而且,林语堂在书中引用此文是为了说明一种人生态度而非介绍苏轼的生平,苏对此事的重视与文章主题的关联性不强,全译时间状语无助于语篇功能的实现。笔者将其改译为:In the sixth year of Yuanfeng,one early winter night。改译体现了关联性语境融合中功能意义参数的制约:点明季节,与下文表现主题及主题倾向的景物描写相关联,至于,“十二日”这一表示月亮将圆的时间参数,则留待下文照应体现。也就是说,为照顾整体的关联效果,对于与语篇主题关联性弱的成分,在翻译时应避开繁复,进行虚化处理。
《夜游》中有几组人物动作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动作往往是人物心态、情态的外在体现,动作描写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译者应在认知关联性框架中考察词句的语境化内涵,在翻译中凸显人物情态与主题及主题倾向的关联性,凸显人物动作在关联性语境融合制约下的相互映衬照应,以求在微观层次上体现语篇的宏观命题。文中“欣然起行”在前面“解衣欲睡”的映衬关联照应下,“欣然”带有雀跃之意,译为“happy of heart”,只表达了心理状态,显见动感不足。“起行”则不仅止于“起”,且已“行”出门外,可见诗人动作之快,从中亦可看出诗人“欣然”雀跃之情状,一连串的动作是相互关联的,只译“got up”而漏译了“行”,淡化了作者“见月起行之雅兴”,欣然转趋淡然,趣味顿减。笔者选取cheerfully与rush为情态触发词改译,使人物的动作与情态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取得最佳融合:Cheerfully I got up and rushed out.
另一动作“相与步于中庭”反映了“宁静欣悦”的次级主题,“相与”则通过体现人物关系而与次级主题相关联:两位知己相伴赏月,透着宁静而温暖的感觉,不应漏译。将“步”译为“pace”(to walk up and down in a small area many times,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feeling nervous or angry)(17)不妥,对人物特定动作而反映特定情态的细节描写,也必然受到语篇主题的关联性映射,因而“pace”不能产生最佳情景关联性融合。在主题倾向关联制约下,两人的散步应是悠闲自在的,“stroll”(to walk somewhere in a slow leisurely way)一词能够体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神态、情态、心态,因而此句宜译为:Together,we took a stroll in the yard。
翻译操作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对语符序列进行“辨义”与转换,即“辨义为翻译之本”(18)。面对具有多义性的语符,需要译者在认知关联性框架中感知、判断各种意义生成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其赋予语境化最佳关联性义值。汉语中“入”的词义非常宽泛。解读“月色入户”,应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境及主题,对词语的语境化内涵进行辨析。农历十二日,一个晴朗的冬夜,作者准备就寝,猛见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入院门,立起赏月之雅兴。因而“entered”一词在此显得简单、生硬、笼统、模糊,无法与“见月起行之雅兴”这一次级主题产生最佳情境关联性融合。宜译为:the bright moon shed its light into my door。“shed”意为“to let light fall somewhere”,其语义内涵符合文中的情境,亦能与自然界的一般事实相印证;另外,此处增译“bright”一词,以补足文章开首未将“农历十二日”译出所造成的意义空缺。改译体现了认知关联性框架内情景照应性参数的导引作用。
在主题情境的关联照应下,“念无以为乐者”中的“念”是语气很重的情态词。诗人见到皎洁的月色,欣然起身,步出门外,才意识到是孤身一人。苏轼曾在京城享受过高朋满座把酒吟唱的热闹时光,因此这里既是一时的念头,也包含着无奈的孤寂,译者采用“thought”,是忽略个人情境参数的表现。“乐”字语值丰富,斯指甚多。在“见月起行之雅兴”这一主题倾向的制约下,“乐”应指月光给寂寥中的作者带来的欣喜及其后的赏月之乐,而happiness通常表现的是一种较稳定持久的心理状态,指向性功能较弱,与主题倾向关联性不强。宜译为:…and then realized there was no one to share this cheerfulness with me。"realize"(to understand or become aware of a particular fact or situation)与作者当时的心理情态相吻合;“cheerfulness”具有最佳的语境关联指向性,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困倦欲眠时偶见月色入户而突感睡意顿消、雅兴大发的情状,从而形成主题倾向情感关联性融合。翻译实践批评意味着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进行价值评价,价值哲学认为,广义的评价可被理解为给被评价者赋值或赋以规定。(19)在翻译的微观操作层次上,对语符序列辨义的过程也是对语符赋值的过程,原文中的语符就是尚未取值、尚未赋值并且有待赋值的变元、被规定,等待着译者给予其真值求解。赋值、取值有一定的范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解读原文时,确立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下的社会文化语境融合,也就有效限定了翻译过程的取值范围,有助于译者在所限定的范围内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或选择。
文学翻译侧重性目的之一是审美需求,往往需要译者积极调动形象思维与情感,在认知关联性框架的制约下充分发挥审美体验与经验常识导引下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对原作具有审美价值特征的操作单位予以艺术再现。(20)“古寺月色”一段以寥寥数笔描画出一幅清幽的月夜图,是全文的审美焦点。译者须在认知关联性框架中细致地考察、领会文中词句的审美价值和风格特征,才能完整重现作者笔下澄澈隽永之美,使译文与“宁静欣悦”的主题倾向相融合。林译则存在着以下缺憾:(1)“藻荇交横”:“交横”二字是非常生动的动态描写,常出现在古典诗文中,如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之三:“几道泉浇圃,交横落幔坡”③;此外,冬夜应有微风,“交横”一词所体现的动感也能得到自然环境中一般事实的印证。漏译此词、等于抹去了清朗月色下竹影树影纵横交错、摇曳生姿的美景,所以不仅应该译出,而且因为英语中“交织(interlace)”一词不具动态含义,还应该增译带出其疏影摇曳的动态感。“水中藻荇交横”是指真的长着水草一般,逼真的描写体现了人物审美由错觉到恍悟的过程,有着鲜明的层次感。林语堂添加了“shadows”一词,无疑是给这幅美妙绝伦的月夜小景添了败笔。(2)“盖竹柏影也”:此句语气舒缓随意,连词“盖”在此承接上文,表示原因,用“but”这样一个语气很重的逻辑衔接词翻译,完全失去了原文幽静淡雅的韵味,与文章的整体风格相悖。全句宜译为:The yard looked like a transparent pool with water-grass interlacing and wavering in it.a vision of the shadows of bamboos and pine-trees cast by the moonlight,同位语“a vision of…”用恬淡的语气带出了作者恍然所见的如梦似幻的景色,体现了风格意义参数的制约作用,体现了语篇整体与局部风格的和谐性,体现了译者在认知关联性框架的导引下对原文审美意图的领悟。
林语堂著有《苏东坡传》,苏东坡是他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他对苏东坡的生平、对这篇短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作者的意图,应该都有着充分的了解。林语堂也曾著有《论翻译》一文阐述自己的翻译主张,提出“讨论翻译问题须研究文字及心理问题”(22),陈福康曾指出:“林氏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23)林语堂在文中提出“凡字必有神彩”,可惜的是,对于译者该如何“善用字之暗示力”,使目标语读者也“能得一种暗示,受一种冲动”,他其后没有进一步作出系统的学理剖析。而林语堂也明确认为翻译是艺术,而“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才相当之训练”,这可以说是林语堂对翻译更切实的认识。正是由于过分依赖个人艺才,忽视了以主题倾向为轴心的认知逻辑导向,缺乏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对选词择义的语境融合意识,也就难免会忽视某些潜在的意义生成参数,局限了翻译过程的操作视阈,造成了选词择句的粗疏,对原文几处关联性触发词的漏译、误译,降低了译文内在关联性信息的传递效果。可见,即便是学养深厚,具有“相当之艺才”的翻译大家,若只顾“从大处着眼”而忽略了“从小处着手”,往往难免会导致主观随意性,在“小处”失手,并且“因小失大”。
当然,林语堂毕竟是翻译大家,译文也不乏精到之处。如“怀民亦未寝”句,“亦”是字眼,暗示着两人心灵的默契,林语堂在译文中也突出了“too”,这一笔看似简单,却使文中的情感意义得以凸显;“庭下如积水空明”句,林语堂选用了“transparent”一词,勾勒出月光如水的图景;对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样显然与事实相悖的慨叹,林语堂以修辞性问句译出,保留了文本的空白,相信读者在文章主题的映照下,能够体会出作者是以明月、竹柏象征无处不在的自然美景,能够体会到作者深沉的感慨及乐观知足的生活态度,能够在付出一定的处理努力后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结论
忠实的翻译是主观阐释与客观参数因子合力作用的结果。在文本解读及翻译过程中确立主题认知关联性框架,也就确定了主、客体互动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的契合点。对《夜游》林译的评析论证了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感知、认定语篇的信息价值,语符取值范围,凸显主题之人物情态、审美焦点和风格特征的主—客观互动过程,具体描述了翻译实践中运用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推理演绎、综合判断和选择取舍的价值评判关系。笔者认为,翻译批评如能结合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系统评析,并通过个案评析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块,不但可为同类翻译操作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照,也对翻译学科的建构更具积极的理论意义。
以下为笔者尝试在林译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译(划线部分为修改处):
In the sixth year of Yuanfeng,one early winter night,I had undressed and was going to bed,when the bright moon shed its light into my door.Cheerfully I got up and rushed out,and then realized there was no one to share this cheerfulness with me.So I walked over to the Chengtian Temple to look for Zhang Huaimin.He,too,had not yet gone to bed.Together,we took a stroll in the yard.The yard looked like a transparent pool with water-grass interlacing and wavering in it,a vision of the shadows of bamboos and pine-trees east by the moonlight.Isn' t there a moon on every night? And aren' t there bamboos and pine-trees everywhere? Only there are few carefree people like the two of us.
注释:
①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192.
②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84页。
③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101页。
④曾利沙:《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概念语义生成机制》,《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
⑤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⑥钱锺书:《管锥篇(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27-328页。
⑦Rose,Marilyn,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Translation as Analysi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73.
⑧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60页。
⑨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⑩张会恩、曾祥芹:《文章学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11)曾利沙:《古典诗词互文性解读的“阈限”问题——兼论文本(翻译)阐释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修辞学习》2006年第1期。
(12)林语堂:《苏东坡传》,张振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00页。
(13)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60页。
(14)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61页。
(15)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57页。
(16)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106-107.
(17)本文词语释义均依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8)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翻译通讯》1984年第4期。
(19)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20)曾利沙:《论翻译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1)杜甫:《杜甫全集》,秦亮点校,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年,第518页。
(22)林语堂:《论翻译》,载《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9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4-321页。
(2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标签: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林语堂论文; 关联性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文学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苏轼文集论文; 苏东坡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