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施浩洋

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施浩洋

南京滨江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加速提升自身在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发展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着重描述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欠缺,同时,对于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策略进行解决,务必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有效运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控制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与制约,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切实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寻找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须关注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也是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举措。

1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就建筑工程而言,控制其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可谓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故而,需要较好的处理好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依据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控制计划将各个问题在施工中得以妥善的处理,进而保证项目的质量能够达标。一句话,质量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施工单位的生命,决定着工程建设的结果。只有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了,才能将较好的品牌建立起来,进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并具有较强复杂性的过程,而当前,在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时,要求格外重视项目团队的建设,并且认为施工管理者在施工整个过程中是主体力量,故而,需要重视提升施工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从而进一步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最终使得施工质量能够符合最终的目标。

2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现实问题

2.1管理不规范,缺少严密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制度与规范是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办事的根本保证,但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并没有构建完善、有效的现代管理制度,也没有对建筑工程进行责任划分,一旦建筑工程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仅没有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制定解决方案,甚至会互相推卸责任,延误工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2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

在施工质量控制这个方面,虽然整体而言管控工作还是做的不错,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则还是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加强改进。具体来说:施工操作控制不足,导致因为施工操作不当引起质量问题。其次,对于施工人员的控制不足,由于施工人员在规范性、专业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引起施工质量问题。另外,施工质量检测不及时,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质量问题遗留到后期。

2.3人员管理存在不足

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的进行,需大量工作人员支持,因为建筑工程工作的特点,有一定专业性的要求。但实际上,现在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旦人员管理工作不足,将影响施工质量、安全、效率及效益,还可能降低施工质量和延长工期。

2.4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发展的程度也在迅猛提高,先进的科技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促使了建筑行业施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由于精密科技的应用,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反向的促使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很多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同时,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也显露出许多的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增强建筑工程管理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注重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建设专业人员团队

建筑企业要特别关注专业人员团队的构建,既要提高人员转入标准,又要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与能力的提升,定期邀请行业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建筑工程工作人员介绍最新的管理理念、施工技术与行业动态,使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不断充实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建筑人员团队,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作指标都能够有效实现。

3.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监测施工管理策略

为消除相应问题,确保各项参数满足作业要求,应当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建设规定安装信息化温测设备,全面保障底板工程质量。连续浇筑14d内,监测间隔时间为1h,超过14d后,每日应当监测6~8次,所有运作频率应当超过2次。①当浇筑、振捣作业结束时,必须以1h为间隔开展测温作业,连续1周,1周后,必须以3h为间隔开展测温作业。符合相应标准后,可结束后续运作。②在相关操作期间,同样能够实现相关运作价值。③如果混凝土中央温差大于22℃,能够给管理员发布相应警示,若温差大于25℃,必须另行采用更合理操作方式。④测温作业结束后,应当具备责任意识,认真完成相应记录。⑤非本环节人员禁止入内,避免出现误操作。⑥温控措施:常规塑料厚度往往采用0.14mm。毛毡通常选用3层。若温差达到预警值以上,必须尽可能提高混凝土层数。

3.3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意外,确保工程顺利展开,在预期内完成目标。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做好管理工作,也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二者密不可分。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体系都是人制定的,制定出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切实的实施。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不断修改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扫除管理盲区,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

3.4引进高新的技术,控制材料来源

在整个施工进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制定比较科学的施工方案,对建筑用地的精确勘探与测量,确保所得数据完全正确,由项目管理部门咨询专家针对整个项目制定科学的规划,同时,确保整个施工进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规划实施,在施工进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判,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解决,确保工程项目有序进行。在材料的采购方面要严格控制材料来源,材料的质量必须满足建筑项目的要求。

3.5加强安全管理

同样,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所有人员都要参加安全讲座,给所有工作人员心里拉一道预警,树立施工安全意识,明白生命的宝贵性。此外,还应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给施工人员普及施工地设施设备和施工现场知识,确保每一位人员都知晓安全法规。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培训施工场地的安保人员,专门负责每一道环节的安全问题,有权警告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施工,定期维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随时随地都是正常状态。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使得工作人员对企业更加信赖,更加认真的工作

结语

建筑行业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出现许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中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引进高新的技术,控制材料来源、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等等,基于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建筑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4(6X):106.

[2]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6):24~25.

[3]吴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施工管理,2016(9).

论文作者:施浩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施浩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