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东林中心校 宣汉 636150)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成才的先导,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既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既生动灵活,又扎实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善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有目的性的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在每节课开始之前,稍微的提出某些跟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的而且十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且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情境之中,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上,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此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二.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实验有浓厚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亲自操或亲自设计小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在实验中验证了所学知识或发现了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从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脑多媒体技术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给物理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影像等;还可以创设模拟各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的把握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交互式的课程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学生亲自操作,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发展学习内容,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当然,传统但较好的教学手段还是要使用、要重视。
3、创设讨论、争论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讨论、争论中,每个同学既要考虑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又要考虑他人的见解对不对,这是一种由论题和对同学发言的评价共同构成的问题情境,能形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只有较复杂、学生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治理又难以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这种方式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
4、及时捕捉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初中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几句幽默的语言或笑话,就可调节学习兴趣。
三.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在物理教学中,不断的去强化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由于我们的物理学科的特点还有人对未知领域的认识规律所共同决定的。我们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就在激发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充分感觉到物理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而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学习、理解、操作和运用物理知识的方法。比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注意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论。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都蕴含着物理的原理,从而更有学习兴趣。而在讲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使得学生理解到现实中望远镜就是这么个原理,从而更能引起他们去探究其他事物中蕴含的物理原理的欲望。
四.通过提高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由此可见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通过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在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就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此时,教师则应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用好激励语言,比如,对一般学生可用:“清秀整洁”“思路清晰”“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经常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兴趣自然能够长期保持。
论文作者:邓七林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情境论文; 兴趣论文; 知识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