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教学,提升课堂质量论文_黄倩倩

创新实验教学,提升课堂质量论文_黄倩倩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 614100

摘 要: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上,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创新

初中化学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也为今后学习化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化学启蒙教育,引发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同时还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来向学生展示化学世界的奥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掌握书上的知识。

一、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验结合

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会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并且化学实验的开展是以教材理论为指导和依托,因此课堂实验不能脱离课本知识,而是必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合理设计和安排实验,使实验能够充分体现出教材内容,并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化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时,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我安排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将白醋和氨水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并观察现象。结合课本中的原理以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果:白醋是酸性溶液,而氨水属于碱性溶液。通过进行这样的实验,印证了课本上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实验中的原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因此,观察实验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索是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的必要环节。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观察实验的表面,而是要十分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和步骤,重点观察实验的关键步骤,并积极思考,从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并抓住实验的精髓之处。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进行认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氢气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安排了实验,实验内容如下:分别将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点燃,观察并比较二者被点燃后的现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氢气被点燃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手接触烧杯会有灼热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氧气无法燃烧,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会复燃。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对现象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根据氢气和氧气燃烧时的不同现象来比较二者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见,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并提高整体的化学学习能力。

三、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一的学习形式容易使学生乏味,教师可利用其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形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组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探究中,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装置的一般思路。此时请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自己该怎么设计实验,做到心中有草图,再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经过第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得出了很多套发生装置:有的是用试管、锥形瓶或烧瓶加一个带导管的单孔塞;有的是用双孔橡皮塞,配上了长颈漏斗;个别学生还用注射器。当然,也有些学生的装置不是很科学,如选择烧杯作反应容器,导气管伸入容器中太长等。在第二环节中,我首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装置,介绍设计意图,并分析自己装置的优缺点和可行性。然后再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些比较合理的装置。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也更活跃,渐渐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进行微型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微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微型的化学实验。当前,“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型实验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化学教师应当引起重视,并在实验教学中主动进行微型实验,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型的实验仪器来完成相关化学实验,或者在实验的过程中使用最少的原料来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以深刻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微实验主要是使用最少的剂量,达到最优的效果,并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主动践行节约环保的理念,从而有效缓解学校实验室化学原料、化学器材紧缺的问题,同时还起到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作用。与初中生而言,其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迷你型的实验器材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好感,从而提高了其实验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主动制作实验器材,如用玻璃罐创制酒精灯,用饼干盒制作烧杯等,以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验的机会,从而让其感受到化学的独特魅力。

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注重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并通过实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使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绿色的化学实验课堂。

参考文献

[1]朱仕江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J].速读,2017,(06)。

[2]申立贤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94)。

[3]陈春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新课程,2017,(01)。

论文作者:黄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创新实验教学,提升课堂质量论文_黄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