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明
(广州市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所存在的不足,慢行交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本文通过对非机动车系统特点的分析,对目前城市中非机动车系统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非机动车系统规划及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慢行道;非机动车道;规划; 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城市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由此,近年来各城市逐渐又开始重新重视慢行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各地也提出了慢行交通的不同概念,建设“慢行道”是当前许多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
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既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也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慢行交通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规划中,慢行交通系统内部由各元素组成,包括非机动车系统、步行系统、停车系统等子系统,还包括一系列配套设施、标识系统等。这些元素就像是该系统的各个细胞,支撑着整个系统。非机动车系统的建设是慢性系统的重点,做好非机动车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尤为重要。
1.建设非机动车道的重要性
1.1可为绿色交通方式提供便利,更可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目前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其中一个难题就是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如何注重发挥非机动车作为一种短距离个体出行工具的作用,利用非机动车+公交,完成公共交通与目的地之间的最后衔接,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目前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倡导“低碳城市”,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而过多地使用汽车等重污染的交通工具,排放过量的碳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不利于人们健康生活。非机动车作为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重要交通工具,能更好地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出行。
1.2提升城市品位,增加活动休闲空间
非机动车的慢,亦可体现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一种寻求传统生活品质与城市精髓的态度。通过非机动车道等慢性交通通道的建设,串联起城市重要的生态自然节点、人文景观节点等,形成整体的、通达的、灵活多样的景观慢行交通系统网络。提升城市品位,营造人居城市,建立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结合亲近自然、运动锻炼、休闲娱乐一体化的空间。与此同时,有效拉开机动车与建筑物的空间距离,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3共享道路交通资源,体现社会公平
非机动车也是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曾是城市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规划建设好非机动车道,对该道路交通组成方式实现重视,为非机动车分配合理路权,保障了非机动车使用者的权益和交通安全。
2.目前城市非机动车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道路的非机动车设施不足,未形成系统,连续性差
部分城市在新建宽阔的道路并未考虑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旧城区道路较窄,更未设有非机动车道,混行严重,导致非机动车道无法形成系统,通达性较差,使用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
2.2部分非机动车设施设计不科学、不完善
非机动车道铺装的材料和功能不人性化,造成使用率低。一些通勤性的道路,采用橡胶或透水砖,成本高,保养难,对非机动车轮胎的阻力非常大,舒适性也不足。非机动车道在交叉口路缘石处存在高差,对非机动车的舒适性影响很大。有些非机动车道入口和斑马线,为防止机动车进入,摆放尺寸过大的拦车石或栏杆,对非机动车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人行过街天桥和过街隧道,非机动车推行困难。
2.3非机动车道建设形式千篇一律,未能根据功能进行人性化设计
大部分非机动车道采取与人行道同板的设计,在以通勤为主的道路上,容易受行人的影响,交叉口处也更多受到路缘石高差的影响。
2.4非机动车交通停车设施及保管站不足
目前,非机动车保管站基本已经消失,交通枢纽无法提供非机动车停放和保管服务,各大型的公园、场馆、商场等,大部分不提供自行车保管服务,也欠缺非机动车保管行业的收费标准,如此必将导致使用者无法放心使用非机动车出行。
2.5道路交通管理不到位,占道现象严重,未有专门非机动车过街的信号灯
非机动车道容易受到机动车乱停放、行人、乱摆乱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提供连续通畅的通道,迫使非机动车到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过马路是否按照人行信号灯通行,也未能明确。
3.城市非机动车道规划选线原则
3.1分类原则
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周边环境的不同,沿不同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也应侧重考虑不同的功能。一般在主次干道及旧城区内,非机动车多以通达性为主;而在有休闲功能要求或临江海湖泊等景观要求区域,一般非机动车多以休闲骑行为主;在有特殊要求如自行车赛道、环山专用道等,非机动车以锻炼竞赛为主。不同的功能,导致非机动车道的位置、铺装以及配套设施等均有所侧重和区别。
3.2通畅连续性原则
非机动车道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应形成系统,不同等级不同功能道路之间能实现无缝连接,把区域内重要的景观点、商业点、人文点、休闲点及交通枢纽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系统,相互贯通,线路宜形成环状,主线与支线结合。因地制宜,尽量保持原生形态,险要地段就近取材垒砌,不设登山台阶,但必须完善安全标志系统。
3.3新建改造相结合原则
新建道路应设置专用非机动车道,原有道路及旧城区道路,应结合旧城改造等,通过压缩现有机动车及绿化带宽度、拓宽道路两侧等方式,增设非机动车道,逐渐连成非机动车道的系统。
3.4方便换乘及完善设施原则
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公共非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道应与公共非机动车停车场连通,保持停放设施的可达性;同时注重非机动车停车场与公共交通站点、机动车停车场、各种人流汇聚点等的联系通道。方便非机动车使用者实施换乘及使用非机动车出行。
3.5满足非机动车通行宽度及坡度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提出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最小为1 m,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数单向不应小于2条,宽度不应小于2.5m,非机动车专用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道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小于4.5m。自行车道纵坡度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规定限制坡长。[1]特殊要求的按特殊情况论证后处理。
4.非机动车道建设指引
4.1统筹全区域,划定非机动车道不同功能路段
道路型,该类非机动车主要以通达性为主,主要沿城市高等级道路、老城区道路、工业区道路等。
休闲型,该类非机动车主要以休闲骑行为主,兼顾通达功能,主要分布在滨水,或穿越山林、田园、湿地、绿地、公园、风景名胜等,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休憩和娱乐的空间。
竞赛型,该类非机动车道主要以开展各类自行车竞赛而特殊设置,多选择的郊野山地中,借用地形,设置满足比赛需求的非机动车道。
4.2确定非机动车道布置位置
道路型,非机动车道选择与机动车道共板,采用物理分隔,避免非机动车受到机动车及行人影响。新建此类道路,在设计上就应预留非机动车通道,旧城区或现有道路改造的,通过压缩原有绿化或车行道,尽量为改造非机动车道腾出空间,采用低矮护栏等方式实施分隔。
休闲型,非机动车道宜结合地形地貌,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可采取与机动车道分离式,有条件的可在空间或高差上拉开距离,减轻机动车对使用者造成的压力和影响。
竞赛型,根据不同等级赛道的专业要求布置,通常布置在郊野山地,充分利用地形,满足比赛要求。
4.3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铺装方式
根据非机动车道不同功能,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避免千篇一律处理,具体可参考表1。
表1 铺装材料一览表
4.4配套设施建设
非机动车道的配套设施,主要是为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车辆存放、保管、租赁、维修、野外游憩、餐饮零售、安全保障、管理维护等服务。
其中非机动车存放、保管及租赁点的选择,应结合轨道车站、BRT车站和人流密集点等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不能对道路正常交通造成不利影响,停放点的选址既要考虑方便车辆停放,也要考虑区域总体停车规模和单个点的合理规模,附设加气、维修及清洗服务;路段中充分利用路树设施带、机非隔离带、店前广场和人行天桥桥下空间等,设置自行车架。
其它设施可结合非机动车道所经区域环境及功能合理配置。应满足基本的停放管理、休憩保养、餐饮服务及医疗服务等功能,应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建筑进行适当改造和提升,服务设施应相对集中设置,以方便人群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4.5非机动车道租赁系统
公共自行车对于自行车交通方式在解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接驳以及发展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予以充分重视,各部分充分协调,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统一市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结合轨道车站、公交车站、风景名胜区、休闲活动点、公园、商业点等人流密集点设置自行车租赁站点,同时政府应视租赁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财政补贴,这样一方面可以尽最大可能关注于公益性,使“公共自行车”名副其实,二是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加大网点、驿站和相应道路设施的建设力度、速度更快,有利于公共自行车计划的推行。
5.总结
非机动车低碳环保,既可实现交通功能,亦可起到锻炼休闲的作用。城市应大力推行非机动车低碳出行,高标准人性化规划和建设非机动车道及配套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2]曹靖,姚睿.不同分类体系下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标准的研究.广东园林.2012年03期
[3]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2
[4]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2
[5]黄田甜.城市慢性交通系统规划初探,苏州科技学院.2011
[6]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2010.4
论文作者:莫方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非机动车论文; 机动车道论文; 系统论文; 交通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机动车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