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企业最大化地创造价值、造福社会的过程中,企业文化起着突出独特的作用。但认真考察梳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进行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估,从而掌握运行规律,探寻科学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切实反映,对主体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能真实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状况和水平。而正确认识企业文化,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研究我国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会发现,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没有实际价值;企业文化是舶来品,不适应中国的企业;虽然企业文化有作用,但仅限于装点门面;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差不多;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形象、标志;企业文化只是企业家精神,等等。有的企业员工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上边的事情;企业文化要不要无所谓,能增加工资就可以了;企业文化就是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企业文化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对企业发展作用不大,等等。
二、个性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特质的表现,即使企业不是有意构建自己的文化,文化也客观存在。众所周知,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色、市场环境、发展历程等不同,而表现出的企业文化也不一样,并以独特方式存在、延续着,进而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可纵观多年来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即很多企业在学习、借鉴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时,常常脱离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去盲目照搬、简单模仿别人的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结果使自己的企业文化缺乏特色,丧失个性,削弱了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文化没有特色,无异于没有自己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忌讳所在。
三、重形式轻内容。对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重视形式,忽视内容,也不能忽视形式,只重内容,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一。在企业文化实践中,一些企业只追求形式的完美,而忽略了内涵的深刻。于是,有的企业“纸上谈兵”,说几句口号,写几行文字,摆几张图片,实际上却无人问津;有的企业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却束之高阁;有的企业只做诸如文体活动、张贴标语口号、统一标识之类的表面文章,忽视了企业文化内在价值与理念。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认识,突出个性特色。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若要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成效,企业全员就要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尤其是企业领导要开阔视野,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准确理解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克服企业文化对企业作用不大、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就是文娱活动等错误思想的影响,积极探索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吸取新的信息,珍惜每一次有关企业文化的学习机会,逐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践行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及企业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发展历程、经营策略、内部结构等情况,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确定自己的经营哲学、行为理念和管理模式,构建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但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个性,标新立异,而忽视客观规律,忽视普遍性,脱离发展实际,那会使企业文化建设功败垂成,得不偿失。
二、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发展为了什么?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同时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经营哲学。“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而在一些企业,忽视以人为本,“见物不见人”,把员工当做“经济工具”来看待使用,一切为了追求利润。因此,开展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从“个体”到“整体”的转变、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要维护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拓宽员工成长的空间。让企业员工从被动接受企业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企业管理,让员工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兴衰成败密切相连、高度统一。要全面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帮助员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敬业精神,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三、围绕中心任务,科学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科学合理的规划起着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每个企业在一定时期都有自己的中心任务,企业的所有规划、计划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仅仅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应及时根据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一定的转型或提升,使之更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体现超前意识,又要考虑复杂的现实情况;必须将长期、中期和短期科学划定,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标识、企业礼仪等方面来进行规划;必须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诊断,甄别优劣,找出需要完善提升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系统。为此,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使企业文化的理念与精神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为,固化为制度。最后,要适时调整、更新、提升,不断使企业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完善制度,注重载体活动。制度是企业的刚性规定,是企业全员的行为准则;载体活动体现企业文化的灵魂,彰显企业文化风貌,提升企业员工的精气神。因而,企业应建立完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企业的组织制度、运营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中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各种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活动,以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