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王俊青论文_王俊青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结合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用药天数、类别、剂量等信息,计算患者各类药物用药频率,观察患者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用药频率、药物利用指数等信息,评价患者血压控制有效性。结果在用药频率方面,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有43例,占71.7%;在用药合理性方面,氢氯噻嗪片、氨氯地平片用药频率超过1,用药缺乏合理性。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能够实现对患者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取得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合理用药

高血压作为临床高发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病患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使得整体血压上升的情况,其临床的相关的表现主要为头晕、乏力、头痛以及恶心等情况。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过度的饮食以及许多不良的饮食情况,使得当代人们中患有高血压的数量越来越多。正因如此,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对该病症治疗方案十分熟悉,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在这一方面有这不错的效果。因此,本文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7±3.5)岁。

1.2方法结合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用药天数、类别、剂量等信息,计算患者各类药物用药频率,评价患者血压控制有效性。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用药频率、药物利用指数等信息。限定日剂量结合药品说明以及医生经验确定;用药频度根据总药量与限定日剂量比值确定,能够反应患者药物选择倾向;用药频率指使用该药患者数与总患者数比值,用药频率<1,为用药合理,以此判断临床用药合理性。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频率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占71.7%,之后依次是β受体阻滞剂,占55.0%,钙离子拮抗剂,占36.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占13.3%,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使用频率最低,占8.3%。见表1。

表1药品使用率

2.2药物用药评价氢氯噻嗪片、氨氯地平片用药频率超过1,不合理,其余药物用药合理。

3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今年来患病人数不断攀升。由于高血压与动脉血压上升有关,而且在此期间还有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头痛、偏瘫等,若治疗不及时,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患的肾脏、脑部等重要组织器官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在控制高血压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配药。在此过程中,会严格控制用药种类、用药量、用药频率,以及不同的用药搭配。高血压是临床中较为典型的慢性病症,由于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特征较明显,使得临床高血压的患者大幅度增多,导致此病症的病发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压的发作和动脉内血压的上升有直接联系,且病人在病发期内可能诱发多种其他类型的并发(或继发)症,例如偏瘫,如果不及时得以控制,进行对症治疗,患者脑部、心脏、肾脏等部位组织将会受到病变性影响,严重的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研究发现,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方案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使用最多,由于药物普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开药时,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用药。在选用药物方面尽可能的选择疗效显著、价格能普遍接受的药物,避免高频率使用进口药物。本次研究中,通过用药频度、用药的限定日剂量以及药物利用指数来评估患者使用药物的合理性,较传统的评估药物使用量合理性更高。

通常,心内科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基础性药物为利尿剂,适合应用到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降压效果较好;β受体阻滞剂可对患者血压进一步控制,并能显著的拮抗心律失常、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能够对钙储存做出控制,使平滑肌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削弱其兴奋性,促进心肌收缩力减轻,扩张血管,适合治疗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绞痛患者,可较强的降低患者血压,并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恒定状态,且该类药物不会较大的影响胃肠功能;除高血压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能够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能预防心室肥大,使缺血损害心肌的程度降低。临床实践中,医生应针对患者病情、病程等相关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药物,如果病情相对轻微,非药物治疗可先开展,未获得显著疗效情况下,药物治疗可开展,而首选药物为利尿剂;病情中度患者除应用利尿剂外,钙离子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联用,不过联用药物时要注意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中利尿剂属于五类药品中价格最低廉的一种,属于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药物,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作用强,能够实现对患者平滑肌钙离子浓度的有效控制,减弱患者兴奋性,实现对血管的有效扩张;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有着较长的降压效果,疗效稳定,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治疗费用,部分患者很难负担,使用频率比较低;β受体阻滞剂有抗心绞痛、降低患者血压等作用,降压效果好,起效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减少患者因为缺血所出现的心肌损伤等病症。本次研究表明,在用药频率方面,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占71.7%,之后依次是β受体阻滞剂,占55.0%,钙离子拮抗剂,占36.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占13.3%,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使用频率最低,占8.3%;在用药合理性方面,氢氯噻嗪片、氨氯地平片用药频率超过1,用药缺乏合理性。

综合上文研究结果可知,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应充分利用五种药物,科学用药,发挥出药物的最大治疗价值,如此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性,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指数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姚运杰.全程化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OL].抗感染药学,2018(10):1699-1702[2019-01-02].https://doi.org/10.13493/j.issn.1672-7878.2018.10-014.

[2]洪艳.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6):190+193.

[3]朱春芳.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95.

[4]戎娜.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4):174.

[5]杨磊.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149.

[6]周之征,张若斌.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87-188.

论文作者:王俊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王俊青论文_王俊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