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 上海 普陀 200062)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普陀 200030)
【摘要】 简述舌诊在判断中风患者病位深浅、病证虚实,指导辨证施治和推测中风预后转归方面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舌诊;舌象;中风
【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324-02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客观的辨证依据,它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进退等,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舌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所谓中医望舌正是通过观察各种舌象所具有的颜色特征、物理性状以及动态变化等,并结合临床观察,从而研究出的舌象与临床病症之间的关系,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1]。如今,我们可以利用舌诊诊断疾病、指导用药、推断病情、预测转归等。中医舌诊内容丰富,舌质及舌苔的状态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至今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作为一名中医内科的临床医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舌诊应用于临床的广泛性。
所谓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2]。在此,就舌诊在判断中风病位深浅、病证虚实,指导中风辨证施治和推测中风预后转归这些方面的研究应用,总结一些我的观点。
1.判断病位深浅
中风病在《金匮要略》中记载:“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说明中风发病时,病位深浅不同,则临床表现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黄,伴神志清楚、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含糊,二便调,生活能自理,多为中经络,表明病位较浅、病情较轻。若见舌质红或紫暗,舌苔黄厚燥或无苔,伴神志不清、舌强不语、偏瘫、喉中痰鸣、吞咽困难、二便失禁,多为中脏腑,表明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由此可知,舌诊在判断中风患者的病位深浅方面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2.判断病证虚实
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初期以“标实”为主,舌象以舌质淡红、鲜红、暗红多见,舌苔以白腻或黄厚腻多见。后期以“本虚”为主,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淡或红,舌边尖有瘀斑齿印,舌下静脉曲张紫暗,舌苔薄黄、花剥或无苔。因此,舌诊在判断中风患者的病证虚实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3.指导辨证施治
3.1 风痰阻络
舌象特征:舌质淡红,苔白腻,舌体偏歪或居中。
主症特点: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脉浮数。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通络。
方药:大秦芜汤或化痰通络汤加减。
3.2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舌象特征:舌质嫩红或红绛,有裂纹,苔少而燥。
主症特点:平素时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或伴心悸、烦躁不安,口干欲饮,腰酸,肢体活动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夜寐欠佳,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平熄内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3.3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舌象特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边有齿痕,舌苔白或薄白,舌体偏歪、痿软、颤动或舌缩。
主症特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肢体拘急,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脉细涩或弦细。
治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3.4 阴阳两虚
舌象特征:舌质淡红,苔少或剥脱或光镜无苔。
主症特点: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气少懒言,倦怠乏力,脉弦细而缓。
治法:大补阴阳气血。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3.5 腑气不通、痰热互结
舌象特征:舌质红或红绛,舌苔黄或厚腻或黄厚腻,舌体偏歪、强硬或舌缩,如浮尘积粉而无根。
主症特点: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大便秘结,或痰多,舌强不语,或神昏谵语,脉弦滑数。
治法:化痰降浊,通腑泻热。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3.6 肝阳上亢
舌象特征:舌质暗红或红绛,舌苔薄黄、厚黄或燥黄,舌态正常或偏歪。
主症特点: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以上是我总结的中风的主要辩证分型以及其所具有的舌象表现。舌象是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方法中的重要辨证指标,根据上述总结,再次证明舌象在中风辨证论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3]。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乃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可见,舌通过经络与心肝脾肾直接相连,心、肝、脾、肾的病变也必然会引起舌的变化,而舌的变化亦能反映出主要病变脏腑。因此,舌诊在中风病辩证论治方面的研究应用,给予了临床很大的指导作用。
4.推测转归及预后
中风起病急骤,变化多端,转变迅速,故而中风患者的舌象变化也最为明显。根据中风的舌象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疾病的转变规律,因此舌诊在中风病的转归预后方面提供了很多启示。若舌体滋润鲜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则表明气血调和、血脉通畅、预后较好;若舌质由红绛或紫暗转淡红,舌苔由厚腻变为薄白或薄黄,则表明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预后良好;反之,若舌质由淡红转红降或紫暗,舌苔由薄白变为黄腻或干燥起芒刺,或无苔,则表示病情加重,由浅入深,预后不良。若舌苔逐渐脱落,渐至舌光无苔,是气阴两伤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说:舌质正常则病情轻浅,预后良好;舌质红或红绛或紫黯,少苔或无苔,则病情深而重;病情危重时舌质出现红绛或紫暗,往往预后不良;舌变紫枯者则为死兆。同时,舌体舌态变化亦可判断中风病的转归预后,即若舌体柔软、活动自如,则预后较好;若舌缩不伸,则预后不佳。
总之,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指导现今临床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风患者或昏迷不能言,或舌强语蹇,通常为诊治带来较多的困难,临床观察和实践证明,以验舌为主,辨治中风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客观指标。目前在临床治疗中,舌象作为反映脏腑气血功能及邪正盛衰的客观指标,尤其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相信,随着医学的现代医学的发展,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会获得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书河,郭爱银,刘梅.中医舌诊中舌色的色度学特征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4:323-326.
[2]郭睿,王忆勤,颜建军,等.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7:642-645.
[3]施斌,徐海珍,谢建群.浅谈中医舌诊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J].国医论坛,2008,6:22-24.
论文作者:姚旗欢1,郑敏宇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舌苔论文; 淡红论文; 方药论文; 半身不遂论文; 歪斜论文; 中医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