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宫颈癌三维适形补量放疗的临床可行性论文_何池泉

何池泉

(赤峰市医院 024000)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癌三维适形补量放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9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方案采取常规体外放疗+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组方案采取常规体外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临床可行性。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80.0%,对照组5年生存率68.9%,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有利于提高5年生存率,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 宫颈癌;三维适形补量放疗;临床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055-02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首位。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放疗适用于宫颈癌的所有期别。约7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治疗措施中包括放射治疗[1]。我科对90例宫颈癌进行了分组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所有病例均首次治疗,均行宫颈活检病理确诊、B超、CT或MRI检查证实原发及所有转移灶。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平均年龄(49.5±9.7)岁;对照组45例,平均年龄(50.2±10.1)岁。两组病人资料(P>0.05)。

1.2 治疗方法与靶区勾画

所有外照射均采用广东威达公司产6-MV医用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两组均先行外照射,具体方案盆腔前后对穿野照射,设野范围上至第5腰椎上缘,下至闭孔下缘,两侧至骨盆外1~2cmo 2Gy/次,1次/日,5日/周,骨盆中平面剂量达40Gy。治疗组:外照射4周后加用三维适形放疗,CT下定位,病人仰卧在体部固定框架及真空塑形负压袋上,腹部加腹压带,减少腹部动度。平静呼吸下螺旋CT增强扫描,层厚5mm,连续扫描[2]。选择4~6个非共面照射野,采用DVH对靶体积及敏感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进行评估,9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每周5次,每次2~2.5Gy,推量:25~35Gy,总剂量65~75 Gy。对照组:外照射同时加用腔内后装放疗,腔内治疗当日不做体外照射,外照射每次2Gy,每周4次。后装机为北医研究所生产的192lr;1次周,5~7Gy/次,后装补量A点剂量30~35Gy,总剂量70~75Gy。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判断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CT证实原发及所有转移灶均完全消失,并至少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的乘积缩小>50%,并持续4周以上;好转(MR):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但<50%,且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病变进展(PD):不符合上述情况[3]。总有效率(RR)=CR+PR。

1.4 随访

主要通过患者回院复查进行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满5年。个别未能来院的通过随访信、电话了解病情变化及生存情况。治疗组1例失访,对照组2例失访,随访率96.7%。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近期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CT,治疗组RR 77.8%,对照组RR 80.0%,两组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子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上多采用放疗、手术或综合治疗。常规放疗以腔内照射与体外照射配合应用,是国内宫颈癌放疗最早、最经典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案也是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对宫颈癌患者认可的治疗方案。但是,这种放疗方法的放射治疗区域中包含了更多的直肠、膀胧、小肠和骨盆骨髓,限制了剂量的提高,影响了疗效,而且易发生消化系、泌尿系、骨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腔内放射治疗也存在操作不易规范,容易造成机械损伤、腔内放射源定位不准确等弊端。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改进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放射治疗进入精确放射治疗时代。三维适形(3DCRT)因其适形度好、肿瘤剂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被运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本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88.9%、80.0%与95.6%、86.6%、77.8%。两组比较生存率1、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补量治疗宫颈癌操作简单易行,治疗精确,提高了肿瘤剂量,治疗反应轻,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高,同时避免了繁杂的腔内照射操作,远期生存率可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颖,刘毅,陈红雷等.三维适形放疗后程补量照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4):83-84,85.

[2] 牛东升,孙丽敏.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708-3709.

[3] 张如楠,王倩青.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13):63-64.

论文作者:何池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分析宫颈癌三维适形补量放疗的临床可行性论文_何池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