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灏炜
佛山市劲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这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特别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与推广的进行,一方面对电网运行现状能够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也可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好稳定性。因此,电力建设单位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探讨,确保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行期间,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稳定电能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人们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给电力运行系统提供了一定支持,尤其是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确保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而且也很好的解决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加强对电力自动规划技术应用的探讨是必要的。
1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意义
1.1 提高运行能力
在电力工程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从时间、范围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通过该方式完成对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网络化控制处理,从而使电力工程在应用过程中的运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从信息角度入手,完成对系统技术和设备的合理设计,优化电力工程的整体能力。
1.2 提升安全性
目前在电力工程中采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工程于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进行自主检测,同时,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处理和函数模构建,完成对紧急预计方案的处理,对故障造成的危害进行合理处理[2]。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合理应用,完成对电力工程运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存储,从而为各项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1.3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在电力工程系统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价值来看,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进行合理应用,完成对各项数据内容的处理,从而预测故障,完成相应的检修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可以完成对电流、电能输出等各项内容的自动化监测,并且能够准确、及时的对运行的稳定性进行数据模型监测,为确保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提供支持。
2 电力工程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 现场总线技术
在点现场总线技术进行应用期间,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机械仪器和控制设备合理的连接起来,同时,还应当将相关计算机和智能化传感器连在一起,通过该方式,达到维护数字通信项目的效果,为后续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注意的是,在现场总线技术进行应用期间,也可科学控制电力工程项目,从而确保机位和前置机械配合效果能够达到最优,通过控制器仪器,整合电力系统,从本质上提高工作效率。在项目处理过程中,对现场总线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对系统进行合理的交换与共享,满足数据在多元化方面的具体需求[3]。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与互联网技术向结合,从而顺利的开展相应的工作。电力工程建设期间,应当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落实,通过该方式,保证电力系统的和谐发展。
2.2 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
无功补偿和低压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借助信号和电容器完成相应的补偿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补如果无法有效落实,将会出现欠补情况,情况严重时,将会导致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运行受到影响,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而通过对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进行应用,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了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数据库技术指的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在电力工程领域自动监控,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象技术。(2)主动功能。由于技术中还有对象技术,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触发机制,在运行运行过程中,触发技术中的主动对象功能时,能够完成对数据库智能化的动态监控与管理,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数据内容的准确性[4]。原理如下: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功能进行合理应用,合理应用各项函数,从而实现对电力自动化的合理应用,进而引发触发机制,完成对的数据库的有效监控。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电力行业中,对象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合理应用,并且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2.4 光互连技术
在控制系统中对光互联技术进行应用,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机电装置进行控制,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会受到电容情况的影响,完全能够达到监控的具体要求。通过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通过电子信息传播,能够对编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弥补,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处理,并且可以对数据库原本的价值进行挖掘,通过该方式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3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发展
传统电力工程是指与电能生产、输送、分配等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相关的工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力为能源的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一些高精密单位和企业,都对电能的标准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电能质量,要将传统的发电、输电都转换为自动发电、输电、配电一体式,从而为相应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5]。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落实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计划,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不成熟,因此,要做好相应的探讨分析。由此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势必会成为投资和发展的关键内容。
3.2 信息共享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采集范围和频率都造成看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从本质上来说,数据系统采集系统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例如,远程终端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时,因为缺少独立处理能力,而子系统相互独立,这将会导致信息的收集出现重复现象。由此可见,电力行业应当加强对信息共享的重视,这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未来的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趋势。
3.3结构多元化
现阶段,常用的集中式电力自动化系统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具体发展需求,在系统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电力自动化系统结构在应用期间,无法拓展的局限性将会变得尤为明显。对分布式结构的合理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集中式结构在应用过程中的都有主机控完成的“不合理”模式,采取分散处理,这样能够提高吞吐量,从而使结构拓展得到简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旧技术结合的新型系统结构,并且系统会多元化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依据电力工程的具体需求,与电力自动化技术向结合,通过该方式完成对电力工程的优化与改进,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整体运行的合理性,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龙伟.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8):85.
[2]李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20-21.
[3]杨轩.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7(27):133+131.
[4]王绍强.浅议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7):224-225.
[5]杨菁华.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7):100-101+104.
论文作者:许灏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稳定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