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结构性失业引发的对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5-0019-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初劳动保障部对全国25个省46个县、24个大中城市的2655家企业的招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基本满足的占53.2%,全部招满的占31.7%,不足一半的占15.1%。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用工情况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企业招工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用工开始注重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求职的外出务工人员满足不了工作岗位要求。据统计,企业新增岗位对文化程度的要求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7.9%,其中要求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3.8%;新增岗位对技能水平的要求是初级工以上技能水平占37.3%,需要达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岗位为9.2%。而我国农民工的现状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5%,其中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占45.3%,接受过不超过15天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则更少,仅占13.1%。因此,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低技能或无技能,仅凭简单劳动力,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加快发展,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
(一)以“三农”为基点——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包括城市和乡村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小康。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农业不稳,整个国家就不稳定;农村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整个社会就不能和谐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目标由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转向突出质量和综合效益,并向多样化、高品质、生态型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转向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村经济结构由侧重一产转向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农村人口城镇化、非农化加快,城乡差距缩小。这些转变使得农民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农村,与农村经济社会紧密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结构的转变,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产业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上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和农村发展需求的实际,培养目标需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设置专业,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特色鲜明,同时注重实践教学,把职业技能培训及新技术的推广纳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
(二)以“农民”为主体——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需要出发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1] 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且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而培养新型农民,离不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落实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世界著名职教专家福斯特曾经指出,农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而非学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要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他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以农为本,确立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主旨,立足于市场经济,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趋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在家里开展与其发家致富相关的实用技术推广;另一方面使农村职业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使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
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我国农村现有4.8亿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未来5-15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发生明显变化,要实现数亿人次的顺序转岗,特别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大职教观,积极拓展市场。农村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职业学历教育的生源市场上,而应从大职教体系的市场角度去发展,尤其关注非学历教育的短期职业培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使学历教育与培训协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不断提高师资素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主动适应市场,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作好专业设置与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要“学有所用,适销对路”。一方面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培训,造就高素质的在职人员队伍;再者还要加强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再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本地的市场需求上,应既满足当地经济社会需要,也要满足更大范围区域需求,为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劳动力流动提供有效培训服务。
(四)以和谐为目标——办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
早在上个世纪初,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就提出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整个的人”,即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温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得到教育。”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平民教育,实现教育的公益性,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教,充分发展,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所谓平民教育,就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它注重每个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目前,收入的差距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除了平民百姓之外,还有许多生活在都市下层、贫穷山村中的群体,包括农民工等。因此,首先,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要考虑的是平民的时间(此处“平民”指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平常都在工作,有的在工地,有的在工厂流水线上,有的在服务场所,通常,他们的上班时间都比较长,他们“法定”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十二个小时,而且还没有周末的概念,正常的至多星期天休息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他们的教育服务就只能在他们的下班时间进行,可以采取一些函授或者夜校形式的培训。其次,需要考虑的是上课地点问题。农民工一般都居住在郊区,所以教育服务的地点应该选择在他们工作和居住地方附近,不宜太远。因为他们上班本来就很累了,还要他们走很远的路去听课学习是不现实的。最后,还要考虑课程设置不仅要与平民的生产生活相关,而且还要通俗易懂,应以案例为主,即所谓“知识平民化”。这些课程需以平民的兴趣为出发点,同时又可提升平民志趣并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有帮助。
收稿日期:2008-04-21
标签:农民论文; 文化程度论文; 结构性失业论文; 农村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