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论文_罗宗进

探讨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论文_罗宗进

(汕头市中宏电力工程安装设计有限公司 515000)

摘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网配电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农村对用电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农网配电线路改造,注重农网配电改造的设计工作,完善农网配电线路,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就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改造;设计

1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要求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注重统一规划,要把农网改造纳入国家电网建设工程中,对于农网的建设和改造,要结合农村的生态环境、农耕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要做到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生活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改造。在建设改造过程中,要将原有电网设备的使用效能提升至最大,有条件扩建增容的地方要先考虑扩容,即针对原有电网及输电设备的问题如接线方式、供电半径等进行改造。对于扩建增容不能解决的则考虑新建,这要求对变电站布点、配电线路路径选择等做出新的规划和设计。

2农村电网配电线路改造与设计

2.1供电电网的划分

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农网建设规划区内的人口基数、供电面积、负荷基数,原高、中低压配电网情况等原始数据,并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改造所规划的负荷进行供电区域的划分,即将农网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35kV的高压配电网区,再划分110kV配电网区。而10kV中压配电网区的划分则根据高压配电网区设计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各配电区域不相互交织重叠,并承载一定的供电负荷。

2.2配电网的接线方式选择

农网接线应当遵循简单、稳固的原则,其接线方式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能否安全稳定、高效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对变容器等配电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安装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于县城高压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接线方式应选择单回线环网型,要保证至少有两座高于35kV电压的变电所为其供电,以防在该配电网中一架空线路或一组变压器运行故障时,该电网仍能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对于10kV中压配电网而言,过去通常采用“放射型”“干线型”等一些无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农网改造对接线的要求是向“环网型”等有备方式发展,特别是像县城等规模大、用电负荷大的地方,其配电方式宜采用手拉手环网型,以保证电网稳定高效运行。而低压配电电网通常采用放射型的接线方式,即是以变压器为中心分线入户。

2.3配电线路的路径勘测与定位

(1)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

根据用户分布点,合理选定接户配电箱的安装位置,一般装设在线路引接点30m内。这样,配电变压器和接户配电箱安装位置确定后,到现场选择路径,选择路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与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不占或少占农田,以便于机械化耕地。同时,与农业机械化、道路规划等协调配合,以避免迁移线路。②为了减少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降低工程造价,便于施工、运行和维护等,线路路径应尽量短,跨越转角少,低压主干线还应靠近道路侧,但不得影响村道的交通。③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线路路径应避开易受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场院和仓库,以免发生因碰线、断线等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此外,应考虑电力线路对弱电线路的影响。

(2)杆位测定

路径确定后,测量杆位。首先确定线路首端和终端杆的位置,当遇地形限制或用电需要时,要确定转角杆的位置。这样,根据首端杆、转角杆和终端杆的位置就把整个线路分成几个直线段,然后测出每个直线段的长度,均匀分配档距,一一确定直线杆的位置。首端杆、转角杆、终端杆的位置确定首先要考虑拉线位置是否合适和有无能挖拉线坑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杆位确定应尽量避免影响当地群众和考虑接户配电箱的电源进出线是否合理方便。同时,应考虑线路档距:10kV配电线路在村庄不应大于50m,非居民区不应大于80m,个别地区因地形限制,最大不得超过100m。0.40kV配电线路一般为40~60m,最大不应超过60m。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交叉跨越及接户线的需要,线路档距可以减小。为了得到较大的交叉跨越垂直距离,当新架线路从被交叉跨越物上面通过时,在保证倒杆距离的情况下,电杆应尽量靠近被交叉跨越物。若新架线路在被交叉跨越物下方时,交叉点应尽量放在新架线路的档距中间。

2.4架空线路档距、杆塔位置的确认

2.4.1架空线路档距的确认。在配电线路路径确定后,要根据现场勘探、测量确定整个路径的起止点位置、架空线路档距、杆塔位置、转角等。架空线路档距主要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其间架空线路的机械荷载直接影响其本身的长度、弧度以及张拉力,而杆塔的位置又由架空档距直接确认。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的10kV中压配电网架空线路的档距为60~100米,若遇到河流、山丘等特殊的地形条件档距可以增大至100~200米,若经过高山大岭档等较特殊的档距可增至200~600米。对于低压配电线路,其架空线路水平档距通常要控制在50米内,遇到特殊的地形等因素影响可以增加10米,架空接户档距则要控制在25米以内。

2.4.2杆塔位置的确定。杆塔的位置要根据路径和档距确定,要先设置好电网起止端、转角处的杆塔,再依次确定其他杆塔位置。在杆塔位置的设置上尽量不影响人民的生活、劳作,在线路跨越交叉物时,为保证最大的交叉跨越距离杆塔,应尽量靠近被跨越物,杆塔宜选用混凝土电杆,杆塔的高度对于10kV中压配电网不应小于10米,对于低压配电网不应小于9米。

2.5导线截面的选择

对农网原有架空线路的改造,其导线截面的选择要与原线路相匹配,若新建或重建整条线路,则要综合考虑导线长度、负荷大小以及电损情况等因素,确保改造线路符合实际所需,安全高效的运行。对于35kV架空线路,其线路截面原则上要大于120mm2;对于10kV架空线路宜采用铝绞线或是铜芯铝导线,其导线截面选择根据导线所处线段而定,主干线段截面按照120mm2、150mm2、185mm2、240mm2四个系列选择,次干线段截面按照95mm2、120mm2、150mm2三个系列选择,分支线段截面应在原则上要按照50mm2、95mm2系列选择;而低压架空导线则宜采用钢芯铝导线、钢芯铝导线、铝芯绝缘线,输电线路为三相四线的导线截面要大于50mm2,输电线路为单相二线的导线截面要大于35mm2。

2.6对于绝缘子、金件的选择

绝缘子、金件等配件的安全性能应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35kV架空线路为例,其绝缘子的选择要考虑路径所处环境特点,若线路设备所处环境污秽等级为0到Ⅱ,可选用瓷和玻璃绝缘子;若处在Ⅲ、Ⅳ级环境中则宜选用大爬距绝缘子或复合式绝缘子;其金具宜选择机械强度不小于2.5的抗电磁节能型金具。

3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社会高速发展下,社会开始更多的关注于新农村的相关建设工作,为了改善我国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将“服务百姓”原则作为农网发展重点,并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推动农网建设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农网配电线路角度进行分析,对其改造和设计进行详细研究,把节省能源、经济发展作为核心,结合当地居民具体要求,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农网配电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明涛,任占国.解析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和设计思路构架[J].科研,2016(07):00209.

[2]蒋俊镰.解析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和设计思路构架[J].科技视界,2016(09):270.

作者简介:

罗宗进(1982.10.3),性别:男;籍贯:汕头;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罗宗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探讨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论文_罗宗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