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利用自体同种异体肌腱相联合并在关节镜的辅助下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镜的辅助下使用自体的腘绳肌对前交叉韧带进行修复,使用同种异体肌腱对后交叉韧带进行修复。在手术后运用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访问调查全体25名研究病者,平均随访时长为24个月。在手术之前,Lysholm功能评分的平均分数为(53.22±5.41)分,手术后访问调查评分平均为(93.21±6.32)分,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自体同种异体肌腱相联合关节镜的辅助对于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病症、关节功能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关节镜辅助;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39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因为高能运动或交通事故产生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病症比率不断处于高水平。因此,修复膝关节功能损伤,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减轻乃至避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症,最终促进关节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其他相关的关节外韧带损伤修复提供支持。选取本院自2010年4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运用关节镜辅助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手术对25名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者开展治疗,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本院在2010年4月到2014年7月前后共计收治的运用关节镜辅助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手术对25名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名,女性12名,年龄分布在21至52岁,平均年龄为(35.17±3.16)岁。病症情况:左膝10名,右膝15名;发生合并腘血管损伤的有5名,腓神经受到损伤的有7名,腿内侧副韧带遭受损伤的14名,后内侧结构遭受损伤的有13名,后外侧结构出现损伤的有7名,关节处软骨出现损伤的有8名,经诊断有明确的关节的脱位的病者有15名,半月板发生损伤的比率最高,有21名。
1.2 方法
在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中,针对诊断为血管损伤合并严重膝关节脱位的急诊病者均接受血管外科医师实施修复血管手术,在合并腓神经遭受损伤的7名病者中,经过采取保守治疗,有6名获得恢复,对剩余1名病者实施肌腱转位手术,进而对踝背伸功能进行重建。在手术实施开展之前,使用膝关节高质量MRI(1.5T以上)检查方式准确评估病者的膝关节韧带受伤情况,在手术中,病者陷入麻醉状态后,对其进行Dial实验、Lachman实验、侧方应力实验、前后抽屉实验,仔细记录病者韧带的松弛水平。在病者受伤后视病情严重程度在第二周至14周实施韧带重建手术,全体研究对象的平均开始实施为受伤之后的第6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完成手术后病者的康复处理
在结束手术之后,在病者手术处冰敷同时置负压引流40小时至70小时,使用卡盘式支具将膝部曲30°并固定,之后对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天15mg,持续3天。医护人员护理指导病者在手术后第二天进行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在手术完成后21天可以进行滑板训练以及膝关节的屈伸恢复练习,在第56天的时候病者可达到无阻碍屈膝90°、伸膝0°的状态。在第65天时病者在支具的协助下开展脚踏车和下蹲练习,缓慢练习负重行走,当在第三个月的时候屈膝程度恢复到120°。最终病者在一年后基本恢复,可进行自由的体育锻炼和各种体力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应用自身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术后健膝、患膝的评分和测量结果,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在完成手术之后,对全体25名参与研究病者进行后期的跟踪访问调查,各对象时间长短不一,总体在6个月至32个月之间, 平均时长为26个月。本研究运用Lysholm功能评分队病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评估,术前的平均分数为(53.22±5.41)分,手术后访问调查评分平均为(93.21±6.3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病者在手术之后均无相关并发病症发生,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良好,一部分病者能够进行体育活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3.讨论
一直以来,在关于病者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实施手术的时间常常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是医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经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病者受伤后第三周或第四周展开重建韧带的手术会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伴随损伤腘血管的病情则可以选择在先进行修复血管的手术5周左右之后开展。同时可以在手术之前10天左右运用滑板联系的方式协助膝关节恢复活动能力,通过相应的练习预防腿部肌肉萎缩,在难以忍受绞锁或疼痛情况下,膝关节屈膝需要达到120°以上。假如在伤病的早期就采取手术,尽管一定程度上方便在膝部关节外损伤部位中辨认修复韧带结构,但是容易带来升高关节纤维化发生比率的不良影响,同时因为膝部关节囊在损伤后尚未充分愈合,使得在手术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外漏灌洗液,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
当然,使用同种异体肌腱虽然不会产生副损伤,但同种异体肌腱蠕变性大、腱骨愈合时间长、远期松弛率也较高,目前的工艺方法制备的同种异体肌腱在生物学和力学性能上仍较自体组织有较大的差距。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组使用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相对”不重要的后交叉韧带,取得较好疗效。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当病者在发生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情况后,在手术过程中应该避免移植过多病者自体内膝关节部位韧带和肌腱组织,切取程度过大,将会导致原来已经显著不稳定的关节发生更严重的失稳现象。另一方面,在起初使用了太多的自体组织进行重建移植手术,极有可能增大后期二次翻修手术的难度。尽管能够利用病者不会发生相关副损伤的同种异体肌腱,但是必须要意识到此种方法的后期腱骨的恢复时间较长、蠕变性大、长期松弛比率较高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当前国内的医疗工艺水平生产的同种异体肌腱在各方面性能上和病者自体组织相比仍旧存在较大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面对这一情况,利用自体中的腘绳肌对前交叉韧带实施重建手术,针对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后交叉韧带使用同种异体肌腱实施重建手术,整体地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谷守滨,郝晨光,徐璐.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的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14,08:815-817+825.
[2]邵德成.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和重建手术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高石军.人膝关节后外侧角生物力学和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
[4]蒋青,陈东阳,徐志宏,孙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13,05:329-332.
论文作者:李虹霖,文华林,柳维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韧带论文; 膝关节论文; 损伤论文; 肌腱论文; 手术论文; 关节论文; 自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