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王欧[1]2000年在《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张掖市解放以来粮食生产状况的综合评估和三个不同类型区的300多户农户,及一些粮食产后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调查,对张掖地区主要作物的单项技术,综合技术,不同种植模式,及粮食产后转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从技术经济进步的轨迹来看:张掖市在1963-1978年间的农业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0.1733%。农业总收入增长量中有4.62%应归功于农业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在1980-1996年间,小麦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1.13%,玉米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3.4%;技术进步对小麦,玉米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19.24%和49.25%。从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技术方面不断加强,高产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得到重视;无机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化肥、农膜、农药广泛应用;机械技术应用加快,半机械化、机械化农具逐渐取代手工农具;人工控制环境的技术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保护资源的技术开始得到重视,节水节肥节能节地技术不断研制推广。农业技术进步已熔化渗透于劳动生产力三要素之中。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会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的农业经济的内涵性增长的关键。 2.通过对灌水、施肥、地膜等技术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可得出不同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覆膜春小麦与露地春小麦相比:前者亩灌水量在210m~3/亩左右时,亩产达604.4kg,此时覆膜春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最好。对露地春小麦来说,亩灌水量在270m~3/亩,亩产为520kg时,经济效益最好。在小麦∥玉米套作中,经济效益最佳的亩灌水量在450m~3左右时,此时亩产为673.2kg。单纯从肥料投入的角度分析,带田亩施纯氮在20kg时,亩产达900kg,此时带四种植的经济效益最好。当地膜与肥料配合作用于小麦生产时,经济效益最好的亩产为660kg,此时费用最低的氮磷亩施用量分别为14kg和8kg。从栽培 方式上讲,地膜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小麦的土地生产率、成本生产率和劳 动生产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地膜小麦的每工日产值、每工日净产值和每工日 利润分别较露地小麦增长了40.S3、43.22、43.22个百分点。可见地膜栽培具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很大的推广前景。 3.粮食生产不同种植方式的综合技术效益 (1)通过对张掖市主要的 12种种植方式比较得出玉米套种胡麻综合经济 效益最好为 115,68元,其次为胡麻八甜菜为 104.78元,甜菜、小麦//玉米的 综合经济效益也较好,分别为 81.52元和 90.90元。小麦与果园套种由于多年 果树品种退化,产销渠道不畅,就地转化增值体系尚未形成,而亩成本较高, 投入较大,综合经济效益最差为 9.78元。(2)对国营农场的综合效益分析得, 制种玉米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为180.75元,其次为制种番茄为151.57元,小 麦;‘/甜菜为 142.34元,小麦//玉米为 120.83元,单作甜菜 58.36元,单作小 麦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差为28.47元。由此看来,种子化生产是今后大型国营农 场,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农业,提高效益的主导方向。()以玉米生产成本为例, 把张掖市同全国及美国的玉米生产成本比饺得出物质费用上升是总成本的主要 原因。其中化肥费用的增长占首要位置,张掖市1978年至1996年化肥费用上 涨了6.82倍。 4.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l)在定西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下,农民的生活还是处于温饱向小康过度的阶段,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高产技 术的选择成正相关关系。()农民对节劳型技术的选择符合资源秉富程度诱导 技术创造的假设;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农户,选择节约资金型技术。()农民的 年龄与教育水平对其技术选择产生影响。年龄大的农民会选择高产技术与资金 节约型技术,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也易选择高产技术。说明在定西这个自然条 件恶劣的地区,人们还是怀着稳粮增收的心理进行农业生产。这对张掖市农民 的技术选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粮食产后转化增值的效益:()每百斤小麦加工成面粉,增值14元。 每百斤优粉加工成糕点,增值537元。每百斤玉米和小麦加工成醋,增值80 元。()每百斤玉米和小麦生产白酒增值 220元(税负较大)。()饲料粮在 养殖业中每百斤养猪转化增值88元,养牛增值仅有23元。养殖业与副食品加 工业相比较可得,粮食在副食品业中转化效益较好,其中以生产糕点转化效益 最好,养殖业中养猪效益也不错。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粮食的产后转化增值, 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6?

李全新[2]2009年在《西北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水资源稀缺制约着西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水资源的不平衡性使得西北地区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难以形成,从而制约了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空间。水资源状况、节水技术与管理制度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水资源配置效率。通常水资源具有自然禀赋性质,而节水技术进步则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配置效率。然而农业节水技术,通常要经过一定研究时间的积累才会有重大突破。因此,在资源与技术既定前提下,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外部条件主要是制度,在于制度安排形成怎样的约束与激励。立足长远,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度的创新来克服水资源的稀缺,促进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长足发展,从而推动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论文论证了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提出水资源的经济属性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水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成本内部化特性是实施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理论依据,初步建立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设计农业节水微观主体农户激励机制、研究设计农业节水宏观主体政府绿色GDP核算的体系。论文以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微观主体、宏观主体为研究对象,提出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激励农民节水行为,用经济的手段推行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用于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研究设计符合当地政府实现经济增长和节水型生态保护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实施绿色GDP的核算体制,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程度,有利于当地政府、行政官员的节水意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达到节约用水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结合西北内陆河流域张掖市研究,应用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提出构建西北内陆河流域——张掖市生态经济特区的设想,从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制度政策角度分析,采取必要的价值补偿,组建特区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保证节水制度的顺利实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生态补偿和农业节水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和实践。

魏胜文[3]2011年在《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农业的发展问题是生态系统中对人类发展具备多重功能的经济问题,这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紧迫的课题。如何在农业发展的中观层面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流域内农业生产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引导、规范到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上,在促进经济结构演变的同时形成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在宏观上形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了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张掖市为研究区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高效集约基础上的节水型农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统筹考虑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来该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拓展节水型农业的主导功能,应包括经济功能(其基本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2.现时阶段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属于过渡型农业。主要是由于①流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②农业仍为弱质产业,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体制障碍明显,影响产业互动;④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⑤投资严重不足,科技转化率较低;⑥受水资源“瓶颈”约束,产业劣势明显;⑦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⑧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综合生产能力弱;⑨农业综合竞争力弱,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比较突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研究西北内陆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西北内陆河流节水型农业的功能定位是:①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②消除贫困,为农民脱贫和发展提供机会;③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的机会;④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⑤充分利用资源与有效保护环境相统一;⑥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使农村成为观光旅游、休闲消费的新天地。3.基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在水资源制约显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促进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演进的有效选择和实现形式。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通过综合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张掖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农业发展的中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净能值产出率非常低,获得外界投资的竞争能力弱;②环境负荷率非常高,经济活动对当地的环境压力过大,甚至有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③能值持续性指数降低,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环境投入和辅助能值投入的产出能力下降。通过虚拟水测度与节水型产业结构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对张掖市节水型社会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状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张掖市农业用水系数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该区域农业发展严重依赖水资源,受水资源制约明显,农业系统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净流入的为用水系数较低的工业产品,净流出的为用水系数高的农产品,农产品的输出实际是在输出本就十分稀缺的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降低张掖市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结构调整节水和产业节水等途径,构建起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管理模式,对黑河流域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和水资源危机的化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5%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通过多种途径,构建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管理模式,是化解该区水资源危机的关键。5.西北内陆河流域实现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创新。借鉴国外节水型农业发展实践及政策启示,提出了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①构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水权补偿机制;②构建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③完善节水型农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④充分发挥项目在节水型农业建设中的载体作用;⑤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⑥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变“暗补为明补”。

王学渊[4]2008年在《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省区层面上,水资源短缺已经限制了我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一情况在粮食主产区尤为突出。因此,提高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已成为保持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然而,对于农业水资源的生产效率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尚缺乏明确的认识。本文从“生产资源配置”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生产前沿面理论,分别针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农业生产主体,综合运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产配置效率测算方法,并辅以趋同检验、回归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准确地衡量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实际状态与有效配置理想状态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效率测算结果进行分解和深入分析,衡量各主体间的效率差异,探讨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低效或无效的主要原因,重点考察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对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考虑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选择中国31个省区作为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的宏观决策单元,根据1997—2006年面板数据集,首先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宏观层面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然后进行效率的聚类区划,并运用趋同检验方法深入考察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地区间差异;另外,本章还将效率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率、可处置效率和技术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求各省区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关键影响因素。第二,农户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西北地区432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SFA和DEA方法评价农户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进一步将测算结果分解为:规模效率、可处置效率和技术效率,并估计农户的水资源生产成本效率,最后利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水短缺条件下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微观层面影响因素。第三,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对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产权和价格理论,分析水权制度、水价机制与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关系,根据农户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测算与分解结果,对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来具体考察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对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省区和农户层面的农业用水均处于低效生产配置状态,水资源过度使用问题严重,在产出及其它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我国农业生产年均最大可能节约的用水量为1123.75亿m~3,综合来看,31个省区的单位面积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均值不足0.6,被调查农户的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均值约为0.3;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随时间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转折点为2002年,其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但不会无条件地缩小,区域性特定条件是影响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趋同与否的重要因素;较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改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强水投入的自由处置性可以更大程度地节约有限的水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禀赋、种植结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水方式、水价和农民收入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业水资源的生产配置效率水平;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推动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提高,排他性较强的水权安排促进水市场的发育,使水价由行政控制逐步向市场调解转变,竞争性的水价机制通过成本的变化可有效地激励农户的节水行为。因此,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调控,增加农业节水的制度与资金支持,促进农户参与灌溉管理,优化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扩大市场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提高。论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生产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给予明确定义,采用在系统描述水资源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生产配置效率”指标;(2)从省区和农户两个层面对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进行深入考察,并重点分析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对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影响,为政府宏观调控、节水激励措施选择与水市场的良好运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3)采用各具优劣势的SFA和DEA方法,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检验比较分析两类方法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沈满洪[5]2004年在《水权交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水权制度改革,水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水权交易制度。解决中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是重大的时代课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可供研究的水权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因此,本文以中国的案例分析为基础研究水权交易制度。 通过黑河流域“均水制”案例论证了中国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需要依靠上级政府的力量而无法利用市场机制。上级政府的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偏好状况并需要强制力予以实施。在初始水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水权交易终将出现,并将提高水权配置效益。区域水权制度的安排可能可以利用“自主治理”机制,但取决于区域或流域范围的大小。在小区域或小流域范围内也许既不需要政府也不需要市场,但在大区域或大流域范围之内必须依靠政府主导。 通过东阳义乌之间的水权交易案例求证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是一种由政府特别是区域政府推动的“中间开花型”模式,也就是说,水权制度创新属于政府推动型的改革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间水权交易同样是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理性选择,产权模糊前提下的水权交易离不开政府推动,需求拉动是政府间区域水权交易的主要动因。 通过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张掖市下属的洪水河灌区与梨园河灌区两个灌区水权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揭示:用水户间水权交易要以明晰并且稳定的水权为前提,通过制度设计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交易双方互利的效果。从交易的潜在效益判断,水权交易不会停留于农户之间的交易,必然走向产业与产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而要突破现行的临时性水权交易,必须延长水权期限,提升水权交易中介机构的层次。 通过上海市阂行区水污染权交易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水污染权有偿出让这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由水污染权交易价格的决定类推到水权交易的价格决定,得到的结论是,在总量控制和水权明晰的情况下,水权价格的决定无需政府干预。即使初始价格为零,即使初始价格偏离了均衡价格,市场机制的作用都能够导致均衡价格的出现。相反,如果政府人为地既控制数量,又控制价格,恰恰会阻止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市场机制在水权价格的决定中同样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本文在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和理论观点上均有所创新: 第一,提出并论证了由一级水权交易市场—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二级水权交易市场—区域政府之间的水权交易和三级水权交易市场—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所构成的“中国多层次水权交易制度”框图模型。从一级水权市场到三级水权市场,政府管理成本呈现递减趋势,而市场交易成本呈现递增趋势。因此,一级水权市场的制度创新重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防止政府失灵;二级水权市场的制度创新重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力求扬长避短;三级水权市场的制度创新重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防止市场失灵。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机制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替代性制度安排;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机制是防止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监督机制。该模型比现有的“统一管理论”、“官督商办论”、 “准市场论”、“纯市场论”和“自主治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第二,通过案例分析所创建的水权方程、水权交易社会净收益函数和水权交易的交易成本函数。水权方程表明:水权总量等于生态水权、生活水权与生产水权之和。该方程有效地解释了不同水权的相互侵占及其水权交易的潜在可能性。水权交易社会净收益等于内部净收益与外部净收益之和。该函数通过内部收益、外部收益、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等变量的函数构造,既解释了己有水权交易发生的原因,又揭示了常规情况下水权交易的约束条件,得出了“水权交易是既定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选择”的结论,并且要求约束条件的“硬化”。水权交易的交易成本是市场范围的大小、交易双方用水边际收益的差额、合约签订的方式、水利技术的水平、监督组织的效果、仲裁组织的效果、社会的治安状况等变量的函数。该函数揭示了水权交易能否开展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水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降低交易成本。第三,基于科斯定理提炼出了水权定理:如果交易成本足够低廉,那么不管初始水权如何界定,水权主体之间的自愿协商及交易活动必然导致水权配置的最优。反之,如果利用市场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那么,市场以外的制度的介入是必要的,只要保证水权配置的净收益大于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初始水权的界定方式取决于水权需求的结论,即:当存在一个来自上级的强制力的情况下,如果水权需求是存在外部性的生态用水需求,那么,往往需要上级政府来裁定并提供保护;如果水权需求是不存在外部性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那么,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协调。当不存在来自上级的强制力的情况下,水权界定方式取决于水资源争夺各方的谈判能力和军事实力。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必然涉及水资源领域,水资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涉及水权问题,水权制度的改革需要水权理论的指导。本文有望为中国水权制度的改革和水权交易制度的建

曹瑾[6]2008年在《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实现生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缺乏对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将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共进。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地带,是河西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生态、地理区位造就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本研究以能力建设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农业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甘肃省张掖市2000年~2006年农业资源、环境、生产、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系统性原则,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张掖市2000年~200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县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06年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态势总体表现良好。(2)张掖市农业生产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相同,都在持续增长,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趋势在不断下降,说明张掖市农业采取的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今后的发展将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制约。(3)2006年张掖市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大小排序为:甘州区>肃南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进一步分析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长时段限制因子为:水资源缺乏,农(业)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人口规模大;中时段限制因子为: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短时段限制因子为:人均草地资源减少幅度较大,农业人口比重过大,抗灾率低。研究认为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该遵循坚持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坚持整体推进、坚持完善提高等原则,突出全市及各县(区)的建设重点。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环境污染;(3)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保产能力。

陈贵宝[7]2000年在《张掖市农业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持续农业是在对现代传统农业的副作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经过积极尝试和探索而由西方人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思潮,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在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石油农业,替代农业,生态农业,精久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中相对最新,最理想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农业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广泛的探讨。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绿州农业,其可持续性又如何?本研究以张掖市为实证,以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接合,对张掖市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查分析研究。 研究认为,随着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张掖市农业可持续性(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逐步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得到了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度提高,粮食总量由1983年的202765吨增加到1996年的31359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83年的625公斤提高到1996年的914公斤。农产品商品量和商品率也逐年提高,1996年商品率达到64%。种植指数由1975年的111%提高到1999年的165%。二是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88年的30192.43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138050.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230元提高到1998年的2842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农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养殖,加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农牧比例由1983年的8:1下降为1997年的2:1;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二,三产业由小变大。三是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林草覆盖率提高,分别由1975年的4.1%,2.04%提高到1999年的8.8%,29.8%;土壤肥力逐年提高;土壤盐渍化,沙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病虫害防治能力逐步增强。 然而,在张掖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紧缺与浪费(水资源利用率低);单一低效的粮食经济(农 业结构不腋X水源涵养林减少,祁连山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草场超载退化; 农田防护林网更新缓慢,抗风灾能力弱;土地利用率低(林草覆盖率低入谁 风蚀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滞后浓业产 业临础酸L工恻农业的反哺能力差等等.为了进一步弄清每个问檄间 的相互联系,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雌径,本文采用了一种 新型的分析施一“问题树”分析法,对张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潜 力和目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渊: ①从教育与科技人手,提高劳动者文化与技术素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 础.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化龈,增强工侧农业的反哺能力. ③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增加水利资源及其利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④以提高地利用率为突破口,调整农赃种舢结构,改善农赃态环境,提 高农业经济效益.

张一鸣[8]2015年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三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三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三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权金鹏[9]2004年在《张掖市灌溉农业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试图从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出发,对张掖市绿洲灌溉农业区,特别是对祁连山地农牧交错过渡地带高台、临泽、甘州和地处内陆河灌区黑河沿岸的山丹、民乐等不同生态地理类型展开调查研究。其中,甘州、临泽、高台正处于世界玉米带产区,秸秆资源十分充裕,从合理配置资源和肉牛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结合中央、省、市产业政策调整的实际,把发展肉牛业为重点的草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乃张掖市今后发展的产业方向。本研究客观实在的提出了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饲养分散、兽医卫生条件差,环境控制、科学繁殖育肥等技术没有有效推行,肉牛品种单一,屠宰率低、胴体品质差,生产水平落后,饲料利用率低,养牛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从资源优势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主张引进和选育专用肉牛品种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莱和肉乳兼用品种南得温开展三元杂交,在灌溉农业区大力推广应用品种配套、暖棚工艺、舍饲精养、饲草料加工调制、过瘤胃蛋白技术、早期断奶、快速育肥、环境控制、兽医卫生、屠宰加工销售等综合配套技术。培植以繁殖经营农户养母繁犊、育肥经营农户购犊育肥、公司集中育肥屠宰销售的“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把规模化育肥场户作为肉牛育肥的科技推广示范和培训基地,使良种、良料、良舍、良法、良医等五良技术得到有效集成配套,实现肉牛产业从繁育、饲养、兽医卫生到屠宰分割、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建立以肉用为主、肉乳复合经营为特色的优质肉牛产业化运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养牛业由役肉兼用阶段向肉用阶段过渡中存在的品种、技术、经营方式落后和养牛效益差的矛盾,提高肉牛产业整体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建资源高效利用,物质能量在更高层次上不间断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模式,为同类地区发展肉牛产业作出典型示范。

冯金[10]2010年在《张掖市粮食产量波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49~2005年张掖市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中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两个指标分析张掖市粮食产量波动规律;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选取1995~2005年数据,应用DPS软件,对影响张掖市粮食产量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周期短、波动幅度比较稳定的特征.将研究期划分为10个半周期,扩张期略长于收缩期,在未来的周期变化中仍然以增长为主;其产量波动受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受灾害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建议,以期能引起决策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D]. 王欧. 甘肃农业大学. 2000

[2]. 西北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全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 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魏胜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11

[4]. 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D]. 王学渊. 浙江大学. 2008

[5]. 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 沈满洪. 浙江大学. 2004

[6].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D]. 曹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08

[7].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性研究[D]. 陈贵宝. 甘肃农业大学. 2000

[8]. 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

[9]. 张掖市灌溉农业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权金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10]. 张掖市粮食产量波动分析[J]. 冯金. 河西学院学报.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