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完美结合,丰产无忧_农业论文

良种良法完美结合,丰产无忧_农业论文

良种与良法完美结合,高产无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忧论文,良种论文,高产论文,完美论文,良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同样,在农业生产上,良种和良法做到完美的结合,才能取得高产,夺得高效。近年来,黑龙江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逐年上升,在选育好品种的同时,高产栽培技术也应得到大力的推广,结合目前的栽培模式,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马铃薯育种室主任王立春就马铃薯品种克新19号与其配套的马铃薯大垄(80厘米)高产栽培技术教授给广大种植户,希望农民朋友可以多得高产。

所谓大垄是指垄底宽80厘米以上、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主要相对于目前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垄体宽70厘米以下的“窄行”垄而言的。

主要栽培技术(本技术针对马铃薯克新19号)如下:

茬口选择及整地要求

选地:选择开阔、少障碍物、落差小地块,土质肥沃疏松,易于排灌的地块,无普施特、豆磺隆等农药残留,耕层深厚的微酸性pH(4.8~7.0)土壤,前茬不能为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茄科作物。

整地:马铃薯90%的根系分布在30~45厘米土层内,活土层深厚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充分吸收水分、养分。同时也有利于块茎的形成与发育。以伏秋整地效果较好,深度45~50厘米,整地深度为40~45厘米,应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30吨/公顷,要求整平耙碎达到播种状态。

应严格按照种薯生产程序及标准,选择一级脱毒原种,坚决淘汰那些尖头、裂口、变长、畸形、表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凸出等不良形状的块茎。亩用种薯130公斤。

困种:播种前半个月于室内困种催芽,在10℃~13℃散射光条件下进行催芽,一般机械播种前芽长控制在0.5厘米,人工播种1.0厘米。

种薯切块与切刀消毒:种薯切块应在播前2天进行,切块大小40~50克,通常切块从块茎顶部开始,切成楔状,顶芽要一分为二,每个切块应含1~2个芽眼。切块时要淘汰病、烂薯。切刀消毒可防治病害传播,常用消毒药剂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75%医用酒精。

拌种:药剂拌种可以杀灭薯块表面病原菌,有助于切面愈伤,可用甲基托布津0.5%+甲霜灵锰锌0.5%+过氧化钙90%混合拌种,也可用0.1公斤40%多菌灵+0.05公斤58%甲霜灵锰锌+农用链霉素3克+5公斤滑石粉。拌种后应保存在通风良好,须在温度17℃~20℃、湿度90%、通风好的环境中存放2~3天,进行伤口愈合。

一般在当地终霜期前20~30天,当10~1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常7℃~8℃即可播种,但最适条件是温度13℃~16℃,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时出苗最为迅速,当土壤水分低于40%,应坐水播种。

采取深翻(40厘米)垄作(80厘米)栽培,垄底宽8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高25厘米,要求点播,开沟、施肥、点种、合垄、镇压作业一次完成,开沟深度为7~12厘米,底肥位置保持种薯稍下方2~5厘米。覆土厚度为10~15厘米,亩保苗3800株。

合理施肥能够保证养分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在制定施肥计划时应考虑马铃薯施肥特点、肥料特性及当年利用率,还应对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测定,本项目亩施基肥:尿素20公斤/亩、二胺15公斤/亩、硫酸钾25公斤/亩。后期根据田间长势情况追施马铃薯专用肥及叶面肥。

封闭除草:用异丙甲草胺+嗪草酮(用量按照说明书进行)播后苗前封闭除草,若遇大风、降雨或预计三天内有雨,则延后喷除草剂,注意即使不喷也不要冒险喷除草剂,使用喷药机时,做好喷药机喷嘴流量测试,配好药剂浓度,计算拖拉机行进速度。注意发生任何故障,拖拉机必须开出地外再作处理,防止停车在固定的地方使过量的除草剂洒造成药害。

中耕培土:苗全后10~15天,第一次培土;苗全后20~25天,第二次培土;花期前结束第三次培土,每次培土厚度5厘米。

及时灌水:在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等阶段,当土壤异常干旱时,影响幼芽出土,必须及时进行灌水,促使植株长相达到丰产的最佳状态。灌水量视旱情调整灌水时间,灌水前要了解天气变化,预防灌水后下大雨发生涝灾。一般2~3次,灌匀灌透。

晚疫病防治:晚疫病是黑龙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药剂防治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喷药方法:根据历年晚疫病发生规律,通常第一次喷药不能晚于7月15日。预防期可以7~10天喷一次,防治期必须7天一次。

需用药剂:保护剂:瑞凡、科佳、达科宁、进富、大生M-45、可杀得、多宁。治疗药剂:甲霜灵锰锌、阿米西达、银法利、抑快净、杀毒矾、金雷、烯酰吗啉、克露等,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整个生育期防病7~9次。

杀青能够促进块茎成熟,减少收获时损伤,减少贮存腐烂。通常收获前2~3周刹秧,方法有机械刹秧、人工刹秧和化学刹秧。化学刹秧可用克无踪3000毫升/公顷、敌草快900~1200毫升/公顷。机械和人工刹秧后应喷施一次防晚疫病的药剂,防治晚疫病菌从刹秧伤口进入块茎,收获时应注意温度、湿度。原料田一般要求温度不低于10℃,以免低温糖化,影响加工产出率及品质,适宜的湿度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过低易产生创伤和开裂。

(联系电话:0451-82718751)

标签:;  ;  ;  ;  ;  

良种良法完美结合,丰产无忧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