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吕彬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吕彬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073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经济及农村农业生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农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及饮食条件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在阐述和谐农村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建设“和谐农村”过程中所存在的财产分割不均、养老难及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北方的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并紧随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互惠共赢的时代,紧跟南方抱团式农村的步伐,使得昔日的北方农村绽放出更加辉煌的光芒。

关键词: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对策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印发。战略的核心主要体现在规划引领,切实加强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对不同条件的村庄,因地制宜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村庄规划的定义及重要性

村庄规划就是以乡村为规划对象,通过对村民以及周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乡村地域的特点,实现村庄个体规范化发展,提升综合规划水平,提升发展水平,做好发展方向的部署和安排,以此实现村庄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做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通过村庄规划,可以提升村庄综合发展水平,做好全面发展管理和控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对于我国综合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村庄规划的机遇与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说明国家已将乡村振兴提高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村庄的建设发展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长久以来,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对称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全国各地村庄规划逐步开展,规划编制率逐年提高,但村庄规划的实施却没有真正改善农村地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因为缺乏合理规划,粗放型发展的村庄出现空闲地和荒地,导致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第二,农村地区的共性问题是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主要反映在各项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缺少可持续性的统筹规划与后期资金维护。第三,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与农村实际特征不相符,常出现“城市型农村”,丧失农村的地域特色。第四,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不符合村民的需求,缺少村民的参与。第五,村庄规划实施没有正规的管理模式,造成建设时序混乱。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需要从村庄发展的根本上来探讨要如何科学编制及有效实施村庄规划的策略。

3、建设“新农村”的发展对策

3.1、小家和谐,大家团结

第一,通过组织活动促小家和谐。在活动中相互融入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法。北方农村不像南方农村,人们会时不时打打麻将休息消遣一下,北方农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挣钱,所以村里可以多组织活动。例如建立村级露天小影院、婆媳包饺子比赛等,让广大女性参与进来,既在活动中增加了婆媳之间的接触和团结心,也让女性没有更多的时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第二,增强节日意识。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把这些传统节日利用起来,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每个小家庭有更多充分的理由在一起聚会,增加增进感情的机会,不让时间和金钱冲淡了感情。第三,提高素质。改进人们之间和谐融洽,关键在于个人素质的进步。首先要切实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压底下出成绩”,保证每个人具有一定的基础教育;其次,在保证基础教育完成的基础上,实行激励政策,对每个村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进行横幅宣传和奖金,奖金分为二本,一本,985、211学校,三个不同的等级。建立村级大学生名册,考上大学的孩子可以记入花名册,把金钱的攀比变比学习的竞争;最后,经常请各种例如“刺绣、插花、剪纸”等专业的老师,进农村授课,把农村女性的空闲时间充实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准确把握规划定位

根据村庄的现状基础条件、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潜力,科学定位村庄功能,笔者认为只有确定村庄规划类型,包括聚集提升型、城郊结合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等,才能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划定村庄规划区范围,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指引。聚集提升型:位于一般农业区、一般城镇空间内发展潜力较高的村庄。此类村庄鼓励自主发展,可按照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划总量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合理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提升对周边村庄的服务能力。城郊结合型: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此类村庄已属于城镇建设范畴,应按照城镇建设的相关要求配建设施。特色保护型:位于一般生态区、一般农业区、一般城镇空间内的特色村。这类村庄以控制用地规模增长为主,有建设用地的,可适度扩张;同时,要加强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保护和村庄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乡村旅游等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3.3、改善规划方案的公示方式

目前,村庄规划所实行的公示方式通常不易得到村民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公示内容、公示方法上进行改善。首先,公示内容要少文字多图片,减少专业性过强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内容,用意向图和效果图展示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用场景化的方式表达建设要点,用条目化的方式说明建设意图。其次,公示展示时尽量放在公共空间,要以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单等方式告知村民。其三,应对规划内容进行简化性的讲解,由规划师向村民进行解释,并解答疑问。最后,在阶段性方案公示时,征集村民意见,以工作访的形式讨论规划修改方案。总之,要将被动公示的方式转化为主动公示的方式,站在村民的角度,便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3.4、变废为宝生态农村

第一,家禽集中养殖。村里每户有家禽的出资建立集体养殖区,就像仙居县白塔镇圳口村一样,政府出资,在村外建立了集体养殖小区“仙猪公寓”,村民只需按时给猪“送饭”,解决了家里苍蝇多还有臭味的现象。对于粪便处理,建立治污设施,把沼液肥料用来种菜,变废为宝。对于家庭宠物,每村引进一名到两名的宠物医生,定期检查各家宠物情况及饲养地点,按时给宠物打疫苗,确保宠物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并有专门独立的饲养空间。第二,对于卫生诊所围炉输液的问题,各级县政府应发放补助金为各村卫生诊所安空调,合并一些小诊所,实行一村一诊一安心。第三,大办农村食堂,解决农村老人对饮食结构不了解,省吃俭用,少油少盐等引起的疾病。为了使食堂的饭菜更加丰富,当地政府应每个月对食堂进行财政补贴,包管农民吃的是放心菜,用的是安心油。服用药的老人,医生直接开具食疗单,服务人员按单给菜,保证医药与食物的合适搭配。

结束语

在规划编制方法上,要尊重村庄原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村民的意愿,积极倡导村民参与。在编制内容要依据重点问题和村民需求,制定规划解决方案。在编制流程上应做到信息公开、决策公正,积极听取村民的建议。在规划实施管理方面,建议实行以村民为主体、政府主导、规划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四方共同管理的工作机制;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保障村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佳娣,陈晓明.“和谐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2):13-14.

[2]张克.新农村建设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初步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10-11.

[3]罗世寅.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9 (03):101+103.

[4]赵新战,张曦堃,屈波.自媒体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12):182-184.

[5]郭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中国市场,2019(19): 46-47.

论文作者:吕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吕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