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黄银

综述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黄银

黄银

身份证号码:320706198710200064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建筑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业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改革措施

1.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趋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工程拨款和甲乙双方的决算都离不开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此同时,它也是建筑工程投标与招标报价和工程项目造价的依据。现阶段,我国积极对建筑市场的运行以及企业的投资体制进行了调整,工程造价也开始在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形式下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体系,造价管理开始由以往的预算编制、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转变到现如今的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的轨道中来,在建筑工程当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推动着建筑工程向着稳定、健康以及经济效益优化的方向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2.2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薄弱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2.3体制不健全,难以产生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当前建筑市场交易中仍存在不正当竞争,不按规程办事,盲目压低工程造价、压缩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许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等现象。这些都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将很难与世界接轨,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2.4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上还有许多法律制度不完善情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各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层出不穷,而这恰恰是法律制度还有所欠缺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违反法律制度的行为,那么不仅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使市场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例如在招投标中的低价中标、围标、中标后的违法转包等情况,不但给业主单位管理造成困难,也给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几点措施

2.1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实行的定额定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法,标底按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或低于一定程度即为废标,其实是变相地管制了工程价格。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反对定额中消耗标准部分,相反地,这部分是宝贵的成本资料,是政府、业主控制投资、承包商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订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自主报价,业主择优定标,以工程合同使报价合法化,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工作量,据实索赔,调整支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动态管理。

2.2把握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个建筑工程的源头,是它的项目决策阶段。应在决策前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对提出的方案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工程的各岗位进行分别控制,同时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收集准确详细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生成一份翔实具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投资决策阶段,应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工程的各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挑选出最适合的,并对其再次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改进技术工艺。在此阶段,还应对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对其进行充分准备,在确定工程造价时留有一定空间,以避免突发状况对工程造价造成巨大影响。

2.3对项目设计进行优化

设计阶段对工程是否能够达到立项时预定的使用标准,是否能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变为现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能对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项目造价管理的优化,就必须从优化设计做起。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地论证和审查,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情况,并酌情加以选用,以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4对招投标环节进行优化

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应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选择提出最优方案的单位。应公开公平地对投标单位进行选择,切不可徇私舞弊。这样做,既可以通过竞争,促使竞标单位进一步优化设计、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也方便发包方找到最适合的施工单位。为提高招投标效率,工程建筑企业可建立清单定额库。每个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定额时,应充分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这样,定额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能力。在编制定额的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内的各项原则,采用现场观察测定法、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等科学客观的方法建立企业定额,并能够以平和的眼光来看待企业自身与其他企业定额之间的差距。企业定额水平的差距是由企业之间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差距决定的,想要超越别人,就必须下功夫提高自身能力。

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应建立造价指标分析子系统。造价指标包括工程量指标和工程造价指标两种,能够反映出构成工程造价的各项技术经济数据,具体来说,工程量指标反映的是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各结构材料的用量指标、工程平均造价和工程量等,而工程造价指标反映的则是工程项目中每个部分合同的金额和施工方的单方造价。造价指标查询和造价对比分析是一个造价指标分析子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时,应根据工程的相关信息查找相似的工程造价,并在找到后进行对比和借鉴,这样不仅能提高工程造价的估算效率,也能够提升其准确性。

2.5对实际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优化

实际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投资主要发生的阶段,因此,若要对工程造价实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对此阶段的管理进行优化。应加强对各工种人员的分工和管理,并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变更和签证,避免因突发事件或随机事件给造价带来较大影响。

2.6对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优化

竣工阶段是一个工程的尾声,但并不能因为此时已临近工程结束,就忽视造价管理工作。相反,本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当重要,因为此时,工程的实际造价已“浮出水面”,在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时,应对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进行科学的审核和引用,以期能够精确地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3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有直接的关系,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才能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05)

[2]陈明书.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论文作者:黄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综述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黄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