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彭明明

关于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彭明明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1492

摘要:给排水管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合理的利用空间以及充分发挥各个行业的作用,对给排水管线进行综合设计就成了管线设计的首要问题,因此其设计要符合建筑设计舒适、环保、美观的要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室内、室外、地下水的管线综合布置的问题,还要不断优化建筑给排水的综合管线设计,对建筑进行合理给排水设计,才能达到现代化建筑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要点

1.建筑给排水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注意防止各种管线交叉抢位,规范设计各种管线位置,以方便管线改扩建和维修,管线设计还要在高程上考虑与市政排水管道的衔接,确保顺坡接入。另外,平坦地势地上的建筑,污水、雨水管道坡度要适当加大,管径要加粗,使排出的污水雨水尽快排入主干管道。各种管道尽量少交叉重叠,要注意管道实际用途以及相互联系,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有充分估计。比如生活用水管道要远离污水处理管道,给水管道、循环水管道可以和热力管道同沟铺设。综合生活用水的设计供水量要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来确定,生产用水的综合用水量根据工业要求、车间任务、性质来确定,消防用水根据现行有关消防规定来确定设计供水量。

2.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要点分析

2.1综合管线材料选用

2.1.1给水管道材料

①给水管道DN为100mm时,选用的给水管道材料应该是塑料管或者镀锌焊接管,当小区给水管道DN大于100mm时,选用的给水管道材料应该是内衬的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或者塑料管;

②钢管韧性好、强度高,但防腐性能差。我国规范规定:生活给水管道应选用热镀工艺的镀锌钢管;

③球墨铸铁管是理想的给水埋地敷设管道,在我国已有不少城市选用,效果较好;

④塑料管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高、输水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是小口径给水管的发展趋势。常用给水塑料管有PVC-U、HDPE或MDPE、ABS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以及钢塑复合管。

2.1.2排水管材料

①小区内的排水管和雨水管,应该采用的管材是塑料管、承插式混凝土管或者钢筋混凝土管。现阶段,排水塑料管的使用一般是在小区或者市政道路上的管径在400mm以下的排水管道;

②在小区内部,居住区的内化粪池前的排水管道,主要使用的管材是塑料,所以大部分小区的内化粪池使用的排水管都是塑料管;

③塑料管的质地轻盈,抗腐蚀力度高,水力性能好等,一般在小区住户的内部得到广泛使用,当然,由于塑料管具有这些优势,在小区室外管道建设中也应该进一步对塑料管材的使用进行推广。

2.2室内管线综合布置

室内管线布置时,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按照在同一高度上。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合住宅或酒店室内精装修设计时,室内管线布置除要满足专业自身要求外,还要满足装修设计有关立面、吊顶高度、平面布置(主要是风口、检修口等)等近乎苛刻的要求。

2.3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

地下室管线布置时,管线设计初期应以暖通工种为主进行协调。地下室管线多而复杂,各工种管线相互交叉不可避免,而暖通排烟管、新风管(有无视工程而定)既大又高,是影响地下室净高的主要控制因素。需要暖通工种协调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平面协调,为各个专业划分管线敷设区域,以尽量减少相互交叉;二是竖向协调,在不得已交叉区域确定管线交叉方式,一般宜以同一位置不多余两个工种交叉为原则。较多管线布置时一般应避开对净高要求较高的主车道、主要出入口等敏感区域。地下室一般会采取梁板结构、无梁楼盖结构或两者结合的结构形式,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管线综合的特点也有不同。而在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的情况下,管线综合的必要性尤为重要,因为结构柱帽一般要占去跨度的三分之一左右,管线平面利用率大为降低;此时管线一般均为贴结构板底敷设,管线交叉时只有向下绕行,会降低管线交叉位置净高。

2.4室外管线综合布置

室外管线布置时,应满足不同工种的最小间距要求,并力求管线长度最短;地方上对管线排布有特殊要求的,还应满足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室外管线综合一般以给排水工种为主进行协调。目前大多数项目的特点是对室外的景观要求都很高,都有高大乔木的栽种要求,各种景观小品、特色水景较多,地面铺装复杂。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优先保证重力流管线,主要是雨、污水管道的布置,其余管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布置于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内(覆土深度要满足有关要求),或者直接进入地下室敷设(主要指强、弱电管线);鉴于化粪池的占地较大,而其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有限,且对景观的负面影响较大,一般项目应在征得当地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尽量取消,以在小区排水出口处设置格栅井代替;在不得不设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争取在出口处设置统一的生化处理池为好;为减少管道埋深,在管线交叉时,应可考虑设置管道交叉井(主要是雨水井);为减少对地面铺装和车行道等处的影响,可考虑选用一体式塑料检查井等。

3.建筑给排水管线的优化设计

3.1大量引进新技术与设备,降低给水管线噪声

因当前管线给排水设计存在严重的渗漏与噪声大等问题,因此,我们最好要选用隔音效果较好,并且防水性能较好的管道,例如:UPVC螺旋管、硬质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等,上述这些都管道都有较强的隔水与消音作用。

3.2提高施工精度、合理铺设给排水管线

在施工之前,要对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实际考察,从而有目的性选用地漏产品,并且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排水测试。对于厨卫排水管道的布局来说,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与之相关的施工操作。最重要的是将厨房、卫生室管线铺设要各自独立进行,再完成铺设之后,要对排水管接口粘贴橡胶带加以密封。

3.3提高其它给排水环节的设计操作

针对立管吸气阀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关人员要结合室外通气帽与环形通气管来加以予以增强;但是,对给排水管线噪音大问题,要及时更换灵敏度较高的倒流防止器,切实提高控制能力;如果为阳台排水系统施工作业,要结合具体规定要求,进行选址、设计,规范施工流程,这样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排污功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铺设原则及要求,充分了解室内、室外、地下室管线综合设计的要点,并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以此提高管线的使用效率和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使建筑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沈浪.建筑给水排水综合管线设计探讨[J].水电技术.2011.

[2]彭康.综合管线深化设计方法及实例[J].山西建筑.2010.

[3]蓝岳崩.论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J].建筑与规划设计.2010.

[4]丁秋平.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2012.

论文作者:彭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彭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