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四个关系 促进生产力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认为,当前首要的是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和最主要的课题,也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任务。两个基本点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它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则概括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途径、条件等。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服从和服务于一个中心的,决不能干扰和冲击它。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清醒的、坚定的认识,十几年来,全党在实践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千道理、万道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安丘也是这样。十几年来,我们把发展作为硬道理,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使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县,我们的经济总量特别是经济运行素质和质量,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进一步强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更加牢固地树立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
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1984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改革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些年来,我们正是遵循了邓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各项改革才全面迅速地铺开。邓小平同志还说: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这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目前,这一标准正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对此,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很深。例如,前两年,围绕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有些企业进行租赁、拍卖以及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改革,从市里的领导到基层群众,意见很不一致,争论非常激烈,但我们通过组织到诸城参观学习,并结合实际大讲“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终于使大家形成了共识,即不管这些企业采取什么经营形式或者属于谁家,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安丘的经济实力,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什么都可以实践。现在,我们在改制范围内的211家企业,已改制和已经进行资产评估的171处,占81%。改制之后的企业大多数经营效益不错,有的产值利税当年翻了番。在强调改革和解放生产力的同时,邓小平同志还告诫全党要十分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局势,保证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极其重要的经验。我们必须认真坚持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加快发展步伐。
三是处理好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关系,激发生产力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讨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毒草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刻的思考而作出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四大报告也指出: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个体私营经济,都应该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事实的确如此。从我们安丘的情况看,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个前提下,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的指示,采取了一些鼓励和扶持政策,积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到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68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450家,其中,年产值(营业额)过50万元的560 户,过100万元的147户,过1000万元的8户,过亿元的3户,并出现了一部分年纯收入过几千万元的个体私营大户。去年个体私营税收达到2400万元,成为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以及为国有、集体经济配套服务的重要力量。“三资”企业也有了较大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市累计办成利用外资项目147个,合同利用外资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 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了县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进程。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不仅没有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而且对公有制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四是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但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人们习惯于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去理解和对待共同富裕,不允许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差别,结果是平均贫困,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在分配上承认差别,在发展上承认不平衡,因为全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个富裕水平,必然有快有慢。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启动步骤,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倡先富帮后富,坚持共同发展,避免两极分化,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重要步骤,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重要表现,也是避免两极分化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采取政策优惠和物资投入等形式,对中西部发展进行扶持,收到明显成效。我们安丘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和企业采取“鞭打快牛”的办法,实施“三强”带动战略,规划了一批强乡镇、强村、强企业,重点抓了“九龙二百虎一千明星户”,即重点培育九处强镇、一百个强村和一百处强企业、一千个个体私营大户,形成县域经济的隆起带。去年“三强”所创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75%,今后计划达到80%以上。同时,我市的东西部乡镇经济发展差距也比较大,东部是平原,土质水源条件好、交通也方便;西部是山区,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发展自然缓慢。为了促进东西部乡镇平衡发展,实现以强带弱,我们组织九处强镇与山区乡镇结成对子,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实践证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