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环境的建构到生态共生原则的创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原则论文,环境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119-06
一、心理与环境关系
人的心理与人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葛鲁嘉,2009)。那么,人的心理成长与人的心理环境也就有着重要的关联。人的心理不仅是外在的环境所决定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是,人的心理也具有对环境的独特的理解和建构。这就是人的心理环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和非常重要的基础。从环境的角度去理解心理,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环境,这是涉及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最为重要的变化。显然,把人的心理成长与人的心理环境关联起来,是理解和解说人的心理成长的一个关键。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涉及环境与心理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目前也已经成为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学科门类。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Stern,2000; Bechtel and Churchman,2002)。怎样理解环境与心理的关系,或者说怎样通过环境来理解人的心理,一直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和重心。同样,心理环境学也应该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怎样从心理的方面来理解环境,来把握环境,来创造环境,也将会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葛鲁嘉,2006)。
生态心理学的滥觞与趋热,也给扩展心理学的研究和改变心理学的探索带来了重大和重要的变化。当然,所谓的生态心理学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指向,可以有不同的影响,可以有不同的定位。有研究者指出,生态心理学可以区分为生态的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和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生态的心理学就是指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生态化倾向,把生态学的系统性、整体性、互动性、真实性、自然性这些基本原则,应用到对心理学具体问题的探讨中,用生态学的方法和原则研究心理学的问题。生态心理学是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之下,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生态哲学的价值观引导下,从人的心理和行为层面探讨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生态心理学是生态学、心理学、生态哲学的交叉学科。生态心理学试图寻找人类心灵危机与地球生态危机的关系,寻找生态危机的心理根源。生态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照生态心理学对环境关注的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另一类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被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只研究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的理论被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一个宽泛概念,一种研究态势,一种研究取向,一种研究思路。人们现在使用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指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也可以用来指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寻找解决环境危机的心理学根源的研究。有人认为,生态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环境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所以也用生态心理学来指称环境心理学。在关注环境危机问题这一主题上,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正在走向融合(吴建平,2009)。
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共生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包括生物世界的共生和人类社会的共生等类型。前者是指生物学性的异种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指以人类这一生物学上的同种为前提的,并有着不同质的文化、社会、思想和身体的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共生理念的核心内涵则是指互依、互惠、协同、合作。共生体内的各共生单元之间可以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Varela,et al,1991)。有研究者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理论突破进行了探讨(罗玲玲、任巧华,2000)。有研究者指出,生态心理学就是借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心理学,是生态学化的心理学,也是理论型的生态心理学。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则是针对生态危机的心理学研究,是问题型的生态心理学。从具体理论上来说,生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心理根源,提出了“生态潜意识”、“生态自我”,等等概念,主张转变人的观念,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保护生态环境,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心理学是从心理学层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支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谷金枝,2009)。
对于人、人的生活、人的心理、人的心理生活来说,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存在就是心理环境的存在。心理环境就是人所觉知到的,就是人所理解到的,就是人所创造出的,就是对人来说最为直接的,就是对人来说最为现实的,就是对人来说最为切身的环境。涉及对人的心理环境的理解,就要涉及人的生存与心理环境,社会生活与心理环境,心理生活与心理环境,心理创造与心理环境,心理成长与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考察和探索是理解人的心理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理解人的心理与人的环境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实,人就是生存和生活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人的存在或人的心理的存在与环境的存在是无法分离的,也是共存和共生的。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与心理的关系却并不是简明和清晰的。因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传统的理解都是把环境看做是人之外的存在,都是把环境理解为是外在于人的影响,都是把环境理解为是客观的条件。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环境的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说,仅仅是对外在的环境条件怎样影响人的内在心理的理解。其实,对于人来说,对于人的心理来说,最直接和最切近的环境不是物理的环境,不是生物的环境,不是社会的环境,不是文化的环境,而是心理的环境。这就有必要区分环境心理的概念与心理环境的概念(申荷永,2005;葛鲁嘉,2006)。心理环境是人的心理所觉知到的,所理解到的和所创造出的。如果没有人的心理觉知、心理理解和心理创造,也就没有具有实际心理意义的环境。当然,在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中,都是把环境理解为是外在于人和人的心理的存在,而并没有理解为是内在于人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因此,对于心理环境的考察和研究就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应该重视和关注的课题。其实,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学传统中,就蕴含着关于心理和心理环境的重要资源。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也在通过本土化的路径去关注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的资源(葛鲁嘉,2008)。心理学本土化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葛鲁嘉,2002;Heelas,et al,1981; Kim,2001)。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则是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在科学研究中,在心理学研究中,在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中,分析、分离、分解、分裂常常是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把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问题就在于,把分析的方法转换成为一种研究原则,会导致对研究对象的扭曲和歪曲。为了克服这样的研究缺失,共生主义的原则应运而生。共生是指,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被人为分割成了不同的部分,又重新组合和整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共生主义的研究原则。
有研究者总结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认知主义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之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取向,也即共生主义取向。这一取向强调,认知不是预先给定的心灵对预先给定的世界的表征,而是在世界或现实中的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史的基础上,世界和心灵的共同生成的过程。因此,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就是具体化的活动,或者也被称之为具身化的活动。这提出了一个构造性的任务,即扩展认知科学的视野,使之包容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体验(Varela,et al,1991)。
把个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分离或分裂开来,显然不利于对个体心理和对生活环境的合理理解。那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是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作用或共同生成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就不仅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人的心理也会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如果进一步去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交互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的历程。
天人合一是中国本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或心理学资源。天人合一不仅是指在根源上天与人是一体的,而且是指在发展中人与天也是一体的。当然,这里的天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不是指宗教意义上的天,而是指生活意义上的道理。天道就是自然演变过程中、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实践过程中的道理。这里的人也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人,不是指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指创造意义上的人。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指人的心理行为与人的生活环境的共生关系。如果单纯说是环境创造了人,显然是不完整的。同样,如果单纯说是人创造了环境,显然也是不完整的。人与环境是共生的关系,是共同成长的历程。
二、心理环境的建构
“心理环境”的概念是从人类心理的视角理解环境。心理学怎样理解环境就决定其怎样理解心理行为。物理环境对人是外在的和间接的,心理环境对人是内在的和直接的。人的心理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心理学应重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却很少有心理学家专门考察和分析环境。心理学直面心理行为,却忽视环境内容。随着心理学的学科的成熟、研究的扩展和理解的深入,对环境的把握就会扩展和深化,也就有必要重新考察环境。心理环境是人最直接的环境,是超出了物理意义、生物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环境。人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针对该环境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意识觉知到、自我意识到、自主建构出的环境,其含义超出了原有关于环境的理解。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体现为意识主导的创造性构想和意识支配的创造性行为。这可以突破物理、生物、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限制,改变物理、生物、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现实。
环境历来为心理学家所关注。心理学要考察人的心理行为,就要涉及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环境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尽管心理学家对环境的性质、构成、作用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把环境理解为外在于人的存在。相对于人类的心理,环境就是客观的、独立的、自然的。相对于客观的环境,人类就是被动的、受制的、渺小的。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也有心理学的研究意识到了上述理解的不足和缺陷。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显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然而,不仅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对心理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怎样理解环境的含义对心理学家来说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理解环境,或者如何确定环境的含义,这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实,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环境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环境可以区分为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
物理的环境是指,环境是物理的存在,是物理的性质,是物理的刺激。心理学研究通常是把环境理解为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物理的环境是可见的,是直接的,是有形的。物理环境一度成为心理学家所最为关注的,甚至物理环境成为了环境的唯一含义。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就是物理的环境,所涉及的环境刺激就是物理的刺激。其实,不仅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物理的性质,而且人也可以被当做是物理客体。
生物的环境是指,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生物意义上的环境,或者说是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具有最直接生物学意义的环境。物理的环境仅仅是最基础意义上的环境。涉及心理行为,就必然要涉及有机体,也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那么,与生物有机体直接相联系的环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生物意义上的环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就是把人的存在或人的心理理解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进而涉及与生物有机体有关的环境,就是生物的环境。
社会的环境是指,环境是由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这也就是社会含义上的环境条件。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是个体化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人又都是群体化的存在,个体又结合成社会群体。每一个体都是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所谓的社会至少可以包含如下的含义,即社会是物质的存在、社会是关系的存在、社会是心理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因此,人类社会从事的必然是对自然物的摄取和改造的活动。人类的生活又是以社会生活为源流的,人类的个体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
文化的环境是指,环境是人通过改变和改造自然而构成的。这是属于人自己的、或自己创造的、或具有意义的环境。这就是文化的环境。文化是人自己创造的。人正是通过创造文化,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自己的环境。文化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的存在内含着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传承延续的。文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而在不同代与代之间传递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决定生活的。文化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定位生活和塑造心理。文化是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和根本的问题。
心理的环境是指,环境也是心理意义上的。对于心理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的存在,所谓心理环境就是被觉知到的、被理解到的、被把握到的、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是对人来说的最切近的环境,并已经超出了物理意义、生物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上的环境。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切近的和最直接的。人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针对这样的环境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意识觉知到的或自我意识到的环境是人构造出来的环境。当然,心理环境加入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这就使得心理环境的含义远远超出了其他环境的界限。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创造性构想,这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二是心理支配下的创造性行为,这可以实际改变现实的环境。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心理环境学是指对人在心理中所把握、所理解、所构建的环境的研究。这样的环境是人所建构的环境,是人心理构成中的环境,是人赋予了意义的环境,是人与之共生的环境。心理环境学考察的是人的心理所构筑和内含的环境,探索的是心理环境的基本性质,构成方式,表现形态,变化过程,实际影响,等等。心理环境学研究的就是心理与环境的一体化过程,这也就是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资源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心道一体、物我为一的心境、意境、情境、化境,等等。在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会为心理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带来完全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变化。心理环境学不是对环境的物理学的考察、生物学的考察、社会学的考察、文化学的考察,而是对环境的心理学的考察。心理环境学所涉及的是人对环境赋予的心理意义,是人对环境建构的心理价值,是人对环境索取的心理资源。
三、共生主义的原则
在目前的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实世界中,没有单一方面的任意发展,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没有消灭对手的成长机会,没有互不往来的现实生活。正与之相反,有的是互惠互利的彼此支撑,有的是共同繁荣的生存发展,有的是恩施对手的成长资源,有的是互通有无的现实社会。其实同样,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自然的、是研究生物的、是研究植物的、是研究动物的、还是研究人类的,都要面对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反映了这样的趋势,生态学的方法论则成为了引导科学的研究能够在相互关联的方面去揭示对象的原则(葛鲁嘉,2009)。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心理的变化并不是零乱的和纷杂的,而是有序的和系统的。能够说明这种有序扩展和系统变化的术语就是成长或心理的成长。与心理成长相关联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就是心理的丰满或境界的提升。这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不断地成长就是不断地丰满或不断地扩展。所以,心理的成长是终身的,是传代的。
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资源就是心性的学说,就是一种心性的心理学。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和发展就是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的探索包含着六个部分的基本内容,或涉及六个方面的基本探索,那就是心理资源、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心理成长和心理科学。
对心理环境的理解和解说是新心性心理学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心理环境的研究就是试图在新的基点和从新的视角去揭示环境,去揭示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对于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来说,共生的概念是非常恰当的和非常重要的。共生就是共同的变化,就是共同的成长,就是共同的创造,就是共同的扩展,就是共同的命运,就是共同的结果。共生的方法论是理解环境或理解心理环境的最基本的和最根本的原则。正是通过共生的概念,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心理环境的概念。
把人类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分裂开来,显然不利于对心理和对环境的合理解说。那么,非常重要的是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就不仅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人也会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如果进一步去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交互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或共同成长的历程,也就是任何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演变或发展。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共生历程的最好描述。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这种思考方式是突破了传统的分离的、孤立的、隔绝的思考,而是建立了联结的、共生的、和谐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不仅仅是带来了对事物的理解上的变化,而且带来了研究者的眼界和胸怀的扩展。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所谓的共生不仅是指共同生存或共同依赖的生存,而且是指共同发展或共同促进的发展。其实,生态学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而且包含着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意义。当然,生态学的含义在一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理解。只是随着生态学的进步和发展,其意义才开始扩展到了其他的学科领域,才开始进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实,正因为有了生态的含义,才使得科学的研究和思考有了更为宽广的域界。
其实,生态学的方法论所提供的就是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层次观、进化观、同生观、共生观、互惠观、普惠观,等等一些重要的思路、思想、思考。这可以改变原有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式。整体观是通过整体来理解部分,或者是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加以理解。系统观是把系统的整体特性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综合观是相对于分析观而言的,是把构成的部分或组成的部分统合或统筹地加以理解。层次观是把构成的部分看做是或者分解成不同水平的、不同层次的、不同阶梯的、不同构成的存在。进化观是从发展的方面、接续发展的方面、上升发展的方面、复杂化发展的方面、多样化发展的方面等等,去理解事物的进程、进展、优化和优胜。同生观是把生命或生物的生长和发展看做是相互支撑的、是互为条件的、是互为因果的、是互为前提的。共生观是把发展看做是彼此促进的、是协同发展的、是共同生长的。互惠观是把自身的发展看作是对他方发展的促进,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普惠观则是把个体成员的成长和发展看作是对整体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一个整体中,个体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具有整体效应的。
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生态学的整体观,就是一种生态学的发展观,就是一种生态学的科学观,就是一种生态学的历史观,就是一种生态学的心理观。这对于心理学的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是眼界视野的开阔,这是进入思路的扩展,这是研究方式的变革,这是探索途径的转向,这是考察重心的迁移,这是关注内容的丰富。
生态学的方法论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在相互关联的、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相互构成的方式下,去理解人的心理行为,去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去理解心理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心理学的研究所应包含的内容,去理解心理学研究者所能看到的生活。这也就是生态学方法论对于心理学的根本含义。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在寻求自己的对象内容的定位,一直是试图从纷繁复杂的人的生活中去分离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常常是带来分析、分离和分割的考察和理解,而不是综合、关联和互惠的考察和理解。但是,生态学的方法论则可以提供那种关联性和互惠性的考察视野和理解方式。
其实,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就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就有着心道一体的理论建构,就有着心灵扩展的心性学说,就有着境界提升的心理修养,就有着自我引导的体证方式。这提供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有价值的心理学传统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成为中国心理学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根基。或者说,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可以从传统的资源和历史的根基上去求取新的内涵。
收稿日期:201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