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仲玉玲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 15007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分别为94.55%、87.27%,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复发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介乎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梗间的中间综合症。该病症易引起患者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且病情变化快,病程长,易反复,重者猝死[1]。本文对采用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均通过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其中,常规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0.2±9.7)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6.2±1.7)年。干预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8±9.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0±1.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心电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基础护理。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适量给予镇静药物治疗。②心理护理。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程比较长,且治疗过程中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序的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干预,帮助建立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③健康教育。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将健康宣教工作贯穿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该病。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通过自我调控方法对情绪进行控制,并让患者学会自己对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测量。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多食用低胆固醇、低糖类食物。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嘱患者少量多餐,保持饮食的规律性[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1.4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胸闷、气短、疲乏等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心脏功能改善Ⅰ级或已经达到Ⅰ级;有效:胸闷、气短、疲乏等症状改善,运动耐受度较增加;无效:症状均没有变化或加重。

1.5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时,常规心电图结果已恢复正常水平;ST段表现已经完全正常,或T波正常;有效:静息时,ST段已明显下降,ST段回升,但没达到正常等电位线位置;无效:没有达上述指标要求。

1.6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组临床疗效为94.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4/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82%(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为3.64%(2/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心内科病症,病情较重且预后效果不佳,对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该病症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诊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在突发情况下给予患者积极的用药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3]。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绞痛部位、性质等充分进行了解,进行护理干预,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开展护理措施,确保疗效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金珊,周晴.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4):60-61.

[2]孙明慧.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92-193.

[3]吴秀莲.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51-2352.

论文作者:仲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仲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