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及阿昔洛韦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_席茂功,赵玲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 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地塞米松、阿昔洛韦及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3个月痊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安慰组为6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昔洛韦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关键词】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R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73-02

面神经炎又被称作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Bell’S palsy)[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猜测可能跟风寒、炎症、血管病、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因素有关。关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很多,但缺乏相关临床证据,地塞米松及阿昔洛韦是其中有争议的药物,有的单用,有的合用,但大规模的临床证据不多,现选择我院近年来门诊病房收治的90例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分别给予地塞米松或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早期单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9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病年龄17~67岁。入选标准:(1)发病72小时以内,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2)所有患者排除Guillain--Bare综合征、迷路炎和乳突炎等引起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不伴有糖尿病、胃溃疡,排除Hunt综合症,无单纯疱疹及其他疱疹病毒感染证据;(3)经头部MRI检查排除脑干梗死和多发性硬化、颅内肿瘤等疾病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阿昔洛韦组及安慰剂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于9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ug肌注,一天一次,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治疗,均给予康复等治疗措施,疗程共3周。另外激素组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注,一天一次,4天后减量为5mg静注,总疗程7天。阿昔洛韦组予以阿昔洛书500mg静滴,一天2次,疗程7天,第三组予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

1.3 疗效评定方法

三组患者均于发病3个月时,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2]进行疗效分级评定。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四个级别。

2.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经治疗后,强的松组痊愈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5)。阿昔洛韦组痊愈率为67%,与安慰剂组相比痊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副作用。见表l。

4.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由面神经发生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病理表现为面神经水肿,有不同程度髓鞘脱失或轴突变性,其发病的原因至今仍然未明确,目前被医学界较重视的是缺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免疫学说等。缺血学说认为: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由于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使面神经管内的神经鞘膜产生水肿,产生面神经麻痹的现象。病毒感染学说认为病毒感染引起了面神经炎。免疫学说认为其可能发生了不明的变态反应,其依据是出现神经水肿及髓鞘变性,部分病例能自痊[3]。面神经炎的主要表现为:病变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皱额蹙眉不能发生,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的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患者出现的患侧露出白色巩膜现象称Bell现象,具体表现有:口角下垂,患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或吹口哨时因为口轮匝肌瘫痪而导致漏气;食物因颊肌瘫痪而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其中某些面瘫不完全者在起病1~3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能够明显好转而逐渐痊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甚至面肌抽搐等后遗症。对病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较多,除常规维生素及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外,尚有针灸、康复等多种手段,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为其中有争议性的药物,地塞米松与阿昔洛韦均有一定副作用,其疗效缺乏有效的临床证据。该试验表明,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调控致病因子入侵时所致的免疫反应,可明显提高面神经炎病人的痊愈率。应用地塞米松能使病人痊愈率提高23%。作用原理可能是地塞米松降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液的渗出进行了有效地抑制,将细胞间质水肿进行了有效地控制,从而缓解了神经管内面神经及面神经鞘的水肿现象,减少了面神经的损伤。该研究还表明,应用阿昔洛韦与应用安慰剂治疗面神经炎效果无明显差异,所以除非病人为Hunt综合症,或者有带状疱疹及其他疱疹病毒感染的证据,不建议常规应用阿昔洛韦。

本研究表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虽然大多能自行恢复,但是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痊愈率并能缩短病程。目前发病超过72小时的Bell麻痹病人应用地塞米松尚无确切临床依据,因病人3天内为病情及水肿高峰期,延期治疗效果价差,所以较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尽量越早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德华,杨玲,李季,等.从贝尔麻痹的预后判定谈面神经炎的管理[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6):644-648.

[2]郭昊,郝解贺.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及其预后评估[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6):507-510.

[3]丁常云,丁常聪,雷开健,等.茎乳孔和星状神经节同时注射药物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1):60-63.

论文作者:席茂功,赵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地塞米松及阿昔洛韦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论文_席茂功,赵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