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模式_哲学论文

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模式_哲学论文

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模式论文,哲学论文,素质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模式。认为哲学素质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核心;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要以哲学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哲学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重点,哲学品格的塑造为核心。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围绕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必须推进哲学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推动教育结构不断朝综合性、协同性方向转变。

关键词 哲学素质 知识 能力 品格

21世纪即将来临,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仅基础教育要重视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也需要把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中心课题。

人们对素质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认为它主要包括文化、道德、心理、身体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确实离不开一定的由遗传而获得的先天的生理机制——素质概念因此而具有“先天禀赋”这层含义。但是,这些素质更主要地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若是不存在天赋方面的障碍,我们诚然可以假定每个人都具有形成上述各种素质的潜力或潜能,然而这种潜力或潜能的发挥,毕竟有赖于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

就大学生而言,其文化、心理、道德、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分别由各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心理学、伦理学、体育承担着培养任务。进而言之,任何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实都有助于大学生某种专门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例如数学训练培养的是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艺术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的素质可以根据其培养的方式(即不同的教育学科)而进行细致的划分。

在各种各样的按照学科而划分的素质当中,哲学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素质,有必要作出重点的、专门的探讨。

一、大学生的哲学素质,是其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核心。

1、文化素质不外乎各学科知识的掌握, 科研能力和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的形成,在文化素质中,哲学素质占有核心地位。

同其他各门学科相比,哲学具有特殊的性质,且在整个学科群中占据核心地位。众所周知,哲学既区别于逻辑学、数学这类规范的“形式科学”,又不同于具体的“实证科学”或“经验科学”,或者说,哲学并不在具体的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中占有一席地位,相反,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且通过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上升为一般的世界观——对于世界整体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人们通常总是认为,哲学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而不象各门具体科学那样以世界的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为对象;哲学所提供的知识是有关世界整体的最根本的知识,而不是有关局部现象和特殊经验的有限的知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坚信哲学是“一切科学和真理的中心”,“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核心”和“文明的灵魂”。此外,哲学对世界整体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还同时为我们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

由此可见,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哲学素质(包括哲学知识的掌握和哲学思考能力的形成),在整个文化素质当中占有最重要、最根本的地位。哲学素质的好坏,对于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科学知识,会产生重大的、深刻的影响。一个掌握了某些具体科学知识的大学生,诚然可以说业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但是倘若他对哲学一窍不通,完全缺乏哲学思考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他的文化素质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今天,一个不具备良好的哲学素质和哲学头脑的人,确实并不妨碍他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历史的和现实的许多经验充分说明,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或艺术家。良好的哲学素质和哲学头脑,对于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更全面、更灵活、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创造和欣赏艺术,有着多方面的积极的意义。

2、良好的哲学素质, 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得以形成和完善的根据。

所谓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分辨善恶、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品格。它的形成和完善,当然首先依赖于人们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而正是在这里,哲学发挥着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前所述,哲学作为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世界整体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显然,这个“世界整体”内在地包括了社会历史和人生实践在内,或者说,世界观内在地包含着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事实上,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评价,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理解,都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根据和指导的。也正是由于哲学世界观包含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因此哲学总是包容着伦理学,伦理学也历来是哲学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良好的哲学素质,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

心理素质主要指人的心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应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和谐稳定的心理结构,坚强的自制力和意志力,乐观、自信、开朗的胸襟)的形成,当然同心理科学的训练有关,但是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更主要地依赖于良好的哲学素质。归根到底,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决定了我们基本的生活态度,而且决定了我们的心智结构,决定了我们对待各种环境和生活压力的态度。就此而言,心理学是同哲学融为一体的。

总之,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都是同一定的哲学素质相关联,并且以哲学素质为核心和基础的,这充分说明了哲学素质特殊的重要性的综合性。当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各种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哲学和哲学素质这种特殊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例如,由于过去极“左”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夸大哲学的意识形态性,总是倾向于把哲学同政治思想工作简单等同起来。哲学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粗暴地干涉、批判过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这也增加了自然科学家对哲学的误解和反感。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无用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流行,大学生对学习哲学较普遍地缺乏内在的热情和兴趣。凡此种种,妨碍了人们对哲学的功能和哲学素质形成全面、准确、深刻的认识。人们要么只看到哲学对培养人的理论思维能力的作用,要么把哲学同政治混淆起来。如此一来,大学生哲学素质的系统培养工作,也就无从做起了。

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要以哲学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哲学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重点,哲学品格的塑造为核心。

1、掌握一定的、必要的哲学知识, 是大学生进一步形成多方面哲学能力和哲学品格的基础,就此而言,哲学知识的掌握确实构成了哲学素质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础的部分。

所谓哲学知识的掌握,当然不是指死记硬背一大堆未经理解和领会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而是指通过课堂的启发式教学或者哲学书籍的用心阅读,而逐步熟悉哲学家们使用的基本哲学概念(范式),了解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握哲学家们各自提问的方式和解答问题的独特思路,此外还包括对哲学家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个性人格的了解。当然,大学生掌握哲学知识的实际程度,应当根据专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但是即便是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当了解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和最主要的哲学问题。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阅读一定数量的哲学经典著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大学生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即学会用哲学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并且把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同生活实践相联系。如此一来,哲学知识的掌握就不再是纯粹的“灌输”或“记忆”,也不再同哲学能力的训练和哲学品格的塑造相矛盾了。

2、多方面哲学能力的系统训练, 是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工作的重点。所谓多方面的哲学能力,是指除人们通常十分注重的“理论思维能力”(或者更确切些说,“理论反思力”)之外,哲学能力还包括理解力、感受力、意志力、表达(写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内。

在各种哲学能力当中,理论思维能力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种能力,也是哲学思维训练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但是,只要稍加推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理论思维能力包括了理解力在内,而且这种理解力并不完全是理性的或逻辑的,而是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直觉或顿悟。就是说,哲学上的理解力一方面同理性、逻辑相关,同时又包含某些非理性的、感性的成分在内。当这种理解力同生活实践、艺术欣赏等等发生关联的时候,又往往产生一种独特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感受力,它比理解力更具有感性色彩,但仍具有哲学深度。说到底,哲学思维训练不仅能锻造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且会更深刻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人们对生活、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感受和领悟更加细致、敏锐和深刻。

随着思维能力、理解力、感受力的提高,人们的意志力即控制和主宰情绪冲动、行为活动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人们的心理结构会更加和谐而稳定,人们的行为会更加有条理,有秩序,各种情绪冲动能更好地得到理性的调控和缓解。当然,意志力的强化并不是以牺牲感性冲动和激情为代价的,而是要实现理性和感性(激情)的生动平衡。显然,意志力的强化是同前面所说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分不开的。

哲学的表达力即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现哲学思考活动及其成果的能力,也不能忽视。目前看来,大学生(包括哲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是很欠缺的,急需加强训练和培养。

此外,哲学能力还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即运用哲学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不仅对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大有裨益,而且会切实加深他们对哲学功能的认识,增强他们自觉学习哲学的兴趣。

上述多方面哲学能力的培养,都是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发挥分不开的,或者说,哲学能力归根到底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创造能力。诚然,除哲学以外,其他学科也都程度不同地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是哲学比其他学科无疑更具有个性色彩,更富有创造性。哲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哲学家们总是力图表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个性,这又离不开对前人、他人思想的批评。因此,大学生在形成哲学创造力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改变自己惰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创造和更新的活力。

3.哲学能力的系统训练,最终是为了塑造一种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哲学品格,这是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的核心、灵魂和归宿。

哲学品格的塑造,首先指一定的世界观,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当我们说一个人业已具备某种哲学品格的时候,主要是说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不仅运用这些观点对世界、社会历史和人生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且用这些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如前所述,哲学品格涉及到意义、价值问题。哲学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一种“仁智”,它应当、也能够为人类的理性行为指明价值取向,首先是道德价值取向。这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哲学素质能够成为道德素质(品质)的基础。

哲学品格的塑造,还意味着精神信仰的确立。哲学同宗教相反,它并不提倡迷信和盲从,而注重批判的、理性的思考。然而这种批判的、理性的思考并不会导致信仰的破灭,恰恰相反,真正的信仰是通过理性思考才得以确立的。一个具有哲学品格的人,应当能够凭自己的理性确立人生的信仰。

最后,哲学品格的塑造,还意味着人格的完善。不满足于日常的功利兴趣,对世界和人生的奥秘抱着深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向上提升,这正是受过哲学训练的人理当具备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一旦成熟,我们的人格自然会健全而完善,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远而开阔。

总之,大学生的哲学素质是由哲学知识、能力和品格共同构成的系统整体,因此哲学素质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这项工作时,我们一是要正确处理哲学的学术性同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的关系,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具体实际。鉴于上述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将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模式概括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三个面向”,立足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具体实际,以哲学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以哲学能力的系统训练为重点,以哲学品格的塑造为核心,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哲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三、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要求我们深化哲学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协调教育结构。

1、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和任务, 进一步改革现有哲学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形式。哲学教学的改革,在哲学专业和非哲学专业之间,当然会有所区别,这里主要探讨非哲学专业哲学教学(即哲学公共课)的改革。

首先,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宗教哲学、经济哲学等等。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上述课程也可以采取学术讲座的方式灵活进行。

其次,改革哲学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主要是对目前通用的教材进行改革。一方面要使教材更准确、更深刻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使教材更多地容纳中、外哲学史知识,加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介,关注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贴近当代社会实践,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再次,引进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注重启发式教学,改革机械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要积极地将辩论、讨论、讲演等形式引进哲学课堂,而且要尽可能采用电视录相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改革,而且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例如为大学生指定哲学必读书目,成立“哲学读书会”,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他们撰写社会调查报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办自己的学术刊物,等等。通过这些改革,以期更好地、更系统地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哲学能力。

最后,大力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更科学、更全面的哲学素质评估、监测体系。在建立考试题库,注重哲学考试客观化、规范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由此束缚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大学生提出有独创性的学术见解。因此哲学考试一定要保留一定数量的主观(论述)题,并辅之以平日成绩、口试、论文或调查报告撰写等多种考查方式。

2.哲学素质的培养和哲学教学的改革,还势必进一步引起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推动教育结构朝综合性、协同性方向转变。

应当说,为非哲学专业大学生普遍开设哲学公共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哲学同非哲学专业之间的僵硬界线,有助于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性和综合性,但是目前看来,文、理、工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长期形成的界线和隔阂并没有因哲学公共课的设置而完全化解,哲学课程尚未真正融合到其他各门专业课程当中而成为其他专业的有机部分,非哲学专业的广大师生或多或少总是把哲学课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从而不能作出自觉的、有力的配合,哲学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修养也亟待提高,凡此种种,对于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要切实地改变上述状况,必须进一步打破哲学同非哲学专业的界限,通过广泛的宣传和讨论,在非哲学专业乃至教育部门的各级管理层中营造普遍的“哲学素质意识”,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哲学同非哲学专业其实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有了这种认识,人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开设教育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历史哲学、经济哲学、艺术哲学等部门哲学课程的重大意义,认识到这些课程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它们既可以由哲学专业的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具有良好哲学素质的非哲学专业的教师承担,如此一来,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工作,就有了更坚实、更雄厚的基础,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极大地促进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

收稿日期:1996-04-10

标签:;  ;  ;  ;  ;  

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模式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