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中国农业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说它老,是因为多年来国人普遍关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说它新,是因为现在学界、业界和政界都想知道我国离跨入农业现代化的门槛还有多远?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答案。本研究报告中,我们将给出自己的答案,并将该研究成果献给所有关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人们。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给出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建立一套中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对我国及分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监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0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尚未完成1/3;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相当低。总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农业现代化定义
我们在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是指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所谓现代农业是指:与传统农业相对应,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农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逐步成为可控性行业,材料、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扩展,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注:引自《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由此可见,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农产品。所谓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是指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农业劳动力;所谓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生产工具。
不难看出,农业现代化包括4要素: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农业劳动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出能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紧紧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定义,以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4要素为一级系统,在每个一级系统中又分别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共16种指数作为二级子系统,由此构建了一套理论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系统 二级统计
农业生产手段
科技化水平
机械化水平
电气化水平
水利化水平
良种化水平
信息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 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素质
非农业劳动者比重
农业产出能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均农业产出
农业供养能力
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条件
市场环境
资源环境
生态环境
农作物生长环境
三、评价方法
在研究中,笔者按照“三位一体”思想的三层含义:即评价目的和被评价事物都是评价者本身(或管理者)所确定的,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与评价者的目的相一致,能充分体现评价者本身的目的和愿望;评价方法的特点要与被评价事物的特点相吻合。经过充分讨论和分析,笔者提出了“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是一种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其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方法运用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限制人为因素。
针对本研究的特点,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第三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再确定第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确定第一级指标的权重。由于这是一种后加权的方法,即在数据采集之前,权数尚未确定,因此,不会由于各个地区提供数据时产生人为偏向。在方法确定后,笔者还编制了权数的数值算法,并严格论证了关于算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如关于梯度的指向权数解的存在性和稳健性等。
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证分析
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和清楚起见,笔者按惯例将我国分成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发展带。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区;西部地区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结果
笔者利用所建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1998~2001年4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2。表2中的数据均为指数,即为该指标相对于目标值的实现程度,其中,目标值设为100。
表2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及东、中、西部比较单位:%
(二)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分析与评价
从全国来看,农业现代化指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1998年为29.18%,1999年为29.99%,2000年为30.36%,2001年为31.37%,但进程比较缓慢。如果把标准值所确定的界限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门槛的话,目前就全国而言,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才走了不足1/3,指数最低的省份,才走了不到1/5的路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但也应该看到,农业现代化指数排在前列的上海和北京,已经走完了近2/3的路程,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从构成农业现代化指数的4要素来看,造成农业现代化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手段和农业产出能力低下。下面分别来考察4个一级指数。
1.农业生产手段
农业生产手段是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001年农业生产手段指数为20.36%,离目标值还相差甚远,刚完成了1/5的路程,明显低于其他几个构成指数。但是,将1998~2001年的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全国农业生产手段指数逐年提高,1998年为15.12%,1999年为16.94%,2000年为18.86%,2001年为20.36%,每年都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稳步提高。
为了找出我国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我们不妨看一下构成农业生产手段指数的6个二级系统的指数取值。表2中的数据显示,6个分项指数的测算值都不高,其中又以农业科技化水平和农业电气化水平为最低,2001年目标值的实现程度仅为5.41%和6.99%;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实现程度也仅为20.66%;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水利化水平和农业良种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分别为30.29%、42.57%和37.98%,其实现程度均未过半。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还得要全面提高农业的6化水平,尤其应注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2.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指数是农业现代化4要素中取值最高的一个,2001年已达到64.44%,接近完成了2/3的路程。
从构成农业劳动力指数的2个二级系统来看,农业劳动力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但每年提高的幅度都不足1个百分点。非农劳动者比重指数1998~2000年提高较慢,每年不足1个百分点,但2001年比年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
3.农业产出能力
农业产出能力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较大障碍,离目标值还有4/5的路程要走。农业产出能力的地区间差异比较大,最高的省是最低省的近6倍。笔者经比较发现,农业产出能力高的省市,其农业现代化指数就比较高,说明农业产出能力与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1998~2001年,我国农业产出能力指数提高不大,基本稳定在21%左右。从分省市的数据看,1998年和1999年实现程度超过50%的省市,只有北京和上海,2000~2001年也仅增加了一个天津,绝大部分省市离目标值还很遥远。
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的4个因素看,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距目标值的实现程度还不足1/3,劳均农业产出和农业供养能力的实现程度均不足1/5。
由指标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均农业产出和农业供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人口比重和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提高农业产出能力,还要从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提高农民收入入手。
4.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指数在农业现代化4个构成指数中排位第二,2001年为52.83%,距目标值的距离刚刚过半。从农业生产条件指数4年的变化情况看,1998~2000年全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指数逐年下降,2001年又有所回升。
从构成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4个二级指数来看,市场环境的平均水平比较好,大部分省市的指数实现程度在50%以上,而且地区间差异不大,最好的是浙江,市场环境指数为85.12%,与最低的省相差不到1倍;资源环境指数除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和上海外,其余省份的实现度均未超过50%;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数的实现度超过50%的有18个省市。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地区比较
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有内陆盆地、沿海平原、山地、绿洲、丘陵、海涂等,不同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及经济发展条件相差很大,沿海地区已开始步入现代化的门槛,而内陆却仍然有不少地区甚至在为温饱而奋斗。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很不平衡。
1.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地区差异明显
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测算结果显示,2001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已完成45.2%,比1998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了30.2%,比199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才完成了25.0%,比199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我们看到,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也没有过半,但其发展速度还是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中、西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
2.农业现代化分项指标实现程度的地区比较
在构成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4个一级系统中,1998~2001年的测算结果无一例外地得出东、中、西部呈递减的结论,见图1。
图1 农业现代化指数及构成
(1)农业生产手段指数的地区比较
从图2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手段差距明显,中部与西部的差距小于东部与中部的差距,并且,2001年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拉大,而中部与西部的差距略有缩小。
图2 农业生产手段指数地区比较
从农业生产手段分项指标的地区比较(图3)可以看出,造成农业生产手段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气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两个方面,即东部地区的电气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图3 2001年农业生产手段指数及其构成的地区比较
(2)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地区比较
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地区差距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东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70%左右,中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60%左右,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50%左右,三个地区依次相差10%。
从构成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分项指标来分析,造成农业劳动力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非农业劳动者比重,东部地区的非农业劳动者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图4 2001年农业劳动力指数及其构成的地区比较
(3)农业产出能力的地区比较
在农业产出能力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而且到2001年这一差距还略有扩大,其原因是2001年东部地区的产出能力指数略有提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却基本没有变化。
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除农民收入(从农业得到的收入)的地区差异不是很明显外,劳均农业产出、农业供养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都非常大,而且这种差异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东部地区在农业产出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5 2001年农业产出能力指数及其构成的地区比较
(4)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比较
表2显示,在构成农业现代化指数的4个一级系统中,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但从时间上来看,3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指数均呈下降或波动趋势。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图6 2001年农业生产条件指数及其构成指数的地区比较
从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在市场环境方面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优势;在资源环境方面,中部地区要好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齐头并进,中部地区略显逊色。由此可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中外农业发展比较
对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做比较的难度很大,将中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更困难。一是因为中国统计数据初始记录较晚,数据的可比性不高;二是因为不同国家现代农业处于不同阶段,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中,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中外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
我们选择了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诸国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产量和人口数量方面,因此,笔者根据农业人口,测算了农业人均产出指数和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人均产出指数是根据主要农产品产量按照农业人口平均后测算的指数,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劳均产出能力。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人均产出指数仅为1.8%,而加拿大已达到了60.8%,美国达到了50.3%,澳大利亚达到了49.4%,新西兰和法国也分别达到了44.4%和41.8%,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分别为30.3%、29.8%和20.4%,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1.5和6.3%,其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农业,要么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有自己的特色农业;要么是在农业的很多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只有这样,农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发达产业。
六、对策建议
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和保护的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加强农业职业和文化培训,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的比重。
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通过多种途径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4.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产出能力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明晰产权;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规模效益型农业经济,提高劳均农业产出和供养能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基础。
2.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各级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引导;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三是搞好服务。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综合性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单打一地搞粮食,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2)发展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3)坚持中央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4)对减轻农民负担要采取治本之策,精减农村基层机构和人员,把事权和人权统一起来,逐步全面推开费改税制度。
(三)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1.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抓好“六大体系”建设,即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需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做好。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和排涝能力;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彻底与掠夺性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决裂,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1.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农业人口,政府要为他们在城市安家落户创造条件,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对于一些有志去农村创业的城市居民,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他们把先进的思想意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农业生产中去,这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乡镇企业为支柱,重点发展小城镇,减少农民人数。建立科学的城镇规划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农民人数,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出能力,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
1.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拳头产品,着力培育富有竞争活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2.加大国家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
3.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区间贸易。发展地区间贸易,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劳动力市场为桥梁,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不仅可以使民工们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三农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