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雪梅

湖南省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内科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8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尿淀粉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淀粉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尿淀粉酶情况。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胰腺炎;疗效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多种病因作用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起组织坏死,并以胰腺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多伴有恶心、呕吐、急性上腹痛等症状[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显著上升。常规西医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其副作用较大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因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3]。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旨在探析该方法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08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经医院伦理主管部门批准,均知情同意;均符合胰腺炎诊断标准,并通过腹部CT检查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均伴有上腹部疼痛、血尿淀粉酶升高及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血糖升高等表现;排除有重要脏器严重损伤、恶性肿瘤及语言交流障碍者。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9-68岁,平均(50.21±3.47)岁,胆源性38例,高脂血症12例,饮酒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7-69岁,平均(51.18±3.51)岁,胆源性35例,高脂血症15例,饮酒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禁食水,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制酸,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胃管内注入、大承气汤灌肠、润肠帖外敷以及针灸治疗。其中,改良清胰汤组成:柴胡、白芍、黄芩、木香、生大黄、玄胡、厚朴、枳实、香附、甘草、芒硝、桃仁、红花。水煎,取药液150ml胃管内注入后夹闭胃管2h,每日2次。大承气汤组成: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水煎,取药液150ml,温度38℃,放入空瓶中连接滴管,插入肛门深度约15-20cm,保留灌肠约10-15分钟,每日1次。润肠帖组成:枳壳、莱菔子、火麻仁、沉香、艾叶、胡椒。制成散剂,以姜汁调匀,外敷天枢穴,每日1次。针灸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中脘。提插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症状缓解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注:与治疗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变化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时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释放出大量内生性活素,进一步激活胰蛋白酶原,引起胰组织出血坏死[4]。同时,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伴有大量白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使得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增加,导致胰腺组织缺血性损伤[5]。此外,胰液外溢还会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同时刺激腹腔神经丛,引起肠道神经反射障碍,而组织坏死,蛋白物质分解还会导致机体中毒,引起肠蠕动减慢,导致肠腔内容物积聚,腹内压升高,呼吸受限,进一步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诱发死亡[6]。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主要是原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而导致湿热蕴结、腑气不通。而清胰汤具有清热解毒、泻腑通便、行气活血之功效。本方中大黄含有的大黄酚有导泻、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的作用,还可通过降低肠内压力及胰胆管压力,促进胰液、胆汁等的排泄通畅。辅以芒硝、黄芩加强清热通便之力,再佐以枳实、柴胡、桃仁、红花等,达行气活血,消胀止痛之效。有研究表明,清胰汤能通过促进肠蠕动、细菌和毒素排泄、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有效减轻胰腺炎引发的多方面病理生理变化,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及感染发生的风险[7]。大承气汤灌肠、润肠帖天枢穴外敷还可加强清胰汤的泻腑通便、行气止痛之效。针灸足三里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针灸中脘有利于温通腑气,升清降浊;针灸天枢达调补脾气,通化积滞之效;针灸上下巨虚,以疏通腑气,促进传导功能恢复,还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有利于胆汁和胰液排泄,诸穴合用可行气止痛,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神经功能恢复,进一步帮助胰腺功能恢复[8]。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尿淀粉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刘鹏程等[9]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尿淀粉酶改善情况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ankisch PG,Apte M,Banks PA. Acute pancreatitis[J]. Lancet,2015,386(9988):85-96.

[2]Kambhampati S,Park W,Habtezion A. Pharmacologic therapy for 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5):16868-80.

[3]魏桂双. 中药黄芪建中汤与常规西医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24-1525.

[4]Hecker M,Mayer K,Askevold I,et al. Acute pancreatitis[J]. Anaesthesist,2014,63(3):253-63.

[5]Feng YC,Wang M,Zhu F,et al. Study on acute recent stage pancreat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3):16138-45.

[6]Vidarsdottir H,M?ller PH,Vidarsdottir H,et al. Acute pancreatitis:a prospective study on incidence,etiology,and outcome[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25(9):1068-75.

[7]郁燕.双歧杆菌联合清胰汤防治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72-73.

[8]魏嘉,孙敬青.王乐亭“老十针”临床应用进展[J]. 北京中医药,2015,34(4):336-338.

[9]刘鹏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14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308-310.

论文作者:刘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