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16)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诊治的80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应用中西药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后两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0%,经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15.359,P < 0.001)。
两组患者的PEFR、FVC 和MVV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60-02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1],患者往往呈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 个月,连续2 年或以1 上。目前主要使用常规西药进行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易复发,难以根治。为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我院诊治的80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4],并排除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肝肾功能异常和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39 ~ 78 岁,平均年龄(52.5±7.9)岁;病程3 ~ 19 年,平均病程(8.4±4.7)年。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0 ~ 77 岁,平均年龄(53.1±8.2)岁;病程2 ~ 21 年,平均病程(9.2±5.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清淡饮食、生活规律、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等健康教育。对照组:口服氯苯那敏片治疗,4mg/ 片,1 片/ 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的固本平喘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 20 g,陈皮 12 g,熟地黄10 g,桑白皮 10 g,五味子10 g,人参 10 g,茯苓 10 g,半夏 18 g。
水煎服,1 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 周。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3] 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等级。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X 线胸片示炎性病灶完全吸收;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X 线胸片示炎性病灶基本吸收;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观测项目无变化。以治愈率加上显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用力肺活量(F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临床疗效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性;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 检验分析差异性,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8.6%,经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19.114,P < 0.001)。
详见表1:
3 讨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这一类的慢性疾病,其标在肺,基要在肾。就是说,看起来咳嗽是肺部疾病,但本质是肾虚。肺主呼,肾主吸,肺主宣发,肾主纳气。咳喘之病,中医学以为上有痰热郁肺,下有肾阴不足,临床常见肺失宣降、肾气不足等证,故治以宣肺化痰、温肾培元为主。病情急骤时,以宣肺清热、平喘、豁痰为治,病情缓解时以补肾、纳气、益精、养气为治。由于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不佳,容易复发。近年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较单独应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好[4]。
固本平喘汤由各类中医成分的综合作用,具有补肺纳肾、清热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本研究应用氯苯那敏片结合固本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19.114,P < 0.001);两组患者的PEFR、FVC 和MVV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P < 0.05)。说明两者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达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龚兰生.内科手册[M].5 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289 - 290.[2] 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 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3] 倪祥华.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36):7737.[4] 何希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65-1566.
论文作者:张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支气管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慢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