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简介_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简介_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观点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中青年农村经济学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13~15日在四川省金堂县召开。来自重庆市和四川省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涵义及重要意义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经济发展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3个大的发展阶段,由此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的必然性。第一阶段是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其发展理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强调物质资本的积累,加速推进工业化,以创造更多的国民生产总值。大力实行工业化的消极结果也很明显,即落后国家中存在的贫困、失业、不平等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日趋严重,70年代开始转入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考虑经济发展问题,使经济发展理论进入第二阶段。在此阶段,由于人口、经济的发展超过自然承受能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全球的气候变暖、天气干旱、土地沙漠化等,其后果危及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因此,经济发达和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注重从追求农业增产转向环境保护和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经济发展理论导入第三阶段。

80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付诸实践。1980年3月,联合国向世界发出了“确保全球持续发展”的呼吁,1983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WECD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丹波宣言》,并提出了SARD的3大目标。

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试点,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开始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作为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1992年由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编制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

代表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实质内容的认识基本相同,但由于引证不同,讨论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概括和表述。

引证的表述内容有两种:

一是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ECD,1987)。

二是按照《丹波宣言》中的定义认为,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丹波宣言》对SARD还提出了3大战略目标:(1)吃饱和穿暖的温饱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要积极主动地发展谷物生产,增加谷物产出,确保谷物的供应与消费,使谷物安全系数(谷物储备占谷物消费的比例)达17~18%以上。与此同时,在确保谷物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协调与综合安排其他农产品的生产。(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致富目标。从地域观念看,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必须促进其综合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必须设法发展农村其它产业,促进农业与农村各种产业综合发展,以便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与摆脱贫困和脱贫致富(尤其是贫困地区能够脱贫致富)。(3)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良性循环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要采取各种实际有效措施,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资源与环境条件,促使这些客观条件能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永续地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根据这3大目标的要求,一些学者认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及生态的可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与会学者据此形成的不同的认识和概括有3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维护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与纤维,来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农业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它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项学科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协调地发展。其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二是保护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三种观点认为,持续农业是针对常规农业而提出的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常规农业是在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至今仍普遍实施的以系统的开放性、资源的高投入和生产的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属于现代农业范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的初期至中期的一个发展阶段。常规农业作为人们一个时期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在农业发展上的一些认识倾向:(1)重视人类当前或近期需要,忽视人类长远需要;(2)重视人的食品等基本生活需要,忽略人类生存环境较高层次的需要;(3)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忽略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4)重视经济再生产规模扩张,忽略自然再生产良性循环。(5)重视农产品的数量、效率增长,忽略质量、效益的提高。(6)重视农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农业的生态功能。

而持续农业是以科技和知识化的劳动投入为主,物质资源投入为辅,能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使经济、社会、生态得以协调持续发展的农业。其基本特征:(1)投入的合理性:即以科技和知识化的活劳动投入为主,减少物质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物质条件。(2)系统的协调性:即通过系统协调促进生产发展,通过人与自然、生产与资源、社会与经济、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生产、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3)发展的持续性:通过合理投入和系统功能的协调,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持续优良。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在人们高呼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今天,还有不少的理论工作者把农业的持续发展等同于农产品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这是十分有害的。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许多代表都强调指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的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二是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地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促使农业持续发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较多,但代表们谈及最多、反映最大的是以下8个因素:

1.人口

代表们一致认为,人口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第一制约因素,也是最大的难点。建国初期,我国农村人口4.64亿,1983年达7.84亿,净增3亿。1953年,我国人口5.96亿,1995年,我国人口达到12.11亿,年均增加17.4‰,其中农村人口9亿。我国每年出生人口2000多万人,净增加人口1600多万,新增人口中80%是农村人口。到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总人口将突破16亿,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老年人口达到3亿以上。多项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最适宜的人口承载量是8亿,最大承载量是15~17亿,而且要实现人口承载的理论峰值,将有30%左右的科技因素还很难实现。人口的巨大压力直接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温饱目标”的实现,使得粮食生产不得不长期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又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现有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导致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还极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2.粮食

迫于人口压力,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保全粮食生产的被动局面。(1)农业内部结构单一,以粮为主、粮经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人畜共粮”、“人畜争粮”的矛盾突出;(2)耕地锐减,加剧了粮食总量增加的难度,建国以来累计净减少耕地面积3亿亩,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计算,相当于丧失粮食生产能力2.7亿吨,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加量;(3)非农建设用地需求膨胀,使得“吃饭”和“发展”问题左右为难;(4)现有精耕细作和技术水平已充分发挥了提高单产的绩效;(5)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很难稳定,平均2~3年就有水旱灾害,平均5年就有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6)由于价格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种粮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业生产经常性地徘徊不前;(7)以顺价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与储备机制没有有效运作之前,国家粮食储备已不堪重负。这些来自增长制约和需求膨胀的各种因素都加剧了粮食保障安全的难度。1952年粮食产量1.544亿吨,1996年增加到4.89亿吨,年均增长2.7%,但粮食增长仍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预计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为6675亿吨,人均也只能保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指标。

3.资源

我国资源丰富,但相对不足,人均资源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尤以耕地和水资源匮乏表现突出,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3大制约“瓶颈”。我国土地资源占世界第3位,但人均只有0.8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耕地自1957年后,经过连续40年的减少期,净减耕地3亿亩,1978~1994年净减少耕地450万公顷,其中1994年一年就减少39.78万公顷。近5年来更是以每年26.13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耕地的不断减少使生存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244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量的1/4,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7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0%。而且,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30%,世界发达水平为70~80%,农村有8000万人、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有3亿亩耕地受到干旱威胁,每年农业用水短缺量高达3000亿立方米。同时,水污染严重,全国每年排放废水达400亿吨,目前全国50%的城镇用水、70%的水系受到污染。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27.3%,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超过40%。资源紧张的同时又严重浪费,人为地加剧了人与资源的矛盾。

4.环境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土壤地力退化,大气和水污染严重,森林遭破坏等等。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年流失土壤50亿吨,为全球土壤流失量的1/5。据全国沙漠化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沙漠化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近10年每年以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据1998年最新公布数字,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地区,我国占了10个之多,全国年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量高达3000万吨。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列世界第122位,人均林地面积不足2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森林质量衰退,“赤字”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好转。我国草原退化面积已达13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每年退化3000~4000万亩,荒漠化草地面积已达50%。我国大约有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近50年来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已经灭绝。此外,全国酸雨成灾,各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城市及工业“三废”向农村蔓延,乡村工业污染由点到面扩张,破坏了农业生态建设环境。来自农业内部的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物质的过度施用也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身污染,土壤酸化、地力衰竭进一步加重。

5.资金

长期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农村闭塞,农业落后,农民贫穷,城乡差距几经缩小后再次拉大,且仍在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由1984年的1.71:1扩大到1993年的2.6:1,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199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1578元,其中东部地区2127元,中部1403元,西部1061元。这些差异使得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摆在了突出位置。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国民经济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农村始终处于为工业提供积累的被动地位,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农业基础脆弱。1978年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呈下降趋势,而据有关学者测算,1952~1990年,我国工业化建设从农业净调走了约近1万亿元的剩余,即平均每年从从农业领域净转移出250亿元的资金和物资,大大削弱了农业的发展后劲。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表现为发展问题迫在眉睫,而低收入、落后条件下的发展又很难保证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6.科技

长期沿用传统的耕垦方式生态效率低下;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对土地过度耕作的结果是大量物质转移出农田生态系统。迫于粮食压力,农业又不得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负效”较大的技术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最终不仅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水土质量恶化,给生态系统带来诸如能源消耗、农药残留、化肥污染等不利影响。可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要有可持续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

7.管理

传统农业经营机制发挥了充分的制度绩效,但土地分割、经营分散不利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分户、小型、兼业化的农户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参与市场竞争。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已经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现行资源管理机制的主要问题是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管理混乱,表现出资源家底不清,科学决策乏力,缺乏规划,争利推弊等问题,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8.法规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一般包括耕地保护政策、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地区发展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农业科技政策、农村教育政策和农村人口政策等。对于以农业利益和农地为主的农业保护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作后盾,难免有主观随意性。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规范和农户利益的保护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或有政策措施,但在操作上地方保护主义和实施者短期行为倾向,以人代法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许多代表都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抉择

有的专家针对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特点,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3种:①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即通过不用或少用化肥、用药,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改善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②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它主要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施现代经营方式,实现生产的集约化;③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该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认为在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各国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发达国家在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强调环境保护,低投入,注重食品营养和产品品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故更重视发展,强调增产增收,治穷和解决温饱。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道路应当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高效率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这种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是:①以高起点生态农业创造农业生产高效率;②以农业技术革命作为高效率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以高投入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就要增强农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农民持续增产增收,以增收带动投入,以投入创造高效。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代表们提出的主要对策措施有:

1.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来考虑农业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的实践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约束力。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将受阻;粮食上不去,社会将失去稳定。实践还将证明:没有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工业;没有繁荣的农村,就没有繁荣的城市;没有农民的小康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富裕;没有广大农民的收入的稳定增长,就没有工业品的广阔市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来考虑农业。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把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消除“文盲”、“科盲”和“法盲”。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兴办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包括"3+1"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高中、职业学校等,继续推行“绿色证书”制度。

3.严格控制人口过速增长,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要严格控制人口过速增长,必须从发展经济做起,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农民传统的生育观。

4.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尤其是耕地的保护。保护资源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全民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结合国情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设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教育。保护资源要加大领导力度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资源体系,使资源保护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要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资源,重点推广现代集约农业工程技术,提高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科学化水平,在方式上则以流域的综合治理为重点。耕地保护一是保证数量,二是保护地力及耕地质量,重点做好占耕地2/3的中低产田土的改造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增占耕地,切实保证基本农田不受分割。未来15年,耕地净减少要控制在300~400万公顷之间,耕地保有量人均占有0.073公顷(折合1.1亩)以上。

5.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其重点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地制度的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打破,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工业的大力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现代农地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使之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增强土地使用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积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建立产权关系明晰的现代产权制度,确保乡镇企业特别是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完善经营机制,推行产权拍卖和股份合作制,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

6.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当负责加速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并能分享市场利益。应支持农民成立联合自助组织,包括农民协会和各类合作社。交通建设要和市场体系同步进行,形成相应的动力。

7.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行可持续性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科技的含量。大力开发和推行生物技术,如生物能量、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生物净化环境等技术,并与我国推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的试验示范区结合起来,与“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结合起来。

8.完善法制体系。近几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为可持续性农业纳入法制轨道创造了条件。除继续完善外,还应注重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贫困地区与可持续发展

一些代表认为,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贫困地区占较大份额,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扶贫活动中不但存在着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返贫率高,扶贫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差,从而不利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而且,在扶贫的社会发展观、扶贫的目标、扶贫的管理体制以及贫困地区农户的经济行为等方面也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为此,有的代表专门就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思路:

1.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扶贫活动。我国扶贫过程中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从根本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资源掠夺式开采和发展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需要把持续发展观引入扶贫活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服务、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建立测度扶贫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数。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用来衡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状态的指标往往只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纯收入”,这些总量指标有其简便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很难全面准确地衡量贫困地区的现状与发展的程度。我国在评价扶贫效果时,通常也是以某几个单项指标来衡量。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往往会导致扶贫活动只注重产值的增大和收入的增加,只注重在预期内扶贫目标的实现,忽视贫困地区的长远经济发展,于是出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脱贫人口“返贫率”高的现象。要克服这种单项指标衡量的缺陷,我国需要建立一种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来综合衡量脱贫状态的综合评估指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测度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摆脱贫困状态的综合评估指标较有影响的有两个,一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另一个是人类发展指数(HDI)。我国可借鉴这两个指标,作合理修改,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估指标。

3.改革扶贫管理体制,优化扶贫政策。我国的扶贫管理体制应实行一元化管理,在省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加管理功能,消除部门间的目标偏差和利益摩擦。另外,国家在优化扶贫政策方面,应以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根据贫困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瞄准农民型和区域带动型相结合的扶贫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扶贫的科技投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和推动,只有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才能得到有效的克服。尤其是我国贫困地区人员的素质低下,基础设薄弱,更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要转变农业生产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能从单纯的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化,节约资源资金,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中央在扶贫资金的安排上,应专门考虑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搞好水、电等基本建设,加强技术和管理培训,改善投资环境。

5.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参与意识。扶贫活动不但必须有着良好的社会保障,还必须得到贫困人口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支持,才能取得成功。按照传统的扶贫模式,贫困人口和受益群体要么只能等待外部的救济和馈赠,要么只能被动地参与由他人代为组织的扶贫活动,完全没有了主观能动性。贫困人口以何种方式和态度对待扶贫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潜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扶贫项目的实施应能不断激励贫困人口产生动力和追求,使他们主动参与、融合到社会和市场中去,不断努力和进取,最终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脱贫致富,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保护

不少代表提出,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有的学者将这种保护概括为8个方面:

1.农业地位的保护。一是各级政府必须保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在议事日程中坚持把农业摆在第一位。二是采取切实有效政策措施,保护农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改变农业难以与其他产业公平竞争的状况,使农业能从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分享到合理的、应有的社会资源,从而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要防止政府各部门“撞车”现象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局部利益行为,根据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农业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

2.农业投入的保护。即增加对农业要素的投入,矫正农业资源的非农化倾向。一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执行《农业法》,农业投入的增长比例必须与财力增长的比例同步,特别是要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保护,增强农业后劲和防灾、抗灾能力。二是金融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发展放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国家应采取财政贴息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提供专项农业中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保护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真正不向农民打“白条”,适当增加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流动资金贷款。三是要制定有效政策,吸引和保护社会和国外对农业的投资。

3.农民权力的保护。即对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享有权力进行保护,增强农民的自卫能力。一是农民在政治上参政议政的权力;二是在经济上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的权力,村、社财务要公开;三是农民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需求,自主选择生产经营方向、规模、形式的权力;四是农民在完成合同订购任务的情况下,自主处置农副产品的权力;五是农民以多种形式处置生产资料使用权的权力;六是农民在遵守国家有关分配政策前提下,自主选择分配方式的权力;七是农民自由进入市场进行农产品交易及其交易形式与方式选择的权力。

4.农民利益的保护。当前,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决定,取消中央已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和达标升级活动,坚决制止和清理乱集资、乱摊派和乱罚款,真正把农民负担控制在国务院规定的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限额之内,研究制定和推行农业税、费合一的政策规定,切实杜绝对农民负担的层层添项和加码。只有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杜绝卡农、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农民才会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业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5.农产品的市场保护。政府应通过调控农产品市场,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通过市场调控,缓减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的幅度,以稳定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对农产品的市场调控中,必须是以不扭曲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信息,保证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为前提。①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规范交易行为,防止不正当交易现象的发生,打击欺行霸市行为。②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指导,减少农民的预期误差。③对主要农产品制定和实施保护价格,同时建立市场风险基金,专项储备体系和吞吐调节机制,以保持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供给的相对稳定。④严格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保证适时供应,防止延误农时。

6.农业资源的保护。人力资源是农业的主体,耕地资源是农业的载体,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生物资源是农业的根本,财力资源是农业的保证。这5大资源其中任何一种资源受到损害或破坏都会影响其持续发展。因而,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有效的保障。当前,尤其要落实中央延长农民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增加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感,彻底终止因人口变化调整土地的做法,限制非农业征地、圈地,加强法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污染。

7.农业服务的保护。一是建设性服务,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二是技术性服务,向农民提供先进而适用的增产增收技术,特别是在技术操作上给予具体指导和试验示范引导,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信息性服务,向农民准确、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解决农民“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等问题,发展名、优、特、新特色农业。四是销售性服务,帮助农民解决长期存在的“卖难”、“卖亏”问题,使农民从农产品销售中获得合理收益。五是组织性服务,即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流通;组织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农村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等。

8.农业保障的保护。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生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是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二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多层次、相互联系的农村专项保险基金,形成农村灾害补偿制度。三是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脆弱、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应采取特殊措施加以援助和扶持。四是实行多层次的援助特殊人群(五保、残疾、烈军属等)、赈灾救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制度。

标签:;  ;  ;  ;  ;  ;  ;  ;  ;  ;  ;  ;  ;  ;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简介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